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发展的策略建议
科普的价值和意义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探索。互联网时代为科普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机制、传播载体和资本力量。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及时审视科普工作,利用好“互联网+”模式,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为推动科普从知识层面向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传播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满足广大群众对科普的需求。本文就网络时代科普人才的规划策略和应用“互联网+”模式促进科普人才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构建系统的科普人才政策体系
科普人才开发的顶层设计应得到加强。*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和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持。仅仅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进行改革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和坚定不移地推进。”要加快科普人才的发展,必须将其与国家人才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梳理当前国家层面的各类人才计划,整合国家各类科普人才政策,建立完整的科普人才规划体系,避免政策和岗位重叠。同时,也要把地方人才规划与各级政策结合起来,对地方科普人才政策进行梳理和整合,统筹规划,使之既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又符合地方特色。
多年来,有必要保持关键工作点和发展规划政策之间的一致性。每年的主要工作点可根据当年科技创新情况提出科普人才的具体政策。这些政策应当与国家的重大政策和总体规划相一致。因此,在制定政策时,要把握《科学素质纲要》的内容,把握当年科普工作的重点,明确规定重点任务的行动和可选行动。
要确保科普人才政策的制定、实施、反馈和激励的完善。政策制定只是开始。科普人员政策的实施应受到指导和监督。不仅需要与其他科普部门协调,还需要确保政策分解落实到位,建立事后跟踪、监督、支持和奖励等综合机制,确保各项政策能够有效实施。
要协调好科普人才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匹配。与普通人相比,科普人才大多是一个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群体。他们是否参与科学普及以及他们是否在科学传播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在经济上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他们所在机构对其科研业绩的评估,以及与此相关的学术推广、学术奖励、在科学界的声誉和荣誉,可能会严重影响他们对科学工作的投资。制度环境和圈文化对科普人员参与科普工作都有显著影响,其中制度环境的影响最大。(1)从政策层面推进。为了促进更多的科普人才参与科学普及,科普成果将被系统地纳入科普人才评价范围,使科普成为科普人才的主要业务之一,投入到科普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再被科普人才视为“浪费”。(2)从文化层面进行认同。探索和改变当前科研机构的组织文化,使科学普及的重要性成为科研机构、研究所和科学界的共识,使科学普及人员以参与科学普及为荣,而不是视之为“无所事事”。(3)从技能层面提升。加强科普人才传播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普技能,使他们的科普活动更加有效,让他们感到更加充实和收获。
二、科普人才基础数据工程建设
建立科普人才数据库。人才大数据是中国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选择。科普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也是科普人才建设工程的重中之重。要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科普领域,为科普人员建立大数据平台,通过挖掘和分析,将科普人员的数据转化为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为国家人才和科普人员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准确高效的服务,为科普人员的成长提供有效的管理和引导,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科普人才继续教育试题库。题库建设是提高科普人才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可以增强继续教育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应突出三个方面:(1)借鉴GRE的计算机考试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对科普人才的基本知识素养和部分实践能力进行系统测试,获取我国科普人才知识素养的核心数据;(二)通过对各级各类科普人才培训前后的测试和比较,监督和提高培训质量。(3)考试数据库资源应成为未来科普人才网上培训的重要核心资源。建立丰富成熟的课程资源库,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推进科普课程资源的收集、制作、审查和发布,加强科普人才培养专用教材和课程的研发、数据的整合和存储以及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监管,形成完整的课程资源库。
第三,构建多元化的科普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应该注意以关键人才为起点的病毒式扩张模式。科普人才的培养就是要注重对设备母体设备的培养。要充分调动各级学术团体和各级科技协会的资源和积极性,在教育人才有充分保障的情况下,使科普人才的培养全面开花结果。人才建设是一项长期、稳步推进的工程,骨干人才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对人才培养进行长期规划和安排。要以梯队建设为重点,根据科普人才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长期规划和短期安排,逐步完成不同层次和地区的重点人才建设。
