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发展史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它是除数学以外最基础的学科。身体运动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现象。因此,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物理领域中的性质、存在状态、各种物理运动形式及其转换现象、物质及其成分的内部结构以及各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和规律。既然所有的物理现象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表现、运动和转化的,物理学也应该研究时间和空间的性质和关系。在物理研究中首先要做的是观察各种客观的物理现象。或者通过改变研究对象来观察由此产生的运动和变换条件,进行实验以找出规律;从许多代表规律中,揭示出基本规律,建立了更系统的理论。除了依赖好的科学方法,物理研究还依赖认知工具。工具越先进,研究效率越高,结果越显著。物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方法,这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乃至哲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638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书《两种新科学》出版,其中包含了对倾斜实验的详细描述。伽利略的动力学研究和1609年至1618年的开普勒三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础。
公元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塞利进行了大气压力实验,并发明了水银气压计。
公元1646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测试了大气压力的存在。
公元1654年,德国科学家格里发明了明泵并获得了真空。
公元1662年,英国科学家博伊尔通过实验发现了波义耳定律。十四年后,法国科学家马里奥特也独立地发现了这个定律。
公元1663年,格里在马堡半球进行了实验。
公元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进行色散实验。
公元1669年,巴西莲娜发现光穿过方解石时是双折射的。
公元1675年,牛顿做了牛顿环实验,这是一种光的干涉现象,但牛顿仍然用光的粒子理论来解释它。
公元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进行了风筝实验,将闪电带到地面。
公元1767年,美国科学家普雷斯特勒根据富兰克林关于导体中没有静电荷的实验,推出了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公元1780年,意大利科学家加瓦尼发现了青蛙腿部肌肉的收缩,这被认为是由动物电引起的。然而,他直到1791年才发表这篇论文。
公元1785年,法国科学家库仑利用他自己发明的扭转天平,通过实验获得了平方反比定律的静电力。在此之前,英国科学家米切尔有类似的设计,并在1750年提出了磁性平方反比定律。
公元1787年,法国科学家查尔斯发现了查尔斯-盖伊-吕萨克气体膨胀定律。盖·吕萨克的研究发表于1802年。1792年,沃尔特研究了伽瓦里安现象,认为这是由两种金属的接触引起的。
公元1798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用扭转平衡实验测量了万有引力常数G。
公元1798年,美国科学家拉姆福德发表了他关于摩擦生热的实验。这些实验事实是反对热量理论的重要基础。
公元1799年,英国科学家大卫在真空中做了摩擦实验,以证明热量是由粒子振动引起的。
公元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从太阳光谱的辐射热效应中发现了红外线。
公元1801年,德国科学家特从太阳光谱的化学作用中发现了紫外光。
公元1801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用干涉测量法测量光波的波长。
公元1802年,英国科学家渥拉斯顿发现了太阳光谱中的暗线。
公元1808年,法国科学家马里乌斯发现了光的偏振。
1811年,英国科学家布鲁斯特发现了偏振光的布鲁斯特定律。
公元1815年,德国科学家弗劳恩霍夫开始使用分光镜研究太阳语言中的暗线。
公元1819年,法国科学家杜隆和珀蒂发现,克原子固体的比热是一个常数,约为6千卡/度克原子,这就是所谓的杜隆珀蒂定律。
公元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导线电产生磁效应。
公元1820年,法国科学家毕奥和萨伐尔通过实验得出了电流元素的磁场定律。
公元1820年,法国科学家安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1822年,他进一步研究了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安培的作用定律。
公元1821年,爱沙尼亚科学家塞贝克发现了热电效应(塞贝克效应)。
公元1827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以混沌的方式连续运动,这是分子运动理论的有力证据。
公元1830年,诺比利发明了热电反应器。
公元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公元1834年,法国科学家珀尔帖发现了电可以冷却的珀尔帖效应。
