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中国物理学会各奖项揭晓
2014-2015年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学奖获得者工作介绍
胡物理学奖
白的研究人员和合作者多年来发展了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技术,并在原子尺度观察和表征低维结构及其性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如下:1)研制了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扫描探针装置,首次实现了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光学测量,研究了纳米操纵和纳米结构光、电、力等综合物理性质,解决了小尺度材料测量中的一些难题;2)利用研制的仪器,原位观察固体离子和物质的电迁移过程,发现一些新现象,如观察氧化铈氧空位的电迁移过程,提出电场辅助降低催化剂工作温度的方法。观察了金属簇在介质中的形成和传输过程,揭示了一种电阻存储器的工作机理。
何源和他的团队致力于大功率射频超导直线加速器的物理和技术研究,并建造了第一台ADS超导质子直线加速器样机。连续波质子束的能量、电流强度和功率超过了世界上唯一的连续波强流超导直线加速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在研制过程中,首次提出了超导离子直线加速器的全局优化设计方法,建成了稳定运行时连续波电流强度最高的射频四极加速器,开发了低能射频超导腔的结构设计方法、后处理设备和工艺流程,为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饶玉台物理学奖
刘云泉教授主要从事高强度激光领域的原子和分子动力学研究。他与同事们一起在北京大学搭建了一个国际先进的高强度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物理研究实验平台,主要包括构建一个光场可控的飞秒激光周期性放大系统和一个高强度激光场冷靶反应谱仪装置。在隧道电离、多光子电离、电子关联、超快光场成像和高强度激光场的量子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工作。其中,高强度激光领域的原子隧道电离研究在2012年获得了教育部十大科技进步。2011年,他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他被任命为教育部长江学者。
叶物理学奖
陆·教授从事凝聚态物质的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理论研究,并系统地取得了一些原创性成果。提出了砷或硒在铁基超导体中转移的反铁磁过交换机制,正确预测了铁基超导体基体的反铁磁半金属性质、FeTe和K2Fe3Se4的反铁磁长期程序以及相应的电子结构,并得到了实验的验证和支持。构建了在铁磁金属层中实现自旋极化共振隧穿效应的量子阱结构。提出了X射线辐照下金属表面吸附纳米结构的动态多体效应及其物理机制。
金长青研究员主要从事新型高压量子功能材料的研究。作为领导团队的主要成员,他发现了许多具有奇怪功能特征的新系统和近100个新的高压相、变换和现象。代表性工作包括:发现命名为“111”的铁基超导系统;揭示了一种具有化学键强度关键作用的新型巡航磁性金属系统。实现第一次压力调节的超导拓扑化合物;扩展了新的顺序磁电耦合系统。首次观察到压力诱导铁基超取向向列相。提出并成功应用了一种通过掺杂和有序化顶点氧来进一步提高铜基超导转变温度的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
吴物理学奖
林研究员带领团队开发了独特的运动学完整测量技术,在低能核物理领域的核反应机理研究中做出了重要工作。主要内容如下:1)从近势垒重离子核反应机理出发,系统研究了耦合通道效应和多维势垒隧穿机制,提出了一种提取核形变参数的新方法。2)根据奇特的核结构和反应机理,对晕结构进行了实验探索,提出了新的晕结构标度律。弱束缚体系的断裂效应和连续态的强耦合机制的研究,引发了一系列国际研究。3)在特殊衰变模式方面,对近质子落线核的双质子关联发射机制和质子衰变谱进行了研究。指出在低密度核材料中可能存在双质子凝聚。
王物理学奖
何红建教授在粒子物理学以及量子重力和宇宙学相关交叉领域的长期研究中取得了系统和创新的成就。该研究与实验检验紧密结合,并与实验同行直接合作,为LHC等高能对撞机实验、中微子实验、暗物质探测实验和宇宙学观测提供了新的理论预测和物理基础。它在许多前沿领域进行了系统和创新的工作,包括质量起源和希格斯机制、碰撞物理学、中微子混合和振荡、物质和暗物质起源、量子引力和宇宙学,并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长期从事粒子物理实验的研究员袁·带领团队在北京谱仪实验中发现带电的查姆鎓Zc(3900)和Zc(4020),在贝尔实验中发现了Y(4660)等新粒子。Zc包含正负迷走夸克对并带电,这表明ZC至少包含四个夸克。在2013年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编辑的《物理学》杂志上的11项物理学重要成就中,Zc(3900)和Zc(4020)以“夸克物质的发现”为题名列榜首。《自然》发表了一篇题为“夸克四重奏打开了物质世界的新大门”的热门报道,称“发现一个由四个夸克组成的粒子意味着宇宙中存在奇怪的物质”。
谢喜德物理学奖
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实验中,沈晓妍研究员和他的合作者在τ-charm物理学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成果,特别是在强子谱的系统研究方面。例如,他直接参与发现了W-J介子质量阈值的生长结构。发现了Y(2175)粒子。发现h(1405)的同位旋破坏过程和标量胶球的研究是创新性的工作。此外,作为一个大型国际合作实验(由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中国等13个国家的400多名科学家组成)的负责人,近年来她领导团队取得了许多具有国际意义的物理成就。
侯梅英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在研究颗粒物质的非平衡复杂动力学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科学成果:(1)首次将颗粒流分为稀疏流、稠密流和阻塞相三种状态,提出了离散物质流的普遍稀疏流-稠密流相变规律。(2)在颗粒振动分离方面,确定了反巴西果现象与间歇气压的相关性,解决了以往的学术争议。(3)利用失重飞机和返回卫星等微重力环境,实验研究了粒子气体的非高斯速度分布规律,并给出了理论解释模型。(4)在双仓双分散粒子系统的研究中,建立了“粒子钟”系统,给出了经典的非线性物理研究模型。
黄昆物理学奖
王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拓扑绝缘体的输运性质和高温超导体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拓扑绝缘体的研究中,他与薛其昆院士的团队合作,实现了拓扑绝缘体的电子结构、磁有序态和能带拓扑结构的精确调制,并最终观察到量子化的反常霍尔效应。在高温超导体的研究中,他和他的合作者首次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测量了氧化铜莫特绝缘体基质的原子级电子结构,并系统地探索了铁基超导体的电子相图。
谭平恒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开发了一系列关键的光谱测试技术,并在低维量子结构的晶格振动和光致发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已被仪器制造商的产品推广材料多次使用。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研究了低维碳材料的晶格振动光谱,为双共振拉曼散射理论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并检测了二维晶体材料及其异质结的层间耦合强度;2)发现福斯特激子相互作用是半导体纳米管束中激子能量转移的主要机制。3)实验观察了镓砷合金的电子能级的光致发光光谱,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子能级模型。上述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并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了40多篇专题报告和会议报告。
周培源物理学奖
叶教授和他的同事们不断独立研制高水平的核物理实验探测装置,完成了重要的物理实验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成功研制并批量生产了用于触发的大面积雪崩电阻板探测器,为-CMS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发挥了重要作用;(2)利用独特的零度测量技术,首次在不稳定核中观察到异常增强的单极跃迁,并用于准确识别12Be激发态群结构。(3)自主研发了一套高水平中子球探测系统,系统测量了富中子氮同位素的衰变谱。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