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科普

明言明言到底为啥招人烦?心理学给你答案

科普小知识2021-07-06 08:12:17
...

最近,一位著名的中国餐馆明星的黄式自信语录火了。网民们说,从今天起,他们将学会一句名言:做一个专横的总统。各种各样的表情都让我笑了,距离我十英里以内的所有声控灯都亮着。

你们都学会今天的黄色自信了吗?

明言明言到底为啥招人烦?心理学给你答案

照片|“中国餐馆”

当然,这些都可能是程序效应,不能当真。我们只是在分析这样一个角色。

尽管网民们在开玩笑,说他们想从一个专横的总统那里学到这种说话方式,但在现实中遇到这样的人真的很让人头疼。这些人经常不听别人的建议,武断行事,控制力太强。尽管大多数人并不像视频截图中那样夸张,但或多或少还是有过度自信的趋势,我们可能不会多次意识到这一趋势。

总是有偶然性的,所以我建议你看看你是否有黄色的自信。

首先,让我们问自己几个问题。如果你不知道答案,请凭直觉回答:

问题1:你认为阿根廷和加拿大哪个国家的寿命更长?你认为你的答案准确吗?

问题2:你认为你在你的小组中是高于平均水平还是低于平均水平?

问题3:你认为尼罗河有多长?你认为你估计的误差范围是多少?

咱们先卖个关子,先看看什么是黄自信。

黄的自信在心理学上常被称为过度自信,是一种主观或客观判断时的认知偏差。由于我们所获得的信息的局限性,我们不能清楚地知道关于自己和他人的所有信息,所以我们经常表现出判断结果过高的现象。

过度自信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更普遍。这通常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高估:高估一个人的实际能力、表现、影响力和成功率。高估是现实中常见的认知偏差。人们总是高估自己完成工作的速度和控制事件的能力,就像黄总裁高估自己控制餐馆的能力一样。像李奇登斯坦这样的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人在回答常识性问题时,比如上面的第一个问题,往往过于自信。当受试者报告对正确回答问题有70%的信心时,准确率低于60%,当受试者报告有90%的信心时,准确率只有75%。因此,你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高估自己。

2.高估:高估自己的水平和地位。过度定位也是一种常见现象。Ajzen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同一组中,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显然,大多数人不可能高于平均水平。因此,一些人不可避免地高估了他们的定位。因此,研究人员也称这种现象为“优于平均水平的效果”。那么,你认为你在你的团队中是高于平均水平还是低于平均水平?

3.过度精确:对结果的判断往往过于准确。例如,对于上述尼罗河问题,结果显示大多数人给出的估计范围相对较小,也就是说,人们倾向于认为他们的答案相对准确,因此他们自然认为他们的估计结果的误差相对较小。

如果你满足了以上三种表现,那么也许你也有点过于自信了。

黄的自信,为什么让人如此反感?

过度自信是盲目的,有强烈的控制欲望,并且总是具有后见之明的特征。他们夸大了他们预测的准确性,尤其是当他们的预测被证实时,他们高估了自己在结果中的作用。

明言明言到底为啥招人烦?心理学给你答案

照片|腾讯视频

过度自信往往会引起怨恨和反对。这首先是因为决策是一个积累外部信息的过程。过度自信是盲目的,往往会忽略一些必要的信息。当它没有收集到足够的信息时,通常会做出最后的决定。这样的决定对别人来说显然是不合理的。然而,此时的决策者不听别人的建议,自然会引起别人的不满和反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过度自信是令人厌恶的,因为这种说话和行动的方式不符合他人被尊重的需要,因为他们经常忽视或直接拒绝他人的建议。对需求的尊重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仅次于自我实现需求。如果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得不到足够的尊重,这种交往通常会让人们感到难以继续。

此外,过度自信带来的专制也会侵犯他人对自己的控制感。罗丹将控制感定义为有权参与决策以达到预期结果。在我们的*社会里,一件事情往往需要听取每个人的意见才能一起做出决定,从而影响到事情的结果。然而,过于自信的人往往自己做决定,拒绝让他人参与决策,因此失去控制意味着人们选择结果的*受到威胁,这将导致沮丧、焦虑、无助、绝望,甚至愤怒和敌意等攻击性情绪。

明言明言到底为啥招人烦?心理学给你答案

照片|“中国餐馆”

过度自信受到了批评。为什么我们进化了这种心理机制?

尽管过度自信的人讨厌它,但过度自信是一种自然现象。

当我们对一件事作出决定时,我们将首先在记忆中搜索相关信息并获得初步判断。然后我们将使用大脑的联想记忆来提取所有相关信息,我们可以在这个初步判断的基础上想到这些信息。我们总是倾向于相信我们在开始时做出的判断是正确的,并且在记忆中发现的信息是完整的。然而,事实上,我们在开始时所做的判断可能是有偏见的,记忆可能是有欺骗性的。我们倾向于收集支持初步判断的信息,而忽略不支持初步判断的信息。尤其是当这种判断得到外部信息的支持时,我们更倾向于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从而产生过度自信。

从动机的角度来看,很容易看出我们的过度自信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总是喜欢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待自己,认为我们的积*质比其他人的好。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并且不会完全失去信心。这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

我们不是总统,不需要专横。

过度自信是自然的,但是过度自信会使交流变得困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技巧来减少过度自信:

1.反复反省。自我检查是精神分析中一种常见的方法。你可以通过审视自己来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每当你100%肯定某事并且更加绝对的时候,多问问自己:我是不是过于自信了?我是否无意中忽略了一些不应该忽略的信息?

2.问问你自己。如果我倾向于过度自信,那么我必须找一个反例来证明我的观点。这个反例是什么?例如,按照我的计划做这件事一定很完美,但是如果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反例,在什么情况下我的计划会失败?

3.培养同情心。同理心只是同理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了解和理解他人的感受。移情是心理咨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叫移情。然而,这不是心理咨询师的特殊技能。每个人都有同理心,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同理心。因此,我们经常故意心比心,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这样可以避免信息偏差,减少过度自信。

为什么最初的标题“明确声明”如此令人恼火?》

参考:

Ajzen,I. (1977)。事件的直观理论和基础利率信息对预测的影响。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35,30314。

索尔,J. B .,&克拉曼,J. (2004)。区间估计中的过度自信。实验心理学杂志:学习、记忆和认知,30,299-314。

摩尔博士和希利博士(2008)。过度自信的问题。心理评论,115(2),502。

摩尔博士和沙茨博士(2017)。过度自信的三个方面。社会和人格心理学指南,11(8),e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