公元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了自感,并于1842年发现了电振荡放电。
公元1840年,英国科学家焦耳从电流的热效应中发现,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称之为焦耳-楞次定律(楞次也独立地发现了这个定律)。后来,焦耳在1843年、1845年、1847年、1849年和1878年测量了热的机械当量。40年后,焦耳进行了400多次实验。
公元1842年,法国科学家勒诺通过实验确定了实际气体的性质,并发现它偏离了波义耳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
公元1843年,法拉第通过实验证明了电荷守恒定律。
公元1845年,法拉第发现一个强磁场旋转光的偏振面,这被称为法拉第效应。
1849年,法国科学家斐索首次测量了地面上的光速。
公元1851年,法国科学家福柯做了福柯摆实验来证明地球的自转。
公元1852年,英国科学家焦耳和威廉·汤姆森发现了气体的焦耳-汤姆森效应(气体通过狭窄通道后突然膨胀引起的温度变化)。
公元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吕克尔在放电管中发现了阴极射线。
公元1859年,德国科学家基尔霍夫发起了光谱分析,后来通过光谱分析发现了铯和铷等新元素。他还发现了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辐射定律。
公元1866年,德国科学家昆特进行了昆特管实验来测量气体或固体中的声速。
公元1869年,德国科学家希托夫用磁场偏转阴极射线。
公元1871年,英国科学家瓦尔发现阴极射线带负电荷。
公元1875年,英国科学家克尔发现,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一些各向同性的透明介质会变得各向异性,从而引起光的双折射,称为克尔电光效应。
公元1876年,德国科学家戈尔茨坦开始了大量的阳极射线实验,这导致了极落射线的发现。
公元1879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开始了一系列研究阴极射线的实验。
公元1879年,奥地利科学家斯特凡发现了黑体辐射的经验公式。
公元1879年,美国科学家霍尔发现了电流通过金属时磁场产生的横向电动势的霍尔效应。
公元1880年,法国科学家居里兄弟发现了晶体的压电效应。
公元1881年,美国科学家迈克尔·约翰逊进行了第一次以太网漂移实验,结果为零。由此产生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1885年,迈克尔逊和莫雷合作改进了斐索流水中光速的测量。
公元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再次做了乙醚漂移实验,结果是零。
公元1887年,德国科学家赫兹进行了电磁波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同时,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
公元1890年,匈牙利科学家伊沃做了实验,证明惯性质量等于重力质量。
公元1893年,当德国科学家李亚纳德研究阴极射线时,他在管子上安装了一个薄铝窗,这样阴极射线就可以穿透管子,进入空气中,范围约为1厘米,称为李亚纳德射线。
1895年,居里夫妇发现了居里点和居里定律。
公元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
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发现了放射性。
1896年,荷兰科学家塞曼发现磁场分裂谱线,后来被称为塞曼效应,并证实了荷兰科学家洛伦兹关于电子理论的猜想。
公元1897年,英国科学家j j j .汤姆森证实了阴极射线中电子的存在。测得的荷质比与塞曼效应得到的荷质比数量级相同。接着,汤姆森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电子存在的普遍性,并直接测量了电子电荷。
公元1898年,出生于新西兰的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揭示了铀辐射的成分。他称之为“软”成分α射线和“硬”成分β射线。
公元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
1899年,俄罗斯科学家列别杰夫的实验证实了光压力的存在。
公元1899年,德国科学家卢梅尔和鲁本斯等人进行了空腔辐射实验,精确测量了辐射能量分布曲线,为普朗克的量子假说(1900)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1900年,法国科学家威拉德发现了伽马射线。
公元1901年,德国科学家考夫曼测量了镭辐射电场和磁场中β射线的偏转,从而发现电子质量随速度而变化。实验结果早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1905)。
公元190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森发现了热金属表面的电子发射定律。经过多年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这部法律被进一步修改。
公元1902年,李亚纳德从光电效应实验中获得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定律:电子的最大速度与光强无关,这为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提供了实验依据。
