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吴孔明院士:棉花害虫防治要有新思路

科普小知识2021-09-25 05:51:36
...

■我们记者的原创诗歌很可爱

吴孔明院士:棉花害虫防治要有新思路

控制未来风险是棉花害虫控制的不懈追求。资料来源:www.cncss.com.cn

棉花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棉花生产一直与害虫密切相关。据了解,目前中国有300多种棉花害虫。如果不进行控制,年产量损失将超过30%。

今天,中国的棉花病虫害防治已经走过了65年的历史。由于棉花害虫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种植模式、棉花品种、栽培措施和防治措施密切相关,过去65年来棉花害虫的防治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最近举行的第二届农业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指出,控制未来风险是棉花病虫害防治的不懈追求。“通过研究科学问题,我们对未来有了更多的判断。我们知道未来的问题在哪里,所以我们今天需要采取技术措施,不要让这些问题成为现实。”

从化学农药到生物技术

农业害虫的预防和控制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1948年至1950年,中国现代农业昆虫学家齐兆生在英国学习。他主要从事化学杀虫剂的研究。齐兆生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发现农药可以用来处理种子,通过种子吸收农药后的传导来控制地面害虫的危害。

1950年,齐昭生带着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从英国回到北京。他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前身华北农业研究所成立了一个棉花害虫研究小组。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正式成立。同年3月,经过几年的生产研究和实践,齐兆升来到河南省新乡市七里屯,建立了一个带有实验室的科研基地。

齐昭生在这里呆了30多年,直到退休。他在七里营形成了一套棉花病虫害防治操作规程和技术,并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为我国棉花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棉花生产开始面临新的问题——棉花害虫开始产生高抗药性,导致棉铃虫的区域性大灾难,这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害。此时,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对抗棉花害虫的新武器。

“化学杀虫剂有许多好处,但它们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当我们谈到80年代以后的植物保护时,我们更加强调综合防治,即允许农民使用化学农药以及生物农药和其他防治技术。”吴孔明说。

抗虫棉的威力

然而,生物农药在最初使用期间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昆虫小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这个问题。

吴孔明解释说,生物杀虫剂和害虫之间的关系就像猫和老鼠之间的关系一样。我们人类总是希望更多的猫会吃掉老鼠,但是根据自然法则,如果有太多的猫,在吃掉老鼠之后,这些猫肯定会饿死。所以猫不应该太多,但是应该和老鼠的数量保持平衡。

然而,就棉花虫害控制而言,这种平衡是人类所不能接受的。“一般来说,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50%~60%是好的。如果每百株植物中只有10只棉铃虫,使用生物农药后,可能还剩下两三只,这不会影响产业的发展。然而,如果是100只棉铃虫,用生物杀虫剂杀死50只后,还有50只留下。剩下的50个将吃掉所有的棉花,这相当于没有控制。”吴孔明说。

同时,在使用生物农药的过程中,采用喷雾、风、雨、阳光等方式。,也会影响生物农药的使用效果。

经过不懈努力,研究人员终于找到了一种新的“武器”——Bt(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抗虫棉。

吴孔明说,在过去,杀虫剂和育种是完全不同的事情,而抗虫棉通过生物技术将抗虫基因从微生物转移到棉花种子。因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棉花本身变成了生产生物农药的“工厂”,种植在地里,无论刮风下雨,都不会影响生物农药的“效果”。

害虫控制的新思路

转基因抗虫棉的商业化为中国棉花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像吴孔明这样的研究人员对此并不满意,而是开始了新的思考。

“从棉花虫害防治的历史来看,它往往是生产中的一个问题,找到一种技术解决办法,而当这种技术被采用时,新的问题就会出现,所以找到一种新的技术。我们的研究将始终关注工业问题。”吴孔明说。

在吴孔明看来,当一项技术开始被使用时,人们应该问自己这项技术是否会带来新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和防止这些新问题。"我们不能等到这个问题出现才解决它。"

因此,在抗虫棉商业化的同时,吴孔明和他的科研团队也向自己提出了以下四个重要问题:棉铃虫的数量是如何变化的?会有阻力问题吗?天敌的生物控制服务功能如何变化?非目标害虫种群是如何进化的?

吴孔明说,正是通过研究这些科学问题,我们对未来有了更多的判断,并尽快采取技术措施来防止这些问题成为现实。"未来的风险控制是我们对棉花虫害控制的不懈追求."吴孔明说。

回顾棉花病虫害防治65年的历史,吴孔明也有一些遗憾。他说中国是一个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因此,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我们才能支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学科、平台、团队和科研基地是保证。同时,科学研究需要积累,才能达到科学的前沿和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

“经过65年的积累,我们已经从一个简单的生产技术研究小组变成了一个接近该领域国际科学前沿的实验室。我们希望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的指导下,更多的实验室围绕国家需要和科学前沿开展科学研究,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吴孔明说。

《中国科学新闻》(生物学,第8版,2014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