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理角度赏析《枫桥夜泊》
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寒夜,江风渔火愁眠。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午夜的钟声将敲响客轮。”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杰作。“枫桥夜泊”的艺术价值在于它描绘了一幅明亮的夜景图,表达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三个方面描绘了秋江的夜泊环境和诗人的情感。
寒山寺位于乔峰苏州阀外镇。它建于六朝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梁原名“苗立明塔医院”。唐贞观年间,浙江天台山的高僧寒山、施德来到这里居住,并改名为“寒山寺”。
《寒夜》的残月沉到西方,令人沮丧。吴逖痛哭流涕。天空布满了霜,空气很冷。“霜过天空”是一个奇怪的表达。原来,秋霜落到地上,生出凛然的寒意。这是一种自然现象。然而,在心情悲伤的诗人看来,天空布满了霜和寒气,这使他感到寒冷和阴郁。写秋霜弥漫,寒风凛冽,真正传达了诗人的凄冷心情。尤其刺耳的是“乌鸦”,原来,它是危险的、不祥的、不利的预兆。
秋霜很重,夜晚很安静。那么“霜漫天”的现象合理吗?我们必须分析霜冻的原因: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和土块通常覆盖着一层霜晶。人们经常称这种现象为“结霜”。每年十月下旬,总会有节气“初霜”。我们见过雪和雨,但没人见过霜。事实上,霜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地面附近的空气中形成的。霜冻的形成不仅与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还与附着物体的性质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非常低并且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相对较高时,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存在温差。如果物体表面和空气之间的温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的辐射冷却引起的,那么当较热的空气接触较冷的物体表面时,空气将会冷却,当水蒸气过饱和时,过量的水蒸气将会析出。如果温度低于0℃,多余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此外,云对夜间地面物体的辐射冷却是有害的。天空中的云不利于霜的形成。因此,霜冻大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即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此外,风也影响霜冻的形成。当有微风时,空气缓慢地流过过冷物体的表面,不断地供应水蒸气,这有利于结霜。然而,当风很大时,由于空气流动非常快,与冷物体表面的接触时间太短。同时,当风很大时,上层和下层的空气很容易相互混合,这不利于降温,因此也防止了结霜。一般来说,风速达到3级或以上时,不容易结霜。
因此,在寒冷的季节,霜冻通常在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形成。霜冻的形成不仅与上述天气条件有关,还与地面物体的性质有关。霜形成于辐射冷却物体的表面。物体表面越容易快速散热和冷却,就越容易在上面结霜。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物体的表面积与其质量相比相对较大,那么霜很容易在其上形成。草叶很轻,但表面积很大,所以草叶上容易结霜。此外,表面粗糙的物体比表面光滑的物体更有利于辐射和散热,因此在表面粗糙的物体上更容易结霜。因此,从物理角度来看,“霜漫天”是不合理的。
“午夜钟声抵达客船”,突出清晰悠扬的钟声及其惊心动魄的特征。最初,午夜的钟声向四面八方传播,但对于担心失眠的诗人来说,它听起来特别响亮刺耳。它似乎是针对贫困的诗人,所以他们有“去”客船的感觉,但不是其他地方。显然,钟是无形的,无情的,但它是如此的强大,它承载着一层无法化解的悲伤。它似乎充满了天地,怀中充满了旅行的悲伤。寒山寺的钟声在乔峰的夜空中一个接一个回荡,充满了学者们的心。它响起了徘徊和徘徊的声音。它冲破了空虚的迷雾。它甚至穿越时空漂浮,向现在和未来讲述迷人的生活故事。
寒山寺的钟声能到达远处的乔峰河吗?这是诗人的想象吗?
研究表明空气温度影响空气密度。如果空气温度高,空气密度小,声音传播的速度就高。另一方面,当温度低时,空气密度大,声速小。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它总是选择温度低的路径。当它遇到高温空气时,它倾向于低温区域。当某个区域的温度变化更加复杂时,声音会转向高空并转向地面。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奇怪的声音跳跃现象。深夜,当寺庙的温度更高,乔峰河的温度更低时,寒山寺的钟声能传到几英里外的乔峰河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