1908年,法国科学家佩林证实了布朗运动方程,并获得了阿伏伽德罗常数。
1908年,荷兰科学家卡米林-奥姆内斯首次液化氦。
从1908年到1910年,德国科学家布什尔等人分别精确测量了电子质量随速度的变化,证实了洛伦兹-爱因斯坦的质量变化公式。
公元1908年,德国科学家盖格发明了计数管。卢瑟福等人测量了α粒子的电子电荷值。
从1906年到1917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测量了单个电子的电荷值。11年后,实验进行了三次改革。
1909年,在卢瑟福的指导下,英国科学家盖格和马斯登发现α粒子与金属箔碰撞产生大角度散射,这促使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了核原子模型理论。1913年,盖格和马斯登证实了这一理论。
1911年,荷兰科学家卡米林-奥姆内斯发现了金属在低温下的超导性。
1911年,英国科学家威尔逊发明了威尔逊云室,为核物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1911年,奥地利科学家海斯发现了宇宙射线。
公元1912年,德国科学家劳埃提出了一个计划,弗里德里希和克尼平进行了x光衍射实验,从而证实了x光的波动性。
公元1913年,德国科学家斯塔克发现了电场作用下原子光谱的分裂现象(斯塔克效应)。
公元1913年,英国科学家布拉格和他的儿子研究了x光衍射,用x光晶体光谱仪测量了x光衍射角,并根据布拉格公式计算了晶格质量常数。
公元1914年,英国科学家莫泽勒发现了原子序数和元素辐射特征线之间的关系,为X射线光谱学奠定了基础。
公元1914年,德国科学家弗兰克和赫兹测量了汞的激发电位。
1915年,丹麦科学家玻尔决定他们测量的结果实际上是第一个激发势,这是玻尔1913年稳态跃迁原子模型理论的极好证据。
公元1914年,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β能谱。
1915年,在爱因斯坦的倡议下,荷兰科学家德哈斯首次测量了旋磁效应。
公元1916年,荷兰科学家德拜提出了X射线粉末衍射。
1919年,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发明了质谱仪,为同位素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
1919年,卢瑟福首次实现了人工核反应。
1919年,德国科学家巴克豪森发现了磁畴。
公元1922年,德国科学家斯特恩和盖拉赫让一束银原子穿过一个不均匀的磁场,观察到离散的磁矩,从而证实了空间量子化理论。
公元1923年,美国科学家康普顿利用光子和电子相互碰撞,解释了x光散射中波长延长的实验结果,这就是所谓的康普顿效应。
1927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森和杰姆用低速电子进行了电子散射实验,证实了电子衍射。同年,英国科学家g p .汤姆森用高速电子获得了电子衍射图。他们的工作为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提供了实验证据。
公元1928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和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其他人发现了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即拉曼效应。
1931年,美国科学家劳伦斯等人建造了第一个回旋加速器。
公元1932年,英国科学家科克鲁特和爱尔兰科学家沃尔顿共同发明了一种高压倍增器,以加速质子并实现人工核分裂。
1932年,美国科学家尤里在蒸发和浓缩天然液态氢后,发现了氢的同位素氘的存在。
公元1932年,在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在此之前,卢瑟福曾在1920年想象过原子核中有一个中性粒子,其质量大约等于质子的质量。根据这一点,安排了实验,但没有获得结果。1930年,德国科学家伯特和其他人在用阿尔法射线轰击铍的实验中发现了一种高穿透性射线,误认为是伽马射线。1931年,法国科学家八神和艾琳·居里让这种穿透射线穿过石蜡,产生高速质子。查德威克接着做了大量实验,并在威尔逊云室拍了照片,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这种射线是卢瑟福预测的中子。
公元1932年,美国科学家安德森从宇宙射线中发现了正电子,证实了狄拉克的预测。
1933年,美国科学家塔夫建立了第一台静电加速器。
公元1933年,英国科学家布雷克特和其他人从云室照片中发现了正负电子对。
公元1934年,前苏联科学家切伦科夫发现了一种现象,液体在β射线的照射下发光,这种现象被称为切伦科夫辐射。
公元1934年,法国科学家八神庵·居里和他的妻子发现了人工放射性。
公元1936年,安德森和其他人发现了μ子。
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恩·拉斯曼发现了铀裂变。
公元1938年,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扎用实验证明了液氦的超流性。
公元1939年,奥地利裔美国科学家拉比和其他人使用分子束磁共振来测量核磁矩。
公元1940年,美国科学家凯尔斯特和其他人建造了第一台分子电子感应加速器。
1946年,美国科学家珀塞尔用共振吸收法测量了核磁矩,布拉用核感应法测量了核磁矩。这两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实现了核磁共振。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核磁矩和磁场的测量精度。
公元1947年,德裔美国科学家库什精确地测量了电子的磁矩,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略有不同。
