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教育部组织高校创新思政教育形式:获得感更多

科普小知识2021-12-24 01:04:17
...

"青年使国家繁荣,而青年使国家强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课如何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如何给学生真正的成就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教育部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积极组织全国各地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思想政治工作升华为艺术作品

这幅《十月列宁》生动地描绘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细节,使人们感受到了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光辉岁月。手工制作的作品“一带一路”使用纤维、丝绸和纸绳作为材料来模拟“一带一路”路线图,展示了中国和沿途国家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传统绘画《春景图》用中国传统绘画手法描绘了早春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象征着我国大江大河和大山的生机。不久前,清华大学校园内举办的全国思想政治课学生艺术作品展览《一个孩子的第一颗心》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这些作品都是基于艺术专业学生通常的思想政治课作业。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不仅有重大事件,而且有中国特色*实践的历史性成就。不仅有关于理想和信仰的宏大叙事,还有对我们周围小事情的体验和感知。学生们以自己喜欢的绘画、雕塑、书法、剪纸、编织、摄影、刺绣、印染、编织等形式积极参加思想政治课,积极探索*人的初始心灵和使命,承担起新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光荣使命。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丁元勋非常兴奋地看到他的油画《怀念云》入选全国画展。"思想政治课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丁元勋说:“云是中国*早期青年运动的*之一。我之所以写《怀念云》,是希望从他的革命精神和道德作风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勇往直前,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

“通过艺术创作从思想政治课中汲取灵感,表达对伟大时代的理解,对青年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表示:“通过全国巡回展平台强化仪式感,也将极大提升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过程中的认同感、获得感和满足感,激发他们创作更多体现时代主题、民族精神和个人风格的优秀艺术作品。"

微动激活思想政治课堂

“我们如何才能进入数以千计的家庭,拥有晴朗的天空、清新的微风、恩施美丽的风景、简单的人类故事和精确的扶贫?”武汉大学的微电影《春来茶山》来源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实践。

这部电影是基于湖北省恩施市八角洞乡白果树村实施的精确扶贫政策。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是理论之源”的核心思想。以武汉大学常驻书记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为主线,对精准扶贫中的基础设施、产业和移民政策进行调查与思考。

“这部微电影的拍摄不仅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也让我们对思想政治课有了新的认识。”一名参与拍摄的学生表示:“走出传统课堂,走进广阔的现实社会,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让我们深刻理解*的政策措施,深刻理解中国发展道路上面临的挑战。这是我们心中真正喜欢的思想政治课。”

针对在视频短片、微博等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教育部推出了以“我心中的思想政治课”为主题的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展。156所高校提交的191份缩微胶片涵盖了各种思想政治课,涵盖了当代大学生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如共享经济、精准扶贫、诚信、家庭纽带等。,体现了大学生独特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深度。中南大学学生拍摄的《年轻的*》、西南林业大学学生拍摄的《我心中的思想政治课》、山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拍摄的《妈妈来了》等微电影深受网民欢迎。

“利用缩微胶片这一年轻人的流行载体,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副教授冯务中说:“以前,学生上思想政治课时有‘客人’心态。教师负责“端茶”。运用新的形式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客”的心态转变为“主”的心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活跃思想政治课的氛围。"

大学生走上思想政治平台

为了让大学生体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艰难,深刻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教育部组织了“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最美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公开课活动。全国高校推荐了97个优秀公开课,并在去年12月初集中展示。

“我希望每个人都记住一组背景人物——这是1931年9月18日事件后由爱国士兵和平民自发组成的志愿军的背景人物……”为了讲授公开课《难忘的背影——树立“十四年抗战”理念的意义》,福建师范大学的学生们已经做了几个月的充分准备。

我们查阅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量史料和档案,扎实地展示了14年抗战的历史进程,从中了解到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写作小组成员安婷婷说:“我们应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用历史事实说话,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在集中展示现场,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生讲了“追求共产主义之光”,北京联合大学的学生讲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南开大学的学生讲了“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等。这些都显示了当代大学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对问题的独特理解,受到评说教师的高度赞扬。

“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单向教学,学习效果不理想。年轻学生喜欢的时间因素没有被老师很好地理解。因此,这样的活动也让学生教我们如何上课。”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佘教授认为,这种新形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激发了教师的创新动力,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