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惜分:“我唯一的标准是学术标准”
[纪念]
我是一个普通人。我没有大声唱歌或挥舞旗帜,但我也很难保持沉默。我生来就有一种倔强的脾气,并继续我的追求...
-甘惜分
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甘惜分获得了“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的称号。一百年只是一瞬间,但新中国的新闻事业由此开始,并蓬勃发展,引领着忠实的时代记录者。
他的故事也是一个新闻故事。1916年,甘惜分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他是一个孤儿,由他的大哥抚养长大。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他初中毕业后无法继续深造,只能到农村小学教书。为了读更多的书,他参加了当地的秘密阅读会议,但他接触到了进步的思想。"每次他去,他就像经历了一场革命的洗礼."1938年,他终于来到延安,如愿加入中国*,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甘惜分信息图片
1945年,甘惜分在新华社绥蒙分社当记者。“当记者是我长久以来的愿望。邹韬奋领导的进步报纸过去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只想成为邹韬奋式的人物,成为一名记者。现在我实现了我的梦想。”甘惜分在他的自传中回忆道。
新中国成立后,甘惜分来到北京,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教师。他的任务是教授新闻理论。1958年,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从那以后,甘惜分再也没有离开过人大校园。
甘惜分学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于国铭告诉记者:“那是一个一切都成了废墟的时代。当时,莫斯科大学对人民大学给予了对口支援,他们的专业被抄袭了。当时没有新闻理论教科书,只有一本由苏联高级党校编辑的薄薄的小册子《苏联新闻理论与实践》。这本书与其说是理论,不如说是历史材料。它只概括了几个描述性原则,如“党性、思想内容、战斗性”等。这个理论基本上是空白的。甘先生从自己的笔记和经历出发,开创了新中国的新闻*,出版了新中国第一部新闻理论专著《新闻理论基础》。长期以来,这本书是新闻专业学生和宣传*必备的教材。此后,所有的新闻理论著作都是在干老的理论框架下写成的。此后,甘先生主持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新闻词典》。在此之前,学术界没有关于新闻业的参考书。
在他6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甘惜分培养出了10名博士生,其中包括新中国第一位新闻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雁南。
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个严格的长者。想起甘老师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唯一的标准就是学术标准。”那时甘先生快80岁了,每周三的学校例会也是老师们进行常规考试的时间:“我要问自己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收获。每次我都很紧张。老师总是要求我们终身学习,独立思考,不要听从别人的建议。我记得在我写博士论文的时候,甘先生把我的论文抄了很多份,每个师兄都抄了一份,征求大家的意见,以便我从中整理出自己的主要研究思路。"
于国铭记得,他与甘的第一次会面是从“泼凉水”开始的你文章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如果你不说,我仍然理解,但是你说得越多,我就越困惑。然而,一个研究交流的人不能清楚地表明他对自己和社会不负责任。"
在如此严格的要求下,他的学生成了各自领域的骨干。他的学生每年有两个“合法”的日子去看望他们的老师,元旦和4月17日的老师生日。老师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和希望。“他不太注意生活的细节。他总是告诉我们要抓住大问题,把生活中的怨恨等细节放在一边。一个人精力有限,需要用有限的精力去做更多有用的事情。他曾经受到过不公平的待遇,但他并没有要求任何东西,只是专注于学术研究。也许这就是他长寿的秘诀。”于国铭说。
他和他的学生最后一次见面是在8天前。"那天他情绪很好,我们一见面就大声叫出了我们所有人的名字。"刘雁南说。
“他仍然风趣幽默,说我的眼睛太胖了,不能留下一条线,说刘雁南还是那么漂亮。我们仍然被严格要求每年出版一本重量级的书。”于国铭说。
然而,几天后,先生却恍恍惚惚的,就像多年前他不辞而别离开家去延安一样,这一次没有任何预兆。然而,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个时代,他的名字将被记录在新中国的新闻史上,供后人铭记。
下一篇:大清唯一母凭女贵的嫔妃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