1947年,美国科学家兰姆和卢瑟福利用微波方法精确测量了氢原子能量水平的差异,并发现英国科学家狄拉克的量子理论仍然与现实不符。该实验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提供了实验基础。
公元1948年,美国科学家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共同发明了晶体三极管。
1952年,美国科学家格拉斯特发明了比威尔逊云室更灵敏的气泡室。
1954年,美国科学家托马斯等人制造了受激辐射微波放大器——曼斯。
1955年,美国科学家张伯伦和希格里发现了反质子。1957年,西格尔和其他人发现了反中子。
1956年,华裔美国科学家吴健雄等人实验验证了华裔美国科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1956)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实验方法是将钴-60置于极低温度(0.01K)环境中测量β衰变。
1958年,德国科学家穆斯堡尔实现了伽马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穆斯堡尔效应)。
1960年,美国科学家满妹制造了一种红宝石激光器,实现了1958年肖洛和汤斯的预言。
1962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森发现了约瑟夫森效应。
附上
1900 - 1909
1900年,瑞利公布了一个适用于长波范围的黑体辐射公式。
1900年,普朗克(M. Plank,1858-1947)提出了一个符合整个波长范围的黑体辐射公式,从而开启了
这个公式是利用能量量子化假设从理论上推导出来的。
1900年,威拉德(1860-1934)发现了伽马射线。
1901年,考夫曼(W .考夫曼,1871-1947)测量了镭辐射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辐射偏转,从而发现了电子质量随速度的变化。
1901年,理查森(1879-1959)发现了铁水表面的电子发射规律。
经过多年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这部法律被进一步修改。
1902年,莱纳德从光电效应实验中获得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定律:电子的最大速度与光强无关。
这为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提供了实验基础。
1902年,吉布斯发表了《统计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统计系综理论。
1903年,卢瑟福和索迪(索迪,1877-1956)发表了元素进化理论。
1905年,爱因斯坦(爱因斯坦,1879-1955)发表了一篇关于布朗运动的论文,并发表了光量子
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和其他现象。
1905年,朗之万(P .朗之万,1872-1946)发表了顺磁性的经典理论。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关于运动介质电动力学的文章,首次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李发现了质量和能量的等价性。
190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固体热容的量子理论。
1907年,维斯(1865-1940)发表了铁磁性的分子场理论,并提出了磁畴假说。
1908年,卡梅林赫-昂内斯液化了最后一种“永久气体”氦。
1908年,佩兰(J.B .佩兰,1870-1942)证实了布朗运动方程,并获得了阿伏伽德罗常数。
从1908年到1910年,布赫勒和其他人分别精确地测量了电子质量。
随着速度的变化,洛伦兹-爱因斯坦的质量变化公式得到了证实。
1908年,盖革(H .盖革,1882-1945)发明了计数管。卢瑟福等人测量了粒子的电子电荷e值。
从1906年到1917年,密立根测量了单个电子电荷的值。11年后,实验方法进行了三次改革,获得了数以千计的数据。
1909年,在卢瑟福的指导下,盖格和马斯登通过实验发现粒子与金属箔碰撞产生大角度散射,这促使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了核原子模型理论。这一理论建立于1913年。
葛和马斯登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1910 - 1919
1911年,阿纳斯发现了汞和铅。锡和其他金属在低温下的超导性。
1911年,威尔逊(1869—1959)发明了威尔逊云室,以提供核物理研究。
开发了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
1911年,赫斯(1883-1964)发现了宇宙射线。
1912年,劳埃(M.V .劳埃,1879-1960)提出了计划,弗里德里希(W. Friedrich),尼平
(P.KniPning,1883-1935)进行了x射线衍射实验,从而证实了x射线的波动。
1912年,能斯特(W. Nernst,1864-1941)提出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定律(即热力学第三定律)
法律)。
1913年,斯塔克(J .斯塔克,1874-1957)发现了电场作用下原子光谱的分裂图像(斯塔克效应)。
1913年,玻尔(玻尔,1885-1962)发表了氢原子结构理论并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
