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臻:让扶贫由“刚”至“柔”
俗话说“山依水,山依水”,但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需要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贵州省江口县太平乡查东沙村位于范静山脚下,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2000年,它的人均收入只有900元左右。村子里的乱七八糟令人望而却步。现在这个村子的平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所有这些变化都得益于*的扶贫政策。*不仅改善了这个小村庄的基础设施,实施了垃圾分类和统一收集,安装了供水和排水管道,还成立了旅游公司,成立了表演队,并培训家庭发展农家乐。
过去,该村所谓的“山区支持”一度退化为“偷山”。村民们经常去保护区砍杀、偷猎、偷猎和狩猎,这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使人们难以摆脱贫困。在改变了“扶山吃山”的观念后,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成了自愿的生态保护宣传员,因为他们真正意识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农家乐)与范静山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值此中国第三个扶贫日,总结范静山脚下的扶贫经验具有特殊意义。这使我们认识到,为了提高扶贫实践的有效性,需要将原来的“刚性扶贫”模式转变为“柔性扶贫”模式。
过去,扶贫理念大多把资源的短缺和不足作为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而扶贫实践则把获取外部资源作为突出特征,两者的结合形成了获取外部资源的强大动力。然而,外部资源的设置通常是自上而下的,因此很难适应不同的反贫困做法。为了获得宝贵的扶贫资源,各地经常采取措施,使自己的扶贫项目符合上级制定的项目,无论这些项目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需要。这是刚性扶贫的最突出表现。因此,过去有许多类型的扶贫,如工业扶贫、教育扶贫、有针对性的扶贫、对口支援等。无论是输血还是“造血”扶贫,其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获取外部资源上,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并机械地将其转移到贫困村庄,用于任何现有项目,而不管其是否适合村庄的需要。
自从**提出“精确扶贫”的理念后,这一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面对巨大的外部资源,特别是搬迁资金的诱惑,一些地方为了获得项目,将“搬迁”变成了“异地搬迁”,甚至“以搬迁换搬迁”。当村庄搬迁时,贫困依然存在,甚至原有的生计也失去了,使得原来的穷人“越来越穷”。一些地方误解了“精确”的含义,把“精确扶贫”变成了“精确救济”,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争当贫困户的现象。
大多数传统的扶贫理念都有很强的“刚性”。外部项目、资金和其他资源机械地进入贫困村庄,并可能落地,但它们难以生根,也无法与农村有机体融合。这就是为什么扶贫项目成为“孤立的项目孤岛”,降低了扶贫效果,或者扶贫资金被浪费的主要原因。
所谓“柔性扶贫”的核心内容是强调农村资源的价值。生态、自然、产品、民族村落、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是重要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通过重组、制度创新等方式达到价值放大的效果,从而在资源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农民的持续脱贫致富。除了范静山的生态资源之外,美丽的村落、游客的侗族文化、美味的食物和农民的风俗习惯都是寨沙侗族村寨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人们脱贫致富的重要资源。
“柔性扶贫”将村庄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主张从扶贫战略的角度出发,沿着村庄固有的价值体系安排扶贫项目,将外来项目融入村庄体系,促进原有村庄结构体系的更新和升级,而不是在原有体系之外孤立地搭建一个与村庄无关的项目,更不用说自然地再造一个新的村庄结构。
“柔性扶贫”不是一次只抓一件事,而是体现在全面的扶贫内容和措施上。扶贫不仅重视基础设施、工业和文化设施的建设,而且强调与硬件建设相匹配的灵活项目,如社区分配和管理资源的能力、社区内的公平意识和行动、村民文化、法律制度、道德和社会责任素质的提高、民俗和地方文化的传承和活化等。它更注重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灵活扶贫”并不意味着外部资源提供者的严厉干预,也不意味着“一对一”的直线给予或救济。相反,它意味着“农村地区的互助和团结”,以激发社区的内在活力和向心力,并通过有机体的共同努力解决贫困问题。它不仅非常重视外国支持者的重要作用,而且也认识到其局限性。它主张以伴随成长的方式与社区共同面对贫困,以支持和尊重的方式满足贫困村民的不同需求,在扶贫过程*同成长。
“柔性扶贫”不是一场疾风暴雨的运动,而是一个用春雨悄悄滋润万物的过程。这不是一个类似于消除贫困竞赛的数字游戏,而是一个让人们体验幸福生活的坚实努力。扶贫并不要求在一段时间内立即投资于大幅增加收入,也不要求在短时间内改变村庄的面貌。相反,应该全面考虑村庄的文化、精神、生计、治理等因素,以实现村庄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的全面改善。这种变化和进步必须是可持续的。(作者是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