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石人站

科普小知识2021-10-12 17:41:51
...

石人站位于吉林省江源县石人镇,邮政编码134331。建于1939年。离通化站69公里,离大栗子站65公里,隶属沈阳铁路局通化铁路*管辖。现为四等站。

中文名:石人站

站址:吉林省江源县石人镇

邮政编码:34331

建于:1939年

1、车站简介

站址在吉林省江源县石人镇,邮政编码134331。建于1939年。离通化站69公里,离大栗子站65公里,隶属沈阳铁路局通化铁路*管辖。现为四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

2、车站地址

站址在吉林省江源县石人镇,离通化站69公里,离大栗子站65公里。

3、火车时刻表

石人站列车时刻表查询2018年3月20日
车次

列车等级

始发站-终到站

到时

开时

沿途停靠

4352

普快

临江-通化

07:45

07:47

石人07:45白山市08:00老营08:21道清08:33鸭园08:53水洞09:03东通化09:16通化09:29

4350

普快

临江-通化

12:57

12:59

石人12:57白山市13:12菇园13:48通化14:26

4、周边景区

干饭盆景区

长白山干饭盆位于白山市江源区境内,地处长白山南麓,距长白山160公里。景区内有棒槌峰、九曲峡、寒奥地质园、枫


石人站

叶岭、石门沟、长白山怪石阵六大景点。巧夺天工,各具特色。有人说:来长白山不游干饭盆,实乃一大憾事。

长白山干饭盆素以神秘、险奇、怪异闻名于世。国内以及港澳台等40余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过。被誉为长白山的“百慕大”。

长白山干饭盆林木茂盛,原始生态保持完好,方圆百里没有工业污染,交通便捷,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是休闲、度假、探险、科考,感受大自然,贴近大自然,放飞心情的理想去处。

在长白山区,叫干饭盆的地方有四处。其中三处在抚松县境内,而最著名的一处,就是位于东经126度50分与北纬42度相交处的江源县大阳岔境内原始森林中。它是山中谷地,是环形的山围起来的盆形山谷,谷中有谷,盆里套盆,峰回沟转。另外像大西洋中的百慕大魔鬼三角一样充满了恐怖和神秘,人走进去,容易“麻达山”,一旦迷路,很有消失的危险,长白山人称作被干饭盆“焖干饭”了。

江源县大阳岔这处干饭盆,南北长15km,东西最宽7.5km。在方圆近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森林茂密,环形山岭连绵起伏,峰峰相连,谷谷相似,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那叫“盆挨盆,盆盆相似;盆套盆,大小不一”。老百姓还说这里是“大盆套小盆,九九八十一盆”,形象地道出了这里举世罕见的地质奇观。这里还有一绝,是个千古未解之迷,那就是走进盆里,罗盘、指南针全部失灵,最容易让进来的人迷路。

该处干饭盆景观,分布非常集中和密集,但每处半径差异极大。小的直径在3~5m,而面积大的可达到半径近10m,深达4m米以。一般间距在50m至100m,但密集处竟然直接相连,甚至一个盆的盆壁上镶嵌着另一个盆。

“干饭盆”为何物?《辞海》、《辞源》也查不到这个名词。它是长白山原始森林中,山峰相似、沟谷类同峰回沟转,极为相像的地形地貌构成的特殊地带。一般人进入里面,很难走出来,过去采参人、狩猎者葬身“干饭盆”的不计其数,现在迷途“干饭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关于“干饭盆”的来历,当地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长白山下靠山屯有个小伙子叫金良,他每天带着干粮进山挖参,有一回挖参遇见一个老头饿昏了,金良就把自己的干粮送给老头吃了。老头吃完连个“谢”字也没说,爬起来就走。第二天,金良又遇见老头,还向他要吃的,金良二话没说,把带的饭给老头吃了。连着几天,天天如此,金良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要满足老头的要求。这一天,老头送给金良一个盆,说:"这是只‘干饭盆’,只要添上一瓢水,就能做出干饭来。”从此后,金良不愁吃的了,但这事让他嫂子知道了,非逼金良的大哥要干饭盆不。有一天,金良哥嫂悄悄溜进山,见金良正用干饭盆做饭,他嫂子冲上前,抢过干饭盆就往金良头上扣,只听一声巨响,干饭盆四裂八崩飞向周围,变成奇峰耸立的盆形山谷,半生不熟的米饭变成千百个大小一样的巴山嘴子。金良嫂子被崩死了,金良哥慌忙往山下跑,跑了一天,万万没想到,又跑到原来的地方,就这样,左一圈、右一圈,连着三天,不知转了多少圈,仍然在原地打转转,连累加饿,死掉了。金良被老头儿——山神老把头领出山,平安回了家。此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干饭盆……