1913年,布拉格之子(布拉格,1862—1942;;布拉格研究了x光
线衍射,X射线衍射角由X射线晶体光谱仪测量,晶体根据布拉格公式计算:Zdsin6= 1
晶格常数d。
1914年,莫斯利(1887-1915)发现了原子序数和元素辐射特征线之间的关系
二者之间的关系为X射线光谱学奠定了基础。
1914年,测量了弗兰克(J·弗兰克,1882-1964)和赫兹(赫兹,1887-1975)
汞的激发电位。
1914年,查德威克(1891-1974)发现了能谱。
1914年,西格班德(1886-1978)开始研究x射线光谱学。
1915年,在爱因斯坦的倡议下,德哈斯(1878-1960)首次测量了旋磁效应。
应该。
1915年,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1916年,米里根通过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
1916年,爱因斯坦根据量子跃迁的概念推导出普朗克辐射公式,同时提出了受激辐射理论。后来
它已经发展成为激光技术的理论基础。
1916年,德拜(1884-1966)提出了x射线粉末衍射法。
1919年,爱丁顿(又名爱丁顿,1882-1944)和其他人在日食观测中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
重力使光线弯曲的预测。
1919年,阿斯顿(1877-1945)发明了质谱仪,为同位素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
1919年,卢瑟福实现了第一次人工核反应。
1919年,巴克豪森发现了磁畴。
1920 - 1929
1921年,瓦拉塞克发现了铁电性。
1922年,斯特恩(O.Stern,1888-1969)和盖拉赫(W.Gerlach,1889-1979)
通过使银原子束通过非均匀磁场,观察到离散的磁矩,从而证实了空间量子化理论。
1923年,康普顿(又名康普顿,1892-1962)解释了光子和电子碰撞产生的x射线散射
波长延长的实验结果称为康普顿效应。
1924年,德布罗意(1892-1987)提出了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
1924年,玻色(S. Bose,1894-1974)发表了光子遵循的统计定律,后来爱因斯坦补充并建立了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1925年,泡利(W .泡利,1900-1958)发表了不相容原理。
1925年,海森堡(1901-1976)创立了矩阵力学。
1925年,乌伦贝克(1900-)和高斯·施密特(1902-1979)提出了电子自旋假说。
1926年,薛定谔(1887-1961)发表了波动力学来证明矩阵力学和波动动力学。
学习的等效性。
1926年,费米(1901-1954)独立于狄拉克(1902-1984)
费米-狄拉克统计被提出。
1926年,玻恩(1882-1970)发表了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1927年,海森堡发表了测不准原理。
1927年,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的互补原理。
1927年,戴维森(戴维森,1881-1958)和杰默(杰默,1896-
1971)用低速电子进行的电子散射实验证实了电子衍射。同年,通用汤姆森
(汤姆森,1892-1975)用高速电子获得电子衍射图。
1928年,拉曼等人发现了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即拉曼效应。
1928年,狄拉克发表了相对论性电子波动方程,将电子的相对论性运动与自旋和磁矩联系起来
来吧。
从1928年到1930年,布洛赫(f. bioch,1905年到1983年)和其他人奠定了固体能带理论的基础。
1930 - 1939
从1930年到1931年,狄拉克提出了正电子空穴理论和磁单极理论。
1931年,威尔逊(a . h . Wilson)提出了区分金属和绝缘体的能带模型,并预测了电介质
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导体的存在为半导体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1931年,劳伦斯和其他人建造了第一个回旋加速器。
1932年,考克洛夫特(1897-1967)和沃尔顿发明了高
电压倍增器用于加速质子并实现人工核分裂。
1932年,尤里(1893-1981)在蒸发和浓缩天然液态氢后发现了氢同位素
-氘的存在。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在此之前,卢瑟福曾在1920年想象原子核中有一个中性粒子。
儿子,质量大致等于质量。根据这一点,安排了实验,但没有获得结果。
1930年,鲍特(w.b .大成,18岁,1岁,7岁)和其他人在那里。在被辐射轰击的实验中,发现了一种穿孔。
极度透明的光线,被误认为是光线,1931年的八神(1900-1958)和伊拉克
亚伦·居里(1。居里(1897-1956)让这种穿透射线高速穿过石蜡
质子。查德威克继续做了大量实验,并与威尔逊云室合影,以无可争议的事实证明这一点。
一种射线是卢瑟福预测的中子。
1932年,安德森从宇宙射线中发现了正电子,证实了狄拉克的预测。
1932年,米·诺尔和埃·罗斯卡发明了透射电子显微镜。1932年,海森堡和伊凡内科(7。д。д。ддсссс)独立宣布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构图假说。
1933年,泡利在索尔维会议上详细论证了这一假说是弱的,并提出了β衰变。
1933年,乔治完成了顺磁性物体的绝热退磁和降温实验,获得了总数的千分之几
低温。
1933年,迈斯纳和奥克森菲尔德发现了晁
