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郁铭芳院士逝世,追忆他的“丝”路人生
2020年刚刚过去三分之一,我们失去了14名院士。
4月12日12时30分,中国化纤工业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因医疗救治无效逝世,享年93岁。
回顾余的一生,他一直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化纤强国而努力奋斗。
中学化学实验课
让他和化学纤维研究
1927年10月3日,于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毕业于上海华通公学,并接受了正规教育。他的几个叔叔和婶婶也是大学毕业生。他在知识分子聚集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于从小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中学的一堂“神奇”化学实验课上,当看到化学老师把两种无色的液体混合后变成红色,再加入第三种液体后又变成无色时,第一次体会到化学的神奇,对化学产生了兴趣。
这也成了他选择化学专业和开始化学纤维研究的原因。
1944年,于以东吴附中第三名的成绩直接进入东吴大学化学工程系。
通过四年的大学化学学习,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进一步加深了对化学的兴趣。
1947年,于与大学里的同学和老师合影。
几经挫折后
走进化学纤维研究
1948年大学毕业时,老师推荐于到*石化厂工作。他拒绝了老师的好意,决定和其他学生一起申请中国纺织建筑公司,并成为最终被录取的三个人之一。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上海第十七棉纺厂负责纺织上浆分析的实验室人才短缺,于被分配到该实验室担任助理技术员。他不能去他想去的印染实验室。
然而,在余的心目中,他一直抱着希望,希望有一天他能从事化学相关的工作。
平心而论,对于热衷于化学研究的于来说,每天呆在实验室里做常规分析工作既有挑战性又无聊。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56年,于终于迎来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那一年,*总理在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报告,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在纺织工业中,化学纤维是科学的重要“战场”。
因此,1956年4月,于自愿向该组织提交了一份“技术回报”申请报告,表达了他在化纤行业工作的真诚愿望。
1957年11月,上海市纺织工业局遵照国家大力发展化纤工业的方针,决定开始发展化纤,并从企业抽调11名技术人员组成化纤准备办公室,于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化纤行业的第一批建设者,开始正式进入化纤研究领域。
历尽艰辛
终于研制出了第一条“中国丝绸”
1958年,于加入上海纺织工业局设立的上海合成纤维实验厂卡普龙集团,与集团其他成员共同探索国内尼龙纤维的发展。
当时,国内的科研和生产条件非常落后。中国还没有国产合成纤维。于和他的同事们基本上从零开始,边学习边工作。没有技术,他们会通宵查阅相关的外国资料。没有原材料,他们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废物进行改造。没有设备,他们会把图纸带回老厂进行加工...
在这样一种“穷而又穷”的情况下,依靠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斗争,于和他的团队终于在1958年6月成功地用地球设备纺出了中国第一条人造纤维——锦纶。
可以说,这种合成纤维的成功开发,翻开了中国化纤工业新的一页。
1959年,于带着一张尼龙丝制成的渔网来到北京参加十周年成果展。
1960年,于和他的同事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条军用降落伞用尼龙长丝,彻底解决了我国军用降落伞的原料供应问题。
当时,随着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威胁停止向我国提供军用降落伞材料。于团队开发的军用尼龙丝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此后,它开发了一系列特殊的尼龙纱线,以满足国防和军事工业的需要。从那以后,中国的国防设备就一直用“中国丝绸”做材料。
积极宣传中国
从“化纤大国”到“化纤大国”
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迫切需要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的碳纤维用于国防、军事工业和航空航天。
于被国家赋予领导碳纤维研究的重要任务。经过几年的攻关,和他的项目组成功攻克了碳纤维预氧化的关键技术,为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学纤维国家。我国化纤品种不断从传统向高性能发展,应用范围逐渐从纺织扩大到航空航天、工业、国防等领域。
在从事化纤研究的一生中,一直在为推动中国化纤工业从无到有、从无到大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余在碳纤维中试厂门前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用行动诠释“丝绸之路”生活
1995年,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他的生活和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静和谦卑的心。
为了把我国从“化纤大国”推向“化纤大国”,70岁的于接受了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的邀请,继续发挥自己的剩余能量,为我国培养新一代化纤人才。
60年来,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他的“丝绸”人生。
他始终把追求真理、服务国家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为祖国化纤理论和工程应用的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
现在,主人已经死了,精神是永恒的。他的成就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创新,实现中国纤维“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