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辞谢诺贝尔奖提名并非“嫉洋如仇”
我早就听说林行止先生被称为“香港第一笔”。不幸的是,我在上海找不到他的作品。我非常抱歉。这次去悉尼探亲,我碰巧在图书馆看到林先生的一些文章。我借了它们,并且很快地读了它们。他们确实对写作很感兴趣,而且知识广博。阅读它们是一种乐趣。
然而,鲁迅的“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仇外之心
林先生在文章中说,他是从唐·的《文坛往事见证》一书中得知鲁迅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唐氏曾提到,当时文学界广泛报道刘半农有意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鲁迅把这件事告诉了台静农。有这种事吗?有人问当时*大学教授兼中文系系主任太史慈这件事,但“太史慈不想提及文学的过去”。消息来自唐。经过几轮调查后,他终于让日本的文友代表他去查一下。的确,他是这么说的。接着,他引用了鲁迅信中的原话,补充道:“这封信有太阳,有月亮,没有年份(这是中国人写信的通病)。它写于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经唐氏验证。当时,鲁迅的《狂人日记》(1918)、《孔乙己》(1919)、《阿q正传》(1920)、《呐喊》(1924)等重要小说都出版了,在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然而,鲁迅仍然说他“仍然不努力”。我不知道是出于谦虚还是其他原因,他认为中国没有合格的作家!"
从这段话中,我看到了唐先生对努力求证历史事实的一面,我非常钦佩他。然而,这封给台静农的关于婉言谢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信并不难找到。1937年,许广平以三县书店名义出版的《鲁迅书简》影印本和1946年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书简》排印本均附有此信。1956-195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十卷本,虽然大量批评周扬等人的信件因“不包括通函”而被删除,但仍收到给台静农的信,因为它不涉及周扬,不是“通函”。1976年8月出版的《鲁迅书信集》和此后出版的《鲁迅全集》将尽可能完成,并肯定会收录在这封信中。此外,在这些书中,即使是按收件人分类的鲁迅的书简,也是按年代顺序列在收件人的名下,后来的鲁迅书信和鲁迅全集甚至都标明了书写年代,没有进一步核实。林行止先生的文章指出,唐·华少先生的《文坛往事的见证》一书出版于1996年。鲁迅的书当时已经在*公开了。不难找到它。或者《学术作家》这篇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写得更早。鲁迅的书还在*禁书的时代,这使他很为难。然而,香港是一个*港,鲁迅的作品并没有被禁止。为什么林行止先生在讨论鲁迅作品时犯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例如,《阿q正传》从1921年12月4日开始在《晨报》的增刊上连载,直到次年2月12日出版。文章末尾写的日期是“1921年12月”,但林先生把它定为1920年。《呐喊》是一部小说集,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和《阿q正传》,不应该与它并列。此外,《呐喊》出版于1923年8月,而不是林先生所说的1924年。
然而,这些不是主要问题。重要的是鲁迅的信是什么意思。为了保存真相,我首先引用了信中的相关内容:
收到了5月17日的信。请把它寄给班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了我,也为了中国。但是很抱歉,我不想这样做。
梁启超天生不配获得诺贝尔奖,我也不配。仍然很难拿到钱。世界上比我更好的作家的极限是什么?他们拿不到。看我翻译的小约翰的书。我可以在那里做,但是作者没有得到它。
或者我的廉价之处在于我是中国人。依靠“中国”这个词,与陈焕章通过“金门金融”在美国请医生没什么不同。我也觉得好笑。
我认为中国真的没有人能获得诺贝尔奖。瑞典最好忽略我们,不要给任何人。如果黄皮肤的人得到特殊的优待和宽大的待遇,这就足以增加中国人的虚荣心,认为他们真的可以与其他国家的伟大作家相媲美。结果会非常糟糕。
我眼前看到的仍然是黑暗,有点累,有点沮丧。我以后是否能创造一些东西还不知道。如果这件事成功了,不再写了,我很抱歉。如果你再写一遍,你可能已经改变了翰林的剧本,没什么可看的了。没有名声,还是贫穷为好。
……
你为什么要让台静农“转”到刘半农的意见上来?这需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瑞典有一位勘测员斯文·海丁此刻正在访问中国。他和刘半农讨论了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问题。刘半农请台静农询问鲁迅本人的意见。直到这时,鲁迅才给台静农回信“转让”刘半农。台静农被“告知”此事并非没有道理。
从这封信的内容来看,鲁迅获得诺贝尔奖的提名并不是故作姿态,也不是完全出于“自谦”。除了反映他的世界视野,不称他为国王,更重要的是表现出一种民族自尊:他希望中国人民能够获得与世界上所有民族平等的地位,而不是被视为弱势民族或被视为“土著”和被监视。鲁迅早年在为《新青年》写的《随感录36》中呼吁与各种人“共同成长”,以获得“世界人”的资格。晚年,他在为《申报·*谈》写的文章《道体》中,也反对中国人不如租界里的鸡鸭。一位“革命作家”不理解这篇文章的意思,但指责作者为“他们的雇主”辩护。事实上,鲁迅的文章说得很清楚:“租界里没有禁止虐待中国人的规定,因为我们要有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这不是鸡鸭之分。”这一意义也反映在这封对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辞职信中。他不愿意“给黄种人以优待和宽大”。
这封信还透露了另一层有价值的意图:不愿被提升为官方文章,即“翰林书局”。在他看来,那种写作毫无价值。他看重的是文人的独立精神。为了保持这种独立的精神,他认为,“最好是保持贫穷而不出名。”当然,获得诺贝尔奖不一定是“翰林剧本”,但在中国,没有这样的危险。
正是为了防止中国人被挤出“世界人民”,所以他主张中国人应该多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而不是固守缺陷,宣扬“国粹”。在他给台静农的信中,他嘲笑陈焕章在美国的博士学位,这也是他的意思。
我没有读过陈焕章的《金刚金融》,一时也找不到,所以我不能评论这本书本身的价值。然而,如果鲁迅讽刺以中国知识获取外国博士学位的做法是“以仇报国”,他觉得这是没有道理的。长期以来,鲁迅因反对“国粹”而遭到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抨击。他说他崇拜外国并将其西化。他还被指控“背叛国家”,因为他在《青年必须读书》的答题卡中声称,“我想我想要更少——甚至不要——中国的书,而要读更多的外国书”。林行止先生的作品变成了“憎恶外国为敌”,这真是不可思议。
事实上,说鲁迅是“崇洋”、“卖国”或“厌洋为仇”,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鲁迅的文化取向早在他的文学生涯之初就被明确阐述。他在1907年的“文化偏见理论”中说:“外部世界并没有落后于世界的思潮,而内部世界仍在失去其固有的血液。如果我们采取旧的方式,不建立新的教派,生活的意义,并使之深刻,那么人民的意识,人格和状态的采沙将改变,从一个民族的人。”在今天看来,这种文化取向仍然是一个好主意。
作者是复旦大学教授,最初发表在《时代周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