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城市大学标杆
李清泉
■李清泉
大学造就城市,城市滋养大学
长期以来,大学和城市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虽然历史上“城镇与学校长袍”之间存在冲突,导致了牛津大学师生的离开和剑桥大学的建立。但是更多的历史时刻,我们看到了大学和城市的融合和相互促进。现代大学的出现与城市化、工业化和市民化密切相关。例如,中世纪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是博洛尼亚城市发展的附属产物。从13世纪到14世纪相继建立的德国大学被认为是联邦和*城市独立的重要标志。
大学和城市一起成长,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美国教育家克拉克·克尔认为传统大学是“僧侣居住的村庄”。现代大学是“知识分子垄断的工业城镇”,多元化的巨型大学是“变化无穷的城市”。大学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中小城市,大学可能有大面积的校园和建筑,教师和雇员,以及一大群学生、游客和研究人员等。,它可能构成城市的主体,如牛津大学和牛津市、剑桥大学和剑桥市、耶鲁大学和纽黑文等。大学也是城市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的中心,是文化输出和技术转移的高地。大学往往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是城市文化人才、文化研究和文化理念的输出地。该大学拥有一批顶尖的科研人员,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使他们在向外转移的过程中走在了技术创新的前列。
世界级城市和世界级大学
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顶尖城市之间没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并非所有世界顶尖大学都位于世界一流城市。例如,一项软科学研究发现,亚太和北欧的世界前100所大学偏爱繁荣的世界一线和二线城市。北美和西欧100所*名校中,近一半是位于第三梯队及以下的小城市。
但在一个世界级的城市里,一定有不止一所顶尖大学。《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研究》对世界200所顶尖大学数量最多的城市进行了调查,发现波士顿-剑桥地区名列前茅,有6所顶尖大学,包括波士顿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东北大学。并列第一的是伦敦,它有六所顶尖大学,帝国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国王学院、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和伦敦皇家霍洛韦学院。巴黎、香港、柏林和洛杉矶紧随其后。
另一项研究根据《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数据绘制了全球500所顶尖大学的地理分布图,显示出全球顶尖大学高度集中,集中在经济实力强大的大城市和地区,如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走廊。加利福尼亚北部和南部;美国的“Chi-Pitts”地区(或大湖区);大伦敦、巴黎、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柏林和西欧的其他中心;亚洲的东京、香港、新加坡和首尔;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墨尔本。在南半球国家,以及东欧、中东和中亚,著名大学的集中是非常罕见的。
世界顶尖大学不可避免地会落户世界一流城市。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曾指出,“人们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我还要补充一点,没有硅谷就没有一流的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从两个方面受益于硅谷。首先,它首先知道企业在做什么,会遇到什么问题,并提前为企业进行相关研究。第二是招募行业精英在大学任教,这样学生可以对世界和社会有更深的了解,以及他们未来的工作环境。世界级城市拥有先进的交通、通讯和基础设施,密集的大学分布,前卫的城市文化和活跃的城市经济。他们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加入他们,成为顶尖大学教学、科研、教育和学习的最佳场所。世界领先的科技、金融、文化和服务领域的跨国企业也往往聚集在一流城市,与顶尖大学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领域有着良好的互动。
世界顶尖城市大学的三大能力
世界一流城市的顶尖大学一般有三种能力:强创新、突出贡献和广泛辐射。
一所顶尖城市大学的强大创新能力体现在其角色上,即知识创新高地、科研创新载体和技术创新引擎。顶尖大学通常会聚集最优秀的科研人员和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来进行知识生产和科研创新。这些成果一旦转化,将成为城市和地区的创新力量。路透社评选出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大学,其中比利时鲁汶大学在欧洲最具创新性的大学中排名第一,早在1972年就建立了鲁汶研究与发展学院(LRD)和124家跨行业公司。
一流城市大学的突出贡献在于培养优秀人才、传播先进文化和社会服务。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现代大学的“第三使命”(即利用自身在知识、科研、教学和人才方面的优势为地区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罗素大学集团鼓励集团内的大学积极承担“第三使命”,并将这些使命细分为12项任务,如技术商业化、创业活动、咨询服务、大学设备的商业化和使用、与非学术客户签订研究合同、学术研究中的非学术合作、非学术知识的溢出以及学术研究人员、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流动。一流的城市大学不仅是城市的文化标志和城市名片,也是城市体系的一部分。它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科研和学术、后勤服务与城市的其他主体和要素紧密相连。无论是人才培养、课程培训,还是科学研究、技术发明,甚至是讲座、论坛,都对城市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伦敦大学学院充分利用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伦敦的合作达到了“交织”的程度。伦敦大学学院位于伦敦市中心的伯利加尔街。校园周围有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皇家戏剧艺术学院、英国医学协会和其他著名的教育、艺术和研究机构。伦敦大学学院已将其学术研究、人员培训和政策研究与这些周边资源紧密结合,并已成为伦敦重要的文化地标。
