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教学

兴国必先强师:深化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述评

科普小知识2021-09-04 02:38:25
...

“今天的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未来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是中华民族这支“梦之队”的建设者。”"努力使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和最理想的职业."*总书记多次就教师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教育和人才,表达了对教师的尊重,为全社会尊师重道树立了榜样。

2018年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专门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具有前瞻性,审时度势。它做出了基于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将教育和教师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水平。

《意见》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总体要求出发;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建设。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有效理顺*机制;改善现状和待遇;为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政策措施的有效性,系统阐述了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对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指出了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新的实施途径,吹响了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号角。

要振兴国家,首先必须加强教师队伍。一年来,教育战线实践了*精神,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无论在行业内还是行业外,都重新感受到了尊重教师、重视教育、尊重智慧、尊重学习的远见卓识和时代新潮流。

你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

2017年12月中旬,*总书记对一些从Xi交通大学西迁的老教授做了重要指示。教育家们重温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的“西进精神”和爱国斗争精神:一旦国家召唤,他们将背着行囊,带着燃烧的鲜血投入其中,一生一世。

2017年,吉林大学教授、海洋战略科学家黄大年以其深厚的精神底蕴成为当今教师的方向和标杆。人民的需要和国家的需要是黄大年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伟大的时代需要弘扬伟大的精神。2017年5月,*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重要指示,强调要学习黄大年同志的爱国主义、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国家教育阵线组织了不同层次的活动,并在黄大年开展了深入的学习活动。

黄大年精神以其强大的穿透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照亮了我们每一个人: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访了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大学,现场获得了掌声。黄大年的事迹也在中国留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成为激励海外学生的灯塔。

黄大年精神继续传播和扎根:第一批201个“黄大年式民族高校教师队伍”被确定和产生,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形成常态化机制。

“遇到好老师是一个人的幸运。拥有好老师是一所学校的荣誉。一个国家希望有稳定的好老师。”2017年,出现了一些给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留下深刻印象的名字: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钟洋教授说,为了一颗种子,他可以旅行无数次,因为“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颗种子可以造福千百万人”。他执教30多年,协助*16年,引进红树林10年。虽然这位梦想家离开了,但他把他的梦想变成了最现实、最微妙、最持久的行动。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卢永根院士,因为身患癌症,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将自己880多万元的毕生积蓄无偿捐给了教育事业。然而,他家的装饰仍然保留在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他家被分成了四面墙。

80岁的北京大学潘教授仍然活跃在野生动物保护和研究的前沿。36年来,他以荒野为家,实践着生物学家的理想和信念。

……

这些教师把“师德”这四个字变成了可敬可爱的生活,用感人的事迹和精神教育引导着广大教师,在全社会营造了一种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在国家网络时代,人们对教师的理解往往容易受到个别事件的影响,从而抵消了他们对整个团队的认知,尤其是对教师的伦理道德的认知。在这个复杂多样的社会里,像“西迁教授”、、、潘、这样的名字,都发出了无与伦比的坚定和力量。他们就像一把无形的尺子,测量背景颜色的厚度,标志着王国的高度,鼓励教师和国家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

拉动“母机”的创新引擎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母机。教育改革正在全面展开。当“全方位空间”挑战“三足平台”,个性化、多样化学习成为主流时,教师如何与时俱进?

教师教育面临巨大挑战。经过大量的定向分析,学者们发现:在全国最好的高中中,近几年录取的9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新教师都是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

毫无疑问,教师教育需要有足够的开放性和压力。创新引擎需要师范院校自己做出改变,同时也需要制度激励:

2017年,《高等学校师范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出台,全国开展师范专业认证工作。

「该证书计划是中国*颁布的首个分类专业证书计划。它填补了教师培训质量监督缺乏有效制度基础的空白。这是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将引导全国550所师范院校的4000多个师范专业培养高素质教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说。