传说毕竟是传说,不足为凭。但在“干饭盆”里迷路,却是人人尽知的事实。令人不解的是,迷路的方式大致相同,即不论怎样往前走,不论走出多远,最终还是会回到原来的地方,迷途者走过的路线,是圆形或椭圆形,所以,总也走不出去。

曾有迷失“干饭盆”者被救出来,事后回忆说,在里面判断的方向,往往是完全相反的,为什么会这样,说法不一。

“干饭盆”内山高林茂,地形相似,大概是人们易进难出的重要原因。“干饭盆”内的景色,最具原始森林风貌,观赏价值极高,旅游者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参观“干饭盆”是不会有危险的。

被称做“干饭盆”的地方并非一处,仅抚松县境内就有3处之多,均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

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位于江源区大阳岔镇201国道北侧,世界仅存二处。

该剖面地处欧亚板块上的华北古板块南缘(寒武纪末期),形成于距今5.1亿年左右的古海洋里,是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1985年确立的两个国际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中较好的一个,与加拿大纽芬兰的另一个剖面相比,其在寒武——奥陶纪界线附近沉积岩石、古生物序列的连续性、完整性更好。首次出现的漂浮笔石层位更低、古生物化石更丰富,成为全球寒武——奥陶纪界限点所在地和对比的标准,以及全球地质寒武——奥陶纪时限确立的标志。

1986年7月24日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在此召开了由70个国家100多个学者和专家参加的“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现场考察与学术讨论会”。通过对这个剖面进行古地磁、古纬度、古气候、古地理、古地质及古生物的研究,可以解读地层的年龄、长白山区地壳形成、演化、变迁以及人类生存的地球的历史,也可以解答有关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中许多长期亟待解决的重大疑难问题,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

该剖面地区还是对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动植物化石产地。通过对地层学,特别是对该沉积地层中富含的三叶虫、笔石、牙形刺、棘皮动物海林檎类和腕足动物等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为人类研究地球生命进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窗口和重要的实证依据。该剖面的化石为人类提供了5.1亿年前古生物的演化细节,是地球上最为古老、最原始的生命记录。

七星泉

“七星泉”景区位于长白山脚下的白山市江源区境内,靖白公路西侧,距区*所在地仅6公里,有“白山小九寨”之美誉。这里有七处泉水,传说由玉帝指派的金蟾、金鳄、金熊、金牛、金鬼做为五大0坐镇五泉,守护着日、月两泉,确保一年一度的众仙女到此沐浴的安全,因此被后人称之“七星泉”。七星泉石奇、泉秀、林美,是浑江的发源地。一年四季景色各异,绚丽无比。在这里你既可以倾听美丽古老的传说,欣赏自然秀丽的山水景色,亦可以尝试漂流、攀岩等勇敢者运动的挑战。有人曾说过:“九寨一去不看水,七星归来不思泉”。

荡平岭石碑

“荡平岭”石碑。立于白山市江源区和临江市老岭交界处,现有两块石碑,碑额、碑峰、碑座迄今幸存,额上雕有“双龙”图案,并有“皇清”字样,系公元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清朝*为纪念修通老岭至临江公路而立。

碑距白山市40公里,其中之一碑文系徐世昌撰并书。石碑通高2.45米,碑额0.68×0.08米,呈长方形,碑身高1.24米,宽0.64米,厚0.2米。碑文由左至右竖行书写,楷书体,字清秀文雅,流畅潇洒。碑文21行,一般为35行字后满行,个别出行的为37字,全文共591字,字清晰可辩。之二碑文由张凤台、李廷玉同撰“荡平岭碑记”,碑正文593字,碑阴文为115字,共608字。

光绪34年,清朝*为了巩固边陲,抵御外侵,增设长白府治。清朝钦差大臣、陆军部尚书衔、都察院都御史、管理三陵事务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徐世昌委任长白府设治总办张凤台、临江知县李廷玉统帅修筑临(江)、长(白)、海(龙)兵备道的临江路段。当时,八道江只是个区区小镇,通临江还是羊肠小道,况且老爷岭蓊郁灌丛、泱泱无垠,盖数千百年于兹矣。实为东北之蜀道也。修起路来谈何容易。为修此路张凤台于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初一由奉天(今沈阳)出发,每日行二十里,风餐露宿,经过抚顺、营盘、上夹河、木奇、新宾堡、欢喜岭、英额布、快当帽子(今日的快大)、通化县、八道江、红石等地,最后于五月十五日到达林子头。同行的有胡司马李石臣(后为通化县知县)。经过考察,林子头通临江有三道:一南、一中、一北,概不易修。唯上年左翼长宝贵拟修未竣的冯家窝铺(即现在的林子头)至岭顶,土多石寡,虽荆棘丛生,比较起来是费减工省。当即决定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动工。工徒三百,踊跃奋力,夏秋之交,披荆斩棘,登山浮涧,炙风沐雨,蚊虻叮咬,宿露餐霜。数月间,砍树千万株,开盘十八道,架桥梁大小百余座,终于在九月中旬竣工,荡平老爷岭。修筑此路,工程之大,施工之艰,实在不易,只有修通荡平岭,长白龙华岗路才能和临江贯通,才能经通化、海龙直达奉天省城。修通此道的重大意义正如《长白汇征录》荡平岭碑记中载的那样:可“遥制岩疆,事关边要,应预筹全局。”可“捍临(江)蔽通,屏藩辽沈。”