顶尖城市大学的广泛辐射力体现在区域辐射和国际辐射上。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者,顶尖城市大学是知识经济所依赖的重要知识型企业和人力、智力资本的提供者。例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正在推动硅谷和旧金山湾区的创新,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正在支持波士顿-剑桥区的创新,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匹兹堡大学正在支持匹兹堡工业转型的知识。
一所顶尖城市大学的国际辐射器现在有了它杰出的国际影响力。该大学聚集了最著名的研究人员和学者,开展尖端的科学研究创新和智库生产。它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科研实力,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和教育形象,甚至引领着国际话语和国际政治的潮流。
深圳大学建设
世界顶尖城市大学的基准
深圳需要世界*城市大学的支持,以建设一个全球基准城市。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先导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2025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城市(2035年)和全球标杆城市(20世纪中叶)。上述目标可视为深圳建设世界城市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把深圳建设成为世界城市,需要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文化传播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第一个示范区的提出为深圳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意见》明确提出:“全面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深圳大学是一所植根于深圳、成长于深圳、服务于深圳的城市大学。36年来,深圳大学为深圳及海湾地区培养了近20万名优秀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行业领袖和财富创造领袖,如马、史玉柱、、周群飞等。
近年来,深圳大学迅速向一流大学迈进。过去五年的数据显示,深圳大学在世界四大公认权威大学排行榜(QS、THE、USNEWS、ARWU)上进展迅速。世界大学每年以100%的速度发展,国内大学每年以10%的速度发展,体现了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深而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核心科研指标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前25名。发表的SCI论文数量每年增长近50%。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自然指数的国际排名在两年内增加了298。在三年时间里,环境工程学院的学科从0提高到了6。2019年,中国大学连续三年公布的PCT专利申请数量排名第一,全球大学排名第三。
为世界城市大学建立标杆是深圳大学努力落实的第一个示范区的意见。为响应深圳建设全球基准城市的目标,深圳大学将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流城市基准大学。它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指导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城市、地区和国家做出重要贡献。其综合实力将进入并保持国内一流大学的前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深圳大学将调整其注重指标、规模和速度的路径,努力提升其创新、贡献和辐射能力,成为世界顶尖城市大学。
在创新能力方面,应突出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在中国硅谷打造创新引擎。突出重大基础原创研究,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学工程、先进材料等领域建设大型平台和团队,努力打造大型项目和成果;突出前沿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充分利用位于中国硅谷核心的地理优势,与华为、腾讯、中兴、*等顶尖企业建立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努力与深圳高新园区构建良性互动的科研生态系统。突出产业和区域创新支撑能力,深化与地方*的深度合作,加快建立新的成果转化平台和大学科技园建设,规划和启动一批重大科技转移转化项目,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向先进生产力转化。
就贡献能力而言,深圳大学发展的速度已经转变为深圳对突出贡献的责任。更突出的是大学的“第三使命”,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先进文化摇篮和高端智库服务模式。促进研究与教育的整合、校企合作育人,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为打造湾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世界级标准,粤港澳台应积极适应湾区和领先示范区的发展需求,加快深圳大学湾区国际创新学院建设,加强高层次双创新人才培养、高层次双创新实践和理论研究、高标准国际双创新资源对接。与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制造创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相适应,强剑博士授权学科。围绕湾区建设、示范先行区战略、粤港澳融合发展、城市治理创新,为*和地方*提供战略建议,组织举办高端国际学术论坛,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一流大学智库。
就辐射能力而言,从扎根特区到成为创新中心和海湾地区国际教育合作的关键节点的过渡。为了有更高的视野和责任,辐射湾区,辐射国际。为高质量的深港高等教育合作搭建综合创新创业平台,并在湾区设立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紧密结合粤港澳*地区重大科研项目或研究计划,加快粤港澳*地区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世界级的海湾创意创新设计中心。国际领先示范*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和开放国际运行平台的建设,将为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任务和解决“瓶颈”技术提供新的方向。以深空月球观测为突破领域,结合国内外遥感、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高端人才,率先建立科学仪器和国际前沿科技平台;在香港、新加坡、旧金山等全球创新资源密集的地区设立科研机构,聚集和利用全球创新和研究资源,协助建设领先示范区。
(作者是深圳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新闻(2019-10-23,第5版)
上一篇:《自然》撰文解析各色大学
下一篇:青岛科技大学领导班子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