认证由学校自愿申请,并与省级部门合作免费实施。创新认证的理念、体系、标准和方法,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标准的教师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计划”建立了三级认证标准体系,包括中、小学和学前教育三级认证标准,三级认证标准相互衔接,逐步推进,以引导教师的专业定位、特色发展、素质提升和追求卓越。

岗前培训正在突破,岗后培训需要更符合教师的“胃口”,更有营养,更有针对性。经过近三年的发展,教育部于2017年推出了义务教育三大学科(语文、数学和化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指南。

当前,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双师型教师的作用日益突出。2017年,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素质亟待提高、产学结合不够深入等突出问题将得到直接解决。随着路线图和施工图的逐步明晰,将进一步推进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计划。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提高将进入快车道。4月,将颁布《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项目管理办法》。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2017年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并下发了《高职院校教师示范培训工程实施指南》等5个配套文件,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

“好校长是好学校”,特别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农村学校。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农村学校领导三阶段培训指南》等四个文件,为农村学校领导培训提供了更清晰的实施路径,极大地提高了培训的有效性。

管理改革助力教师集体“蝴蝶换”

如何建设和造就一支具有高尚道德和优秀专业技能的教师队伍?山东省寿光市以“县管校招”为突破口,实现教师集体“蝴蝶化”。

“由于职业相对稳定,大多数教师都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此外,在传统的管理*下,教育由编制、社会福利、财政等部门管理。过于具体,不利于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寿光教育局局长李玉明说。

山东寿光市主动求变,积极行动,打破了教师管理的*和机制障碍,对教师进行了动态调整。教师的身份已经从“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

岗位评价和就业向农村倾斜,为支持教师竞争就业搭建了“绿色通道”,不断优化农村教师的住宿条件...只有鼓励而没有限制,不管这个系统有多好,它都只是昙花一现。对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劳动合同终止。这种“鼓励”和“限制”使寿光市在农村学校志愿服务了183名教师,从而实现了城乡教师的优势互补。

教育综合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已成为理顺*和机制的前提,也是“写好教育行动之笔”的一滴墨水。人事改革、机构改革、招聘制度和职称评定是当前教师管理*改革的“难点”。同时,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迫切要求决策部门充分考虑新城镇化、二孩政策和高考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2017年是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改革的“关键年”和“创新年”;

身份正在改变。教师的“学校管理”和“县管理”的区别反映了教师管理制度的重大变化。北京市门头沟区等30个单位的第二批示范区已经评审并公布。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出台了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与教师交流的专项政策文件。安徽、福建等省都开始了交流轮岗工作,试点县(区)已逐步进入常态化。

评估正在改变。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达任务分工计划,启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学校评选,公布中国人民大学等40所“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学校”。

在学院和大学中评估专业职称的权利正在被授予。“不愿意发表评论,参与评估是非常累人的,而且在评估时会更加丧失信心。”职称评定曾经是许多教师的“永久痛苦”。2017年,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有了很大进展,“放权”成为改革的关键词。2017年,国务院决定取消对大学副教授和教授的审批。11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督暂行办法》,明确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给高校,规定了高校职称评审工作、监督内容、监督方法和处罚措施。权力下放和监督“两轮驱动”

教师终身制正在被废除。截至2017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试点范围已扩大到28个省。教师资格考试增加了许多科目,如“心理健康教育”和“小学全科医学”。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全面推进。

中小学校长和秘书有特殊的管理措施。2017年1月,教育部和*组织部发布了《中小学校长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对中小学校长和秘书的选拔、教育、管理和使用进行管理,为建设高素质的专业中小学领导提供制度支持。

一次又一次的改革都是针对教师管理*和机制的“痛点”,并积累了改革带来的红利。我国教师的城乡结构和学科结构分布不合理。录取、招聘、交流和退出机制不够完善。管理*和机制亟待理顺。面对新的定位、新的征程和新的使命,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完全适应。小修小补不能满足战略需要。我们必须深化改革,着力突破瓶颈障碍。激发教师建造这座火山的“潜力”。到2017年,改革红利已经全部积累,并为2018年启动教师队伍建设做好了准备。(记者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