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取消荣誉证书、论文、专利作为入围条件,是高考成绩的依据...请注意,有意参加今年独立招生的候选人将面临一个新计划,即强基础计划。
15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近日发布了一份重磅文件《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又称《强基础计划》)。《意见》指出,要在确保公平正义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维度的评估和评价模式,逐步建立起选拔和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机制。从2020年起,高校不再组织开展自主招生。
强基础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作用
“强基础计划”主要选择对服务国家主要战略需求感兴趣、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相关院校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结合自身办学特点,重点招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
在初始阶段,选择一些“一流大学”来建设大学和进行实验。相关院校可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综合计划。教育部组织专家研究并根据各种因素确定招收学生的强基础计划的大学、专业和规模。从2020年起,高校原有的自主招生方式将不再使用。
教育部大学生司司长表示,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独立学院招生改革以来,在探索学生综合评价和打击“唯分”招生理论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相关调查研究表明,自主招生的学生在学业成绩、科技创新、学术论文、深造等方面表现突出。然而,近年来,自主招生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包括招生学科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招生与培训衔接不够、个别高校缺乏科学规范的评估和评价、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材料等,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
如果不考虑竞争证书、论文和专利,高考成绩的百分比不得低于85%
这次改革也是探索建立一个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的招生评估和评价模式。
强积计划的具体报名程序如下:
3月底前,试点院校将发布年度强基础项目招生简章。
四月份,合格的候选人可以在网上报名参加强基础项目。
六月,所有的考生都参加了统一高考。
6月25日前,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向相关高校提供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
6月26日前,各高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根据各省(区、市)强基础计划招生定额的一定次数确定参加学校考试的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
7月4日前,高校将组织考试。
7月5日前,各高校将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比例(考生高考成绩的比例不得低于85%)综合考生的综合成绩。根据考生的申报意愿,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考生,并公布录取标准。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有杰出才能和表现的候选人,相关大学可以制定例外进入大学考试的条件和方法,并提前向公众公布。原则上,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不得低于各省(区、市)一批本科录取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的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还有一个原因,为什么在高考结果公布之后,还要安排对基础计划强的大学的考试。
上述教育部大学生司负责人表示,高考成绩将在录取强基础项目中发挥两个重要作用:第一,它将作为进入高考的一个条件。强有力的基础计划废除了竞争证书、论文、专利等的做法。作为入围院校的考核条件,并以学生的高考成绩为依据。第二是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强基金会计划改变独立招生中“低分”的原有做法。高校将把考生的高考成绩、综合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转化为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接受,反映出对学生更全面、更全面的评价。其中,高考成绩的比例不得低于85%。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高校严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必须安排在全国教育考试标准化考试现场进行。访谈采用专家和被试“双随机”抽签的方法,整个过程被记录下来并录像。完善信息公开,加强违法违规查处。将强基础计划下的招生和人才培养纳入检查监督范围,建立动态录取和退出机制。
入学后:应制定单独的培训计划,原则上学生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以外的专业。
上述负责人表示,强基计划将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制定单独的培训计划。高校可以为通过强基础项目录取的学生安排班级,提供一流的教师,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实行导师制和小班化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原则上,通过强基础项目录取的学生在入学后不允许转到相关学科以外的专业。
第二是疏通增长和发展渠道。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学可以优先推荐不经考试、直接教育、出国留学、奖学金等的研究生。探索建立基础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博士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三是推进科教合作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综合研究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吸引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第四,强化质量保证机制。建立科学的多阶段动态入出境机制,对入园学生进行全面检查和科学分流。建立学生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控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招生和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学生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附录1:
强基础计划和最初的独立注册计划有五个主要区别:
首先,选择和定位是不同的。自主招生主要选择“具有学科专长和创新潜力的学生”,而强基础项目主要选择“有兴趣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二是不同专业的招生。自主招生不限制高校招生的专业范围;强基础项目强调基础学科的支持和主导作用,重点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历史、哲学、古地理学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招生。
第三,入学考试的依据不同。独立报名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础项目入围的依据是考生的高考成绩。可以选择一些在相关学科有杰出才能和表现的候选人。有关院校可为入围的特殊大学考试制定条件和方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第四,录取方式不同。通过降低录取分数线,自我录取可以减少到最低一行。强基础计划将考生的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转化为综合成绩,并由高到低进行录取,体现了对学生更全面的考核。
第五,培训模式不同。有关院校没有对自主招生录取学生的培养做出任何特殊安排。强基础项目招生实行小班化、导师制,探索基础、硕士、博士项目衔接的培养模式,疏通学生成长发展渠道,实现招生与培养的良性互动。
附录2:
强基础试点大学名单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Xi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
-"原标题:不要看荣誉证书、论文、专利...从2020年起,高校原有的自主招生方式将不再使用!》
上一篇:自主招生考试的“奇招神题”
下一篇:夏季降火滋补必吃的10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