导体具有完全的抗磁性。
1933年,费米发表了中微子P衰变理论。
1933年,图夫建立了第一台静电加速器。
1933年,布莱特和其他人从云室照片中发现了正负电子对。
1934年,切伦科夫(π。发现了一种液体在β射线照射下发光的现象。
切伦科夫辐射。
1934年,乔里奥-居里和他的妻子发现了人工放射性。
1935年,汤川秀村发表了核力的中间场理论,并预言了介子的存在。
1935年,伦敦和伦敦发表了超导的宏观电动力学理论。
1935年,玻尔提出了一个核反应的液态核模型。
1938年,奥·哈恩(1879-1968)和斯特拉斯曼(F·斯特拉斯曼)发现了铀裂变。
1938年,Kapitza(п。с。ссс(1894-)实验证实了氦的超流性。
1998年,伦敦提出了一个统计理论来解释流动性过剩。
1939年,迈特纳斯(迈特纳,1878-1968)和弗里希(弗里希)根据滴水核模型指出。
哈恩-斯特劳斯曼实验的结果是核裂变现象。
1939年,奥本海默(1904-1967)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洞的存在。
1939年,拉比(拉比,1898-1987)和其他人使用分子束磁共振来测量核磁矩。
1940 - 1949年
1940年,德·沃克·斯特制造了第一台电子感应加速器。
从1940年到1941年,兰道(с。с。сааа,1908-1968)提出了氦ⅱ超流性的量子理论。
1941年,布里奇曼(1882-1961)发明了一种能产生100,000巴高压的装置。
1942年,美国在费米的领导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裂变反应堆。
从1944年到1945年,韦克斯勒(аоосос。1907-1966)和麦克米伦(麦克米伦,
1907年—)各自独立地提出了自动稳相原理,为高能加速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46年,阿尔瓦雷斯(1911-)制造了第一个质子直线加速器。
1946年,珀塞尔用共振吸收法测量了核磁矩,布洛赫(1905-1983)用核感应法测量了核磁矩。这两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核磁共振。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核磁矩和磁场的测量精度。
1947年,p. kusch精确地测量了电子的磁矩,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略有不同。
1947年,小兰姆和雷瑟福德用微波方法精确测量了氢原子能级的差异,发现狄拉克的量子理论仍然与现实不符。这个实验是量子电动力学的
这一发展提供了实验依据。
1947年,鲍威尔(1903-1969)和其他人利用核乳胶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π介子。
1947年,罗切斯特和巴特勒(C .巴特勒,1922-)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奇怪的粒子。
1947年,卡尔曼和科尔曼发明了闪烁计数器。
1947年,普里高金(1917-)提出了最小熵产生原理。
1948年,尼尔(1904-)建立并发展了铁磁性的分子场理论。
1948年,张文宇发现了μ子系统的弱作用粒子,并发现了μ子原子。
1948年,肖克利(沙克利)、巴登(巴登)和布拉顿(布拉顿)
晶体三极管发明了。
1948年,丹尼斯·加博(1900-1979)提出了现代全息术的前身波前重建原理。
1948年,朝鲜永贞一郎,施文阁(1。费曼(1918-
(1988)等人分别发表了相对论协变的重正化量子电动力学理论,逐渐形成了消除发散困难的砝码
标准化方法。
1949年,迈耶和延森分别提出了核壳模型理论。
1950-1959年
1952年,美国科学家格拉斯特发明了比威尔逊云室更灵敏的气泡室。
1954年,美国科学家托马斯等人制造了受激辐射微波放大器——曼斯。
1955年,美国科学家张伯伦和希格里发现了反质子。1957年,西格尔和其他人发现了反中子。
1956年,华裔美国科学家吴健雄等人实验验证了华裔美国科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1956)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实验方法是将钴-60置于极低温度(0.01K)环境中测量β衰变。
1958年,德国科学家穆斯堡尔实现了伽马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穆斯堡尔效应)。
1960年至今
1960年,麦曼制造了红宝石激光器,并实现了阿·洛和阿·洛
托马斯1958年的预测。
1962年,约瑟夫逊发现了约瑟夫逊效应。
1964年,盖勒-曼等人提出了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
1964年,j. w .克罗宁等实验证实,在弱相互作用中观察到CP联合转化。
持续的破坏。
从1967年到1968年,温伯格和萨拉姆分别提出了弱电统一理论标准模型。
1969年,普里高津首次明确提出耗散结构理论。
1973年,哈塞尔特和其他人发现了弱中性电流,这支持了电的弱统一理论。
1974年,丁肇中(1936-)和里克特(1931-)分别发现了J/ψ粒子。
1980年,V.Klitzing (1943-)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
1983年,鲁比亚(1934-)和范德梅尔(1925-)等人在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发现了W+和Z0粒子。
上一篇: 物理学大师眼中的科学发展史
下一篇: 显微镜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