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语音助手再次敲响隐私保护警钟

科普小知识2021-09-14 17:44:53
...

智能手机内置的语音助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亲密伙伴。人们习惯于让它完成日常任务,比如报时、询问天气,甚至和它聊天来缓解无聊。然而,许多技术公司最近被曝光使用智能语音助理来记录用户对话,然后手动注释和反馈语音来训练语音助理。这意味着生活中的私人谈话可能会被陌生人听到。

几天前,苹果、亚马逊、谷歌和其他公司已经关闭或签约他们的人工语音分析业务。然而,消费者批评科技公司反复“事后诸葛亮”,而不是事先充分告知他们,并对隐私泄露感到愤怒。

本月早些时候,英国《卫报》报道称,美国苹果公司向全球承包商发送了一些用户与其智能助手Siri之间的对话录音,以分析Siri的回应是否合理,以及服务是否到位。尽管苹果回应称,只有1%的录音用于分析,而且录音长度只有“几秒钟”,但许多用户认为位置、医疗信息和家庭对话等敏感内容不可避免地会被泄露。目前,苹果公司已经停止了其人工语音分析业务,但在此事曝光之前,该公司并未在其隐私政策中告知这项业务。

同样,德国联邦议院上个月发布了一份评估报告,称亚马逊的“Alexa”语音系统对用户来说是有风险的。当地媒体曝光了该系统,以记录培训和升级相关产品的用户对话。作为回应,亚马逊上周在其语音助手设置中增加了一个新选项,允许用户选择他们的录音,而不是“手动分析”。但是,该选项隐藏在隐私设置的子菜单中,如果他们不是故意选择的,通常不会被注意到。

也是在上个月,谷歌承认,它雇佣的外包合同联盟用人工智能语音助理来监听用户的对话,以使语音服务能够支持更多的语言、声调和方言。据比利时广播电视台弗莱明报道,超过1000条谷歌智能助手的录音被承包商泄露。

人工智能产品的开发高度依赖于数据,数据量越大,可以训练出越精确的模型。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收集更多的语音数据确实有助于不断优化产品。然而,在没有明确通知的情况下抓取数据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和隐私权。然而,这一“窃听”事件甚至涉及到真人对用户对话的倾听和分析,给消费者造成心理阴影。

专家认为,消费者应该对授权各种应用的隐私条款保持谨慎。一些技术公司训练他们的产品收集更多数据,通过在后台秘密启动摄像头和麦克风窃取用户数据,或者在冗长的指令中隐藏授权协议。一些保护意识较弱的用户在安装应用程序时,往往会在没有仔细阅读隐私授权条款的情况下,走到“批准”的最后一步,直到相关新闻曝光,才意识到数据隐私正在被使用。

中国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公司spitzer的首席运营官龙表示,如果不允许用户“默认打开麦克风”,这种“窃听”就无法实现。消费者尤其需要对完全没有语音功能但需要授权才能使用麦克风的应用保持警惕。

“对于用户来说,必须重视应用的授权和隐私声明,关闭不必要的授权,这不仅适用于人工智能方向的应用,也适用于所有产品。”龙朱蒙说道。

供应商本身也应加强自律,并应事先明确告知用户,数据可用作体验改善计划,而不是将其设置为默认权限,因为“任何未经用户明确确认的默认行为都涉及隐私安全。”

语音助手泄露用户隐私引起了一些监管机构的关注。德国数据监管机构汉堡数据保护和信息*委员会最近要求谷歌语音助理停止收集和手动分析欧洲用户的语音数据,并敦促欧盟监管机构采取适当措施,根据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处理与亚马逊和苹果等其他智能语音服务提供商相关的问题。

相关问题并非外国独有。龙表示,对于中国这样的数据大国,也应该及时出台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以促进行业的积极发展。

(新华社记者彭倩)

中国科学新闻(2019-08-08第三版国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