我们应该注重基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实践能力是科普人才的基本素质。实践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传统的教学和训练,另一方面来自个人的参与。我们应该开阔思路,走出课堂,结合大量科普实践活动,提高科普人才的实践能力。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中,有必要设置项目并对其进行准确的培养。我们将继续坚持大班与小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需求选择培训课程和教师。在学习内容上,要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拓展学习形式。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采用相关科普单位实践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参与科普工作,将学生的评价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例如,由中国科协牵头的重大科普实践活动或由省市组织的科普实践活动,要从各级学会和各级科协中选拔和抽调骨干人员参加,以提高他们的科普实践能力。
应重视发展联合训练模式。为了创新培训模式,中国科协选择并授权了培训单位,降低了社会服务形式的培训基础和重点,允许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培训。培训课程可以与国家科学技术协会和地方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根据协会或地方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重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公共课程的设置并派遣教师。联合办公单位负责实施培训和保障条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将向优秀的重点学生颁发结业证书,而国家科学技术协会或地方科学技术协会将向其他人员颁发结业证书,以增强该行业的影响力。
第四,构建VIP型科普人才合作模式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我们必须坚持把科技和人才资源配置转移到市场配置的轨道上来,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主体的活力。有必要明确科普需求,为科普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加快科普资源、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进程,努力培育一种深度融合科普和信息技术的新型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一批科普资源创新和服务龙头企业。支持互联网数字内容制作、整合和服务平台建设,丰富图书、音像、影视剧、动画、游戏等正版数字产品,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化品牌。加快科技资源数字化,发展在线展示和离线体验相结合的科普资源服务模式。
要大力推进科普创新。我们应积极推广新的研发组织模式和科普创新模式,如众包、用户参与设计和云设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的网络应用模式,其中融合了新的知识创新模式、知识管理模式和知识传播形式的新事物“伟科”已成为最具影响力和潜力的应用模式之一。在伟科平台的基础上,有必要将各类科普人才与科普需求联系起来,使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能够在线合作,实现科普创新成果的在线交易。
五、构建区块链科普人才管理模式
有必要运用区块链技术重构科普人才诚信管理模式。区块链技术最重要的功能是利用加密和一致算法建立信任机制,使得拒绝、篡改和欺诈代价高昂,保证数据不被篡改和伪造,实现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一致性。依靠区块链的技术,我们应该在区块链建立全国第一个科普人才平台。一方面,分布式图书用于记录跨地区、跨部门的科普人才培养信息,记录科普人才的培养过程和创新行为,构建良性的信用生态;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被用来为学术成果提供不可更改的数字证明,为科普资源创造的争议提供权威证明。
利用区块链技术重构数字科普资源服务供给模式势在必行。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又一创新,“智能合同”可以在没有人工控制和干预的情况下完成复杂的交易过程,实现交易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中化。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一个与虚拟经济相结合的科普培训合同体系,在没有中间商介入的情况下,完成科普培训服务的购买、使用、结算、验收等任务。例如,使用区块链技术,企业或大学可以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云支持服务。这些服务可以动态更新现有的数字科普教育资源,从而更好地适应混合学习和泛在学习等学习方法。此外,还可以利用各种主要基于互联网的手段,为各种机构,特别是农村、偏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普人才提供基础数字科普资源,并通过*购买服务,构建更加灵活、免费、开放和准确的数字科普教育资源体系。
我们应该利用区块链技术重构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的协同发展模式。区块链科技构建的科普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点对点的合作体系,对所有参与者开放,能够实现机构、组织、个人和代理人之间平等开放的经济合作,促进共建共享。在科普培训领域,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整合各种高质量的科普资源,实现科普图书、期刊、研究报告、实验和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学习者享受高质量的数字科普资源提供便捷服务。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公开的注册、评估、激励和监督机制,实现不同组织间的数据共享,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平台管理的服务水平。同时,区块链技术可以对数据开放中涉及的数据隐私侵犯、数据泄露或数据滥用进行监管,避免数据共享和开放带来的风险。
我们应该利用区块链技术来促进科普的创新和发展。我们要重视技术创新,夯实发展基础。启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研究的顶层设计,投入专项资金,组建专业研究团队,引导高校和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支持科普“区块链研究中心”建设,支持区块链技术的开发研究,推动区块链技术成果的应用和示范。重视人才培养,优化发展环境。根据我国科普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大数据和区块链相关人才的供需状况,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抢占区块链人才资源的先机。
应该采取鼓励政策来增加支持。*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适时出台支持区块链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促进科普创新,共同推动科普创新发展。
作者:朱红旗,赵立新·高宏彬,任溶溶
上一篇:解析全球变暖暂停研究中的文化冲突
下一篇:未来空调或可将热量排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