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两会热议:让沉睡仪器变创新利器

科普小知识2022-02-01 05:01:08
...

■我们的记者王俊宁和王梓霏

截至2013年底,中国拥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近9万套,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5.4918套,而这些大型科学仪器对外服务率仅为10.6%。

近年来,我国科研设施和仪器的数量迅速增加。以下是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低的问题。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严重。今年,这个问题仍然成为NPC和CPPCC关注的焦点。

“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向社会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被列入今年的*工作报告,这让NPC和CPPCC的与会代表和委员感到欣慰。他们认为,允许更多的科学和技术资源公开共享,并将“休眠”工具变成“创新武器”,无疑是科技*改革的重要一步。

三分之一的仪器基本上没有使用过。

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科技资源分散、封闭、重复配置的突出问题,*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全社会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更好地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兰敏波长期从事仪器设备方面的工作。他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主要国际仪器供应商的“热点”。对全国高校4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大型仪器效率低下,近三分之一的大型仪器效率极低。换句话说,大约三分之二的仪器和设备需要改进。

“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效能,建立有效的大型仪器共享体系和运行管理模式,可以充分体现大型仪器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这项工作已成为建设创新型社会进程中的一项紧迫任务。”兰敏波说。

存在过度市场化的趋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忠范,亲身体验了科研仪器设备的“痛苦”。"目前,一些科研仪器平台趋于过度市场化."刘忠范认为过度市场化将导致许多工具经理或所有人把它作为赚钱的工具,“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问题”。

在他看来,过度市场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复购买的问题。"几乎每个实验室都在重复建造小型仪器平台,造成了大量浪费."

毕业后,一些来自刘忠范的学生去了哈佛、麻省理工和其他著名大学学习。许多人已经注意到美国的实验室仪器不如中国的好。后来,学生们发现这是因为美国的公共仪器平台非常好,实验室不需要自己购买所有的设备。

这不是老院士后悔的唯一原因。我国科研仪器平台利用率不高,一些高端仪器的价值无法发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支持人员短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技术支持人员的不良待遇。"一个是缺少工资,另一个是社会地位低."刘忠范说。

一些公共工具平台的过度市场化不仅带来了重复购买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也带来了平台公益属性丧失、服务同质化和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这种恶性循环的现状使科技界更加痛苦。

建立高水平开放式仪器平台

2015年1月,国务院宣布向公众开放国家主要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朝着开放“睡眠”仪器资源库迈出了关键一步。《关于向社会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探索统一开放的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将所有合格的科研设施和仪器纳入平台管理。

事实上,在《意见》出台之前,我国已经在仪器设备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从2005年到2014年8月底,中国已经确定了23个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平台。一些省市也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罗平说,去年11月,中国科学院合肥大科学研究中心正式批准筹建。大科学中心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科学设备集群,依靠科学设备的卓越性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科学家进行研究。

这样一个大型科学中心将成为世界杰出人才的聚集地,世界最佳科学研究成果的发源地,解决许多重大科学问题的支撑平台罗平说道。

罗平介绍说,去年安徽省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1+6”政策包括鼓励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具体内容。"这对一些小型科技企业或科研机构来说肯定是件好事."

"事实上,我国的公共仪器平台不多,但很少."刘忠范还认为,要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必须增加对基础设施和高科技仪器的投资,而一个高效的开放仪器平台可以避免整体建设的重复,节省资金和宝贵的实验室空间。

而兰敏波则把他的意见直接带到了NPC和CPPCC。他在提案中呼吁尽快理顺中国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促进资源共享,同时通过立法予以保障。

《中国科学日报》(第四版,两会,2015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