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三部门联合发布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

科普小知识2022-01-11 20:36:14
...

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储能技术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的通知

焦202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厅(局),部属高校,部委和省共建高校: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新时期*有中国特色*,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大二、三、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加快培养储能领域的“高技能、矮技能”人才,增强应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和自主创新的能力,通过产学结合促进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制定了《储能技术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

2020年1月17日

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

(2020-2024年)

能源安全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总书记从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的角度,对推进能源消费、能源供应、能源技术和能源*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和明确要求。储能技术在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开放共享、灵活交易、协调发展、发展能源革命和新型能源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储能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将成为推动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和破坏性调整的重要领先技术。加快储能设施建设将成为国家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技能、紧缺”人才,增强应对关键核心技术和行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产学结合促进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决定实施储能技术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

一、背景和意义

随着全球能源格局从依赖传统化石能源向追求清洁高效能源的深刻转变,中国的能源结构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调整。无论从电能总量结构、装机容量增量结构还是单位发电成本构成来看,清洁能源发展迅速,已成为加快我国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力量。

储能产业和储能技术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核心支撑,涵盖了供电侧、电网侧、用户侧、住宅侧和社会化功能储能设施等多种需求。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正在加快发展储能产业,大力规划建设储能项目,加强储能产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抢占能源战略的突破口。随着我国储能技术从试点建设向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加速发展,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校面临能源革命的战略需求,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团队,积累了大量储能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并在一些相关学科实现了原创性的重点突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储能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新兴领域,需要加快在物理、化学、材料、能源与动力、电力与电力等领域的跨学科整合和协同创新。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仍需完善,相关学科和专业亟待完善,尤其是学科和专业的壁垒亟待突破。立足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全面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加快储能技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加快急需人才的培养,破解共性和瓶颈技术,是推进我国储能产业和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必然选择。

二。一般要求

(一)目标和任务

经过大约五年的努力,已经增加了一些关于储能技术的本科课程、两个学科和跨学科课程。储能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越来越完善。本次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的结构规模和空间分布科学合理。推动建设了一批储能技术研究所(所),一批储能技术生产与教学一体化创新平台,储能技术关键环节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批关键技术规范和标准,有效推动了能源革命和能源互联网发展。

(2)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需求,分类发展。引导和支持相关高校创新务实措施,追求实效,实现储能技术大规模应用,降低储能成本,解决储能技术和储能产业发展中的经济问题,大力培养技术研发人才和产业应用人才。

坚持整体规划,引领发展。注重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储能技术创新,统筹规划储能技术人才培养规模。鼓励先行先试,坚持优势互补原则,支持相关高校在模式、机制、标准、保障等方面探索可复制、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

坚持科教结合、创新发展。加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机制,以及对学生深度开放的大型团队、平台和项目的科研教育机制。

坚持产学研结合,协调发展。落实工程发展新理念,推进机制、平台、师资、产出等要素的交叉渗透,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和深度整合,努力开辟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等环节。

三。关键措施

(一)加快学科建设,完善储能技术学科的宏观布局

1.储能技术相关专业的布局与建设。在北京、天津、河北、东北、长江经济带、长三角、西北等地区,支持相关高校围绕产业需求,结合教育定位,整合教育优势,规划建设储能技术、储能材料、储能管理等新专业,提升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现有专业。加快储能技术相关专业标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

2.加快储能技术学科的发展。支持相关高校自主设置储能技术两大学科和电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科学与技术、物理、化学等一级学科下的交叉学科,推进储能技术与相关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完善储能技术学科体系。

3.人才培养存量增量的科学配置。坚持存量转移和扩张,引导高校调整和优化招生结构,加大对新建储能技术学科的支持力度,合理确定层次结构。根据区域能源供需特点,统筹规划储能技术学科的总体规模和空间布局,重点支持学科基础好、发展潜力大、服务方向明确的学科建设。深入调查和预测储能技术相关学科人才的需求和供给,建立招生、培训和就业的联动机制。

(2)深化跨学科人才培养,推进储能技术研究所(研究所)建设

1.创新储能技术人才培养和科研的组织机制。加强资源整合,扶优助强,提供准确支持。建立国家、地方、高校和企业的协调支持机制。支持相关大学在现有国家储能相关科研平台的基础上建设储能技术研究所(研究院)。加强政策、机构、资金和物质空间保障,积极支持储能技术研究所(所)创新组织机制,完善内部治理机构,提高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激发创新活力。

2.加强高端储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一步推进储能技术研究所(所)评估考核体系改革,加快跨学科、综合性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汇聚学术声誉高、专业理论水平扎实、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精英教师,大力培养储能领域战略性科技人才和领军型科技人才。支持储能技术研究所(所)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大力培养和引进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加强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公益研究的拔尖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的稳定支持。

(三)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加强产学研结合创新平台建设

1.面向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搭建储能技术创新研究平台,加快储能技术机制和材料创新研究。为了克服储能领域的低容量、低集成度和分布式储能等关键科学问题,构建了一个多学科交叉集成的储能技术创新研究平台。重点将放在压缩空气储能、化学储能、各种新型电池、燃料电池、相变储能、储氢、相变材料等基础理论研究上。增强储能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为开发高效、低成本、安全可靠的大型储能系统提供理论支持。

2.面向工业应用发展,搭建储能技术应用研究平台,推进储能系统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关注制约和影响储能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关注新能源革命给能源转换、传输、利用和管理带来的挑战,把学校和企业结合起来,构建校企结合的储能技术应用研究平台。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储能技术与系统、大规模集成储能与应用、分布式储能技术与系统优化、储能技术大规模应用与管理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形成新一代储能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支持企业积极投资平台建设,探索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四)加强储能技术专业条件建设,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支撑体系

1.构建储能技术、生产和教学一体化的校外实践基地。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创新储能技术生产与教学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机制,形成稳定、互利的校企人才培养合作体系。推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共同完成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共同开发教学项目。推进企业学生实训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企业员工在职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和质量。

2.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强校企双向人才交流,加强产教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程中的比例不低于50%,工业企业专家在专业课程中的比例不低于20%。实施教师定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教学、顶岗实习和学习的制度,每年不少于2个月,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探索实施行业教师(教师)特殊岗位计划,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坚实理论基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3.支持产学研结合建设。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行业资源,构建储能技术与生产、教育相结合的体系,汇集各方力量,参与储能技术学科专业建设。“企业进学校”、“学校进企业”工作扎实推进。充分发挥企业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主体的重要作用。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生态系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