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实验将有助解决地球科学难题
中新网7月23日电(记者曹秀英)“江门中微子实验获得的数据将准确反映地球中铀和钍的含量和比例,这将有助于地质学家进一步研究地球演化模型。”中国科学院高能研究所所长王院士在22日至23日举行的“华南大陆边缘地学-中微子科学交汇国际研讨会”上说。
来自国内外的60多名地球科学家和研究生聚集在高能研究所,与粒子物理学家讨论这一新的交叉课题。
在研讨会上,科罗拉多大学的钟世杰教授介绍说:“地球上放射性铀和钍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是推动地球演化的重要因素,但其贡献仍有争议。铀和钍衰变时产生的地球中微子可以提供地球深处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其他方法无法获得的。”
据报道,2005年日本的卡姆兰实验首次探测到地球中微子,意大利的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随后也探测到了地球中微子,但迄今为止,世界上探测到的地球中微子总数只有100多个。高能研究所研究员曹骏说,这两个探测器无法验证地球模型的准确性。江门实验比它们大20-70倍,它能更准确地探测中微子并确定地球演化的动力来源。
英国达勒姆大学教授牛耀玲说,中国南海和中国南海有着珍贵的地质记录和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获取该地区的地质信息可以重建时空演化的4D图像,这对理解被动大陆边缘的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组织者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士Xi·于飞表示,地球中微子研究刚刚开始,中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地球中微子探测器,这对地质学家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国内的地球科学同行可以利用我国在粒子物理方面的优势来解决地球科学问题。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