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涂铭旌院士:用奉献诠释“西迁精神”

科普小知识2022-02-05 21:39:39
...

从1956年夏天开始,交通大学的老师、学生和工作人员响应*的号召,举着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字样的粉红色汽车通行证,登上火车,从上海搬到Xi。

从那以后,来自交通大学的一群群师生陆续登上了西行的列车,其中就有年富力强的涂。

第一次“西进”: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屠,1928年生于重庆,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系。1958年10月,在交通大学的机械教师涂离开上海之前,该大学已经决定在上海和的交通大学发展工程学科。作为一名在机械系受过专门训练的年轻教师,申请留在上海不成问题。但是,涂明静坚持服从组织安排,登上了开往Xi的列车。

在Xi交通大学的30年里,首席研究员涂在金属材料研究方面追随周慧久院士,与周慧久共同创立了金属材料强度理论。1988年,首席研究员涂因“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的理论研究”获原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Xi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最重要的科研机构之一,主要研究材料力学行为、特定现象和材料使用效率的基本规律。这个实验室的建成,经历了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学科早期几十年人的集体智慧。其中,在金属材料与强度研究所工作多年、后期担任所长的涂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次西进:开拓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1988年,涂明静60岁。当他应该享受退休的闲暇时光时,他又收拾行囊,调到成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的前身之一)担任高技术研究所所长,转向功能材料的研究。

与Xi交通大学相比,成都科技大学在金属材料学科的基础非常薄弱。没有实验室,没有科学研究项目,也没有科学研究基金。除了“自掏腰包”,涂还主动“走出去”,寻求外部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他为学校磁性材料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短短五年时间,涂明静建成了四川稀土材料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和四川纳米技术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领了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金属材料与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成功应用。2001年,四川大学材料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他的两项研究成果“室温磁制冷材料”和“无钕稀土镍氢动力电池”分别被评为2002年和2003年十大稀土科技新闻。

1995年,涂因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老年创业:服务桑梓城传奇

2008年,涂在家乡偶然结识了重庆文理学院。尽管年事已高,他仍坚定地承担起支持这所年轻大学的重任,并被聘为重庆文理学院名誉校长和发展战略顾问。

在学校的第一年,实验室里只有四个人,设备空着,缺乏资金,也没有主修材料。一切都是一张白纸。招募人员也非常困难。没有一个医生把他的简历送到这里,最终只招募了6个硕士。

屠明静没有犹豫。他勇敢地担当了总设计师的角色,绘制蓝图,指点方向,写计划,从设备选择到安装调试,再到项目构思。他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每一步。先后主持建设了5000平方米的实验楼、6000平方米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基地,牵头建设了重庆文理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所、微纳光电器件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大学微纳材料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形成了几十人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六十年过去了,那个时代英俊的年轻人现在是一朵银莲花。将个人得失置于国家利益之后,将个人发展纳入国家需要,这是涂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独立选择。这一选择是基于“胸怀大志,真诚报国”的家庭和国家情怀。这一选择将永远照耀在民族复兴的精神星空中。

(记者任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