为了表彰与嘉奖张、李二人的功绩,徐世昌亲撰并书《荡平岭碑记》。正如张凤台所说:“岭以荡平名,我节帅徐公嘉其路工告成而名之者也。查此岭谚称老爷岭”这是其一。

另一块碑文是由张凤台和李廷玉同撰。碑的正面是写工徒三百,筑路过程如何艰难,碑的反面镌刻的是筑路工程队的稽查员及第一、第二、第三工程队的队长,及测绘员的名单。

此碑是记录我们祖先拓荒戌边的功德碑;是开发保卫长白山丰功伟绩的真实记录;是临江、长白开发的第一步见证。据清《长白山江岗志略》记载,当时的临江市场交易,半之韩民。《白山纪咏》有云:“江边只有千余户,五百华人七百韩”。因临邑无车,又云:“城中自古无车迹,车道难于蜀道难。”……自白山返临,荡平岭路已修有盘道,始闻车声。又云:“儿童不识为何物,看罢归来问父兄。”如果没有当初的开发,就没有今天长白、临江的繁荣,也就不可能有完整的国土。功劳之大,令后人望而生敬,后生们应刻骨铭心,永不忘怀!

棒槌峰

棒槌峰位于江源区大阳岔境内,201国道南侧。由两座巨大的石峰组成,一座奇峰雄壮伟岸,另一座纤细苗条,且小鸟依


石人站

人,像一对夫妻,相互厮守。

较大的峰高100多米,险峻无比;峰边有一小路可直攀峰顶,登峰远眺,心旷神怡,给人以“一揽众山小”之意境;下端有洞,长约40米;峰下江水缠绕,另有两峰相伴,十分壮美。从西向东看,它像两棵巨大的棒槌,直耸蓝天;从东往西看,它又像一只憨态可掬的北极熊。

传说这两座奇峰的原形,本是一对人参变成的夫妻,从深山里来到这里,为了帮助一位勤劳诚实的放牛娃,化作两座奇峰,制服了一个贪婪无度、心狠手辣的恶霸,向世人昭示了勤劳、诚实是为人之本;行善自有天助,作恶天人不容的人生哲理。

翻花石海

翻花石海景观位于江源区大阳岔小羊桥村。是由火山岩聚集而成的地质景观。是在火山喷发时,岩浆流经裂缝地面,遭遇强烈喷气受阻,从而形成大面积的破碎溶岩。

翻花石海坡度70度,东西长和南北宽均为100余米。黑色石块上有白色干青苔,裸露于半山坡。周围有近万株杜鹃花。在数万株杜鹃花掩映下,“石海”像十几丈高的海浪翻滚涌动,气势磅礴。

经地质专家考察,这些黑色的状如“翻花”石头,属于玄武岩,黑石块坚硬致密,每一块都有篮球大小,一些石块的表面已被青苔覆盖,石块间夹杂生长着许多灌木。“如此大面积的“翻花石”形成的“翻花石海”,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 

神仙谷

神仙谷位于江源区大阳岔境内,201国道北侧。传说曾是神仙住过的地方。雨季来临的时候,这里烟雨濛濛,云蒸霞蔚,景色迷人,有长白山下第一谷之称。

穿过一个约40米长的石洞,你就走进了这个神秘的天地。这里的景点有飞寒窟、觅仙桥、八戒望天、大圣献桃、通天洞等。峡谷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叫九曲河,长约3公里。别看河很小,却很别致。枯水期很像东非大裂谷的一个缩影,亦像长江三峡的袖珍版。特殊的地质结构和流水的冲刷,使峡谷的两壁和谷底形成了奇特的景观。九曲回肠,峰回路转,小巧中见大气势。

特别奇特的是,神仙谷河谷两侧蓝色偏白的岩石,不知什么原因形成了七个既像石洞,又像石窝,还像石盆形状的天然浴缸。盛夏时节,人们在次纳凉和沐浴,别有一番雅致和情趣。

上一篇:新兴县站

下一篇:京通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