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博物馆里读中国古代铜镜史

科普小知识2021-10-06 01:54:42
...

2010年底,“净月城花——辽宁省博物馆藏铜镜展”在辽宁省博物馆举行。从数以千计的收藏品中挑选了232件精美的铜镜,从春秋时期到晚清时期。参观者可以对中国铜镜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古拙朴素的早期铜镜

中国最早的铜镜是在齐家文化遗产(夏朝)中发现的。1976年,青海省格玛台出土了一面七角镜。镜子的背面被折叠成不规则的三角形七角图案。中国历史博物馆还有一面三角镜,据说是在甘肃出土的。两面镜子都是齐家族文化的遗物。在这一时期,铜镜的铸造相对粗糙,铜镜上的装饰相对简单,铜镜的合金比例也不趋于合理。从外观上看,铜镜表面光泽度不强,可能是由于合金成分中锡含量不足,镜面抛光技术不成熟。辽宁省博物馆展出的最早的铜镜是春秋时期的对角三角镜。这面镜子出土于辽宁丹东地区,直径10.6厘米,厚0.7厘米,重230克,呈圆形。镜子的边缘很窄,略微卷曲,稍微向镜子按钮倾斜。多扣的形状和花纹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

战国时期是铜镜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有丰富的图案,如山形图案、兽面图案、扁平眼镜蛇图案等。该组合物还产生简单的颗粒反射镜和多种图案,主图案和底图案不同。此外,错金、错银、嵌金、嵌玉的运用,以及透明的雕刻和铸造技术,丰富和丰富了战国时期的铜镜。战国时期,最流行的词是山镜。“山”这个词的数量从3到6不等,最常见的是四条山脉。学术界对山字格的含义有很多看法。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山字图案起源于勾连雷电图案的一部分。根据专家的研究,山字图案应该是我们所知道的青铜器图案的变体。

韩镜,第一个打开大气

汉代是铜镜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装饰主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性。铜镜背面广泛使用草叶图案、铭文、吉祥语言、车马画像和四神图像。与此同时,镜子的铸造技术也越来越精湛。铜、锡和铅的比例更合理。含锡量的增加使韩的镜子发出明亮的白光,看起来更加精致。仔细观察铜镜,可以发现在铜镜背面的装饰物之间刻有一些文字,这些文字被称为铭文,在中国的镜子中很常见。辽宁省博物馆展出的汉代铜镜有两个新颖的铭文:一个是质量好的汉代铜镜,另一个是质量好的新铜镜。镜子上的铭文是:“汉(新)丹阳有好铜,银锡分明,左龙右虎掌管彭、朱觉轩、吴顺四人的阴阳。”丹阳是安徽当涂的一个铜矿。《韩曙·史·货殖》将丹阳铜列为仅次于金银的第二好金属。汉代的铜镜被统治阶级广泛使用,但还没有普及到大众。汉代铜镜上的一些铭文,如“见天之光,天下明净”,“大乐丰富,前程似锦”,“遍天下,人生如护国之石”等等,都是用统治者的口吻写的。东汉末年以后,铜镜铸造有所衰落,自魏晋以来没有创新。然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家庭及其子女对他们的外貌和行为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当时有大量的镜诗,如谢朓的镜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