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科技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科普小知识2022-05-28 02:30:19
...

在过去的70年里,科技工作者一直在奋斗。中国的科技实力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从追赶到引领。国内大型飞机、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射电望远镜、墨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重大成就相继出现。

中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科技创新大国,正在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

郭华东

因为爱不会感到孤独。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遥感技术可以在宏观范围内“看到”国家的环境变化。从事遥感研究40多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对祖国的变化有着“全景”的看法。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郭华东从事雷达地球观测研究。当时,没有进行实地调查的条件。郭华东想到了一个“二手实验”技巧:“国际上出版的遥感手册中有许多雷达遥感图像。我去图书馆重新制作图像,然后去暗室测量灰度值,定性计算散射系数。”

1988年,郭华东担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副所长,负责中英遥感探测合作项目,建立了先进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当时使用的电脑内存非常小,无法与今天的手机相比,但当时在中国已经很先进了。”郭华东说:“下班前,我们用红色法兰绒盖住电脑,下班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提起来。我们非常珍惜它。”

多年来,中国的遥感研究取得了快速进展。郭华东和他的同事使用遥感和数字地球方法来监测沙漠、森林等。见证城市的发展。他们还将研究扩展到全球范围甚至太空。

选择科学研究意味着愿意忍受孤独。为什么我们能坚持下去?郭华东微笑着说,如果你真的喜欢它,你会发现它充满乐趣,不必刻意“坚持”。

郭华东说:“祖国给了我好机会。我应该对祖国做出什么贡献?这是我经常想到的事情。”他清楚地意识到,他最大的任务应该是向年轻人传授经验,让他们尽快成长。

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与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郭华东充满信心:“再过10年左右,中国的遥感研究将有一个巨大的飞跃,并有望进入世界第一广场。”

万瑞雪

无畏,无畏,新的开始

短发,肩包,90后...走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万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她确实有一些不同。作为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研究组的博士后研究员,去年11月23日,由《科学》杂志和科学生命实验室颁发的2018年青年科学家奖揭晓。万·因其在剪接体三维结构和RNA剪接方面的研究成果,被评为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奖。这是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首次获得该奖项。

对万来说,她自己的科研之路是一次又一次全新的开始。这是一个追随兴趣、确定方向和坚持梦想的过程。

从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毕业后,万来到清华大学,然后进入石实验室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当时,国内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迎来了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重大机遇。在导师万的建议下,二年级博士生决定转向世界一流的结构生物学领域——研究“剪接体的三维结构和分子机制”。

既然没有章可循,就注定要步履维艰,而万需要自己寻找突破口。她被自己不屈不挠的性格吸引住了:“我读了很多文学作品,思考了许多大胆的实验方向,然后一个一个地排除了,最后决定提取内生的拼接体。这种方法并不新鲜,但在我们的实验室里没有人做过。”

万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找到了一个实验室,学习如何构建酵母菌株。从学校到昌平的实验室,近20公里已经成为她接下来几周的例行路线。面对失败,她没有变得悲观。相反,她变得越来越勇敢,并不断寻找方法。

2015年,该团队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近原子分辨率的拼接体三维结构。“回头看,我脑子里没有‘害怕’这个词。认真阅读文学作品,并坚定不移地去尝试。突破性进展很快就取得了。”万说:“我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研究人员的努力,我们能够实现成为一个科技强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