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蒋介石为何替败军之将辩护?

科普小知识2021-11-03 08:22:18
...

豫中战役是一场惨败。江拒绝严惩唐,并在政治会议上公开为他辩护。

1944年,河南中部的战斗打响了。中国军队的第一战区江和唐的八个军,损失了十多万日军,被彻底打败了。唐第一战区副司令,也成了各界炮轰的目标。*和民间舆论甚至用“水旱蝗汤”代替了河南四害的“水旱蝗涉水”。①然而,作为国民*的最高*,蒋介石拒绝响应*和野中舆论的要求,拒绝惩罚唐。不仅如此,蒋介石还公开亲自为唐辩护。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出席了第三届全国人民政治会议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发表了讲话。蒋介石对与会者要求惩罚唐·的呼吁作出了回应:“河南之战失败了。谁是全部责任?我们应该惩罚谁?目前,社会上很多人,几乎一致认为,唐一定是把放在了一个很重的法典里!认为*没有严惩唐是不公平的。事实上,我从一开始就一直主张惩罚下属的将领。跟随我10到20年的将军越多,我受教育的机会就越多。如果他不能再完成自己的任务,他应得的惩罚就越重。就唐在河南的情况而言,根据各方面的报道,他经常经商,包庇走私等,这些当然要彻查。但这是按照通常的执行纪律,应该受到惩罚,而不能与这次战斗失败的责任相混淆。

“谈到这场战役的责任,首先,当然,我的总司令应该承担监督失败的全部责任。第二,第一战区的总司令蒋应该为他这次指挥不当而承担最大的责任,这次指挥不当导致了河南大部分地区的沦陷。至于唐个人,就职务而言他是一个副行政长官。在指挥方面,他仅仅是服从总司令的指挥和调度。他应该对蒋总司令负连带责任。然而,他通常犯的错误不能被视为他的战时罪行。否则,就没有责任分工。如果没有分工,赏罚就不清,赏罚就不清,这就导致了抗战的全面失败。我希望每个人都会特别注意这一点。今蒋被革职,唐被革职留用,要求立功。还有许多其他的军队指挥官和教师失职。他们仍在继续调查和审判,以确保*严格奖惩他们,并维持秩序的军事纪律。”②

蒋介石的辩护在某些地方是不真实的。例如,他说:“第一战区总司令江·文鼎对这次指挥不当造成的河南大部分地区的损失应负最大责任。”这不符合事实。虽然蒋的身份是“第一战区司令”,但他手中没有多少基层部队。第一战区的实权掌握在“副总司令”唐·。文强回忆道:“江当第一战区司令时,应该是唐的上司。唐咄咄逼人,江几乎没有权利要求,不能离开房子。”(3)当然,“守在室内”太夸张了,但在第一战区,蒋与唐争夺权力,蒋长期处于不利地位,这在当时是众所周知的。因此,蒋介石在用蒋取代唐时,无法说服民众。

江这样做是因为对这次失败负有最大责任的人实际上是江本人。

事实上,蒋介石也知道他的话不能被公众接受。不过,他仍想这样说,因为他真的没有惩罚唐·,他不能在全国人民政治委员会发言。只有在他的日记里,蒋介石才能说出真相:“如果犯了这个战略错误,战术就会失败。”“战略”正是在蒋介石的亲自指导下制定的。按照蒋介石的意愿,上台执政的江在赴台后含蓄地透露,这场战斗的成败关键是“最高统帅部获得的情报不正确,处置不切实际”④

情报分析与豫中战役战略部署的关系,学术界已有研究和总结。简而言之,蒋介石和军委认定日军只是一次有限的“局部进攻”。蒋、和陈纳德虽然认为日本的攻势可能是“大规模的”,但他们没有足够的情报资源来坚持,所以他们选择了服从蒋介石和军委的判断。唐也不例外。换句话说,这场战斗的失败,最大的责任应该是蒋介石本人。学者们总结道:“如果蒋介石知道日本军队将发动超出预期的大规模进攻,并得到战车师的支持,他就不会在许昌和遂平分别部署两个师,而会在许昌附近的平坦地区采取代价更高的阵地战,再加上精锐部队的侧翼进攻,来与日本军队作战。即使他提前部署,他也一定会采取措施,以最少的牺牲避免战争,不让许昌大举抵抗和惨败,不让主力在平坦地区与日军作战。豫中战役初期,国民军损失惨重,其主要原因可以说是蒋介石的错误决策,是军委错误的情报判断造成的。”(五)蒋介石虽然是最高统帅,但他有许多政敌。抗战期间,蒋介石在重庆的暗流从未停止过。蒋介石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在决策上的错误,不愿意给政敌提供口实,不愿意让爱取代唐·据说,“今天我读到的蒋介石日记中只有三个下属得到他的认可,他们是唐·、薛岳和戴笠。”6胜左右,只好惩罚蒋。

然而,蒋介石对唐的“照顾”似乎并没有得到他所期望的“服务”。1954年7月,在台北阳明山庄,蒋介石对唐·之死表达了这样一种奇怪的“遗憾”:“这几天来,唐·同志在日本的逝世使我感到革命哲学的重要性。原来,唐是我们同志中一位非常忠诚勇敢的同志。今天我只是深深地想念他,不想评论他。我想对你说我的遗憾的原因只是想提醒你,生与死的成败必须被看穿和发现。唐同志离指挥上海保卫战只有五年了。在这五年里,它不到2000天。依我个人的意见,如果唐同志在指挥上海保卫战的最后决战阶段,能够为国捐躯,对他个人来说,那将是多么悲惨的一件事。革命历史将如何被美化?遗憾的是,当他离开上海时,他没有为*和革命献出生命。然而,五年后他在日本因病去世。虽然他还活了几天,但他失去了为国家、为国家、为未来的历史而死的机会。我认为,如果他彻底研究和学习了革命哲学,并发现了这一生死攸关的问题,他就会错过这个伟大的机会。”⑦当蒋介石指责唐·伯恩1949年在上海没有“死”的时候,他的内心也可能在显示他在1944年不顾舆论为唐·伯恩辩护的情景。

1961年,蒋介石在*的官邸

注:①“涧”,即“涧江”和“涧江”,原指活跃在豫西南的一个大规模流民土匪群体。(二)蒋介石《关于过去一年军事、外交、政治和经济事务的报告》,1944年9月16日在全国人民政治会议上的讲话。(3)文强:“唐·伯恩,中原之王”。④《蒋介石日记》,1944年5月20日。*研究院:江先生访谈录。转引自:刘锡明,《豫中战役初期国民*军的情报判断》,《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5)刘锡明,《豫中战役初期国民*军的情报判断》,《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⑥黄仁宇,《从伟大历史的角度阅读蒋介石的日记》,九州出版社,2011年,P420。⑦蒋介石《革命教育的基础》,1954年7月5日至12日在台北阳明山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