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东华大学师生与中外科学家共话“科学与人生”

科普小知识2021-11-05 07:08:58
...

科学家是迷人的,但是你能感受到经历过逆境的科学家的坚韧吗?科学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但是你能感受到实验室日复一日的无聊和孤独吗?一个合格的科研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储备?如何在科研方向的选择上找到一条新路?如何平衡科学研究和生活?

围绕着年轻教师和学生感兴趣的成长话题,东华大学的CALM TALK科学沙龙日前在松江校区开幕。学校先进低维材料中心国际学术委员会的代表向年轻的师生们讲述了“科学与生活”,让师生们在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中传递自己的思想,体验真正的意义。上海电视台主持人刘宁和东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田杰分别接受了中外科学家的采访。

在论坛上,学生们提问。科学研究过程非常无聊。如何找到坚持下去的动力?

“知胜于善,快乐胜于善。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是享受它,”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明远说。当今社会是多样化的,人们有许多选择。如果对科学研究真的没有兴趣,他们就不能做研究。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也可以成功地选择自己的道路。

“人往前走,如果你的目标是名利,那就不远了。如果是追求科学和真理,就会有动力。”美国工程院院士程正迪说,当他在美国名利双收、条件优越的时候,很多人会问他为什么要回到母校东华大学建立一个先进的低维材料中心。动机是什么?因为我一直记得我是一名教师。教师并没有告诉社会他们发表了多少好文章,而是告诉社会他们培养了多少好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希望中国学生和我母校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成为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这是我的初衷。”

中国科学院的姜鸣院士说,科学研究需要坚持,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但在中国,做科学研究需要一些感情。“这种爱国情感是我们的老师传给我们的,”他说。例如,程正迪经常想起他的导师钱宝军,他还记得他的导师于同寅和钱仁元。他们这一代人是在抗日战争中长大的,他们的导师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过去,这个国家又穷又弱,这与10多亿人的应有贡献不相称。现在,我们应该记住我们国家的情况,为中国梦做贡献。

在学术生涯发展的过程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当一个人自己的研究成果被认可时,这种喜悦是不可估量的。美国阿克伦聚合物系统公司总裁哈里斯说,当他从大学教授变成公司总裁时,他感觉像是在赌博:“科技成果产业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的公司也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但是当你熬过那段时间,看着你的产品成功进入市场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几年前,当苹果6手机发布时,我看到我的公司与苹果的合作被公众所利用,然后我觉得以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与*同龄的程正迪分享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他说正是这些改进丰富了他的生活。今天的年轻人很幸运,不会再走这样的路了。然而,为了把事情做好,一个人必须能够忍受孤独和克服困难,然后才能到达光明。

如何选择科研方向?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如何在科研中开辟一条新路,是东华师生非常关心的话题。

对于研究者来说,知识储备需要深度和广度。美国西施大学的肖守道教授用了“一横一竖”的比喻。“一个垂直”指的是某个学科的更深的根基越好。“一个水平”是指当一个人年纪大一些的时候,很多科目都涉猎过,努力争取更多的选择。有了深度和广度,研究人员可以更*地整合学科方向并定义自己的选择。哈里斯同意这一观点,强调成功的科学研究需要思想开放的研究人员,保持广泛的兴趣,涉足各种领域并能够消化它们,敢于尝试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程正迪是著名的高分子物理学家。他经常和年轻的老师和学生讨论他们的研究方向,并敦促他们不要跟随科学研究的潮流。他必须找到突破点,学会在两个不同领域的边界上寻找话题,做别人没做过或没做过的事情。“当然,这可能会导致不受欢迎领域的长期冷板凳,需要冥想、更多阅读、更多实验和更多思考。科学研究有一个瓶颈。面对困惑时,需要坚持不懈。突破瓶颈后,面对选择时需要智慧和决心。我们的老一代应该更加关注年轻人”。姜鸣非常赞同程正迪的观点:“现在人才济济,竞争非常激烈。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关注前人没有注意到但前景广阔的学科和分支之间的研究空间。”

科学研究应该与国家发展和实际需要相结合。何明远强调,“从学校到企业,从企业到学校,我已经在工业界工作了几十年。我有职业病。当我看到这篇论文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它是否有用。看到这项发明,我首先想到的是费用是多少?学生需要技术和经济的概念。只有从国家观念和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科学研究,才能有所创新。”

对年轻教师和学生的建议?

在国际教育的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外教育,如何给青年教师和学生提供成长的建议?国内外的科学家热情洋溢地发表了讲话。

肖守道直言不讳地表示,由于项目申请的激烈竞争,许多人在学习中感到不安全,这也可能是中国学术界“习惯追随、缺乏创新”的保守文化的原因之一。创新精神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们应该敢于尝试和创新。

埃尔莎是美国工程学院的一名院士,她是一名女性科学家,有着良好的家庭事业。东华的老师和学生都很好奇艾尔莎是如何平衡她的工作和生活的。“工作、感情、孩子和个人都需要时间。既然没有办法增加时间,我们只能学会合理地把握时间和计划。”埃尔莎告诉每个人,工作和生活非常重要。关键是要学会坚持计划好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不仅要努力工作,而且要聪明地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确保与人沟通,进行广泛的沟通,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艾尔莎也分享了她对中国学生的看法。她认为中国学生有很好的成绩和基础,但有时他们害怕提问,很少向老师提问。老师并不意味着什么都知道。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丰富他们的国际教育经验,并在多元化的环境中找到最合适的道路。法国*研究院的罗茨教授也鼓励年轻的教师和学生拓宽他们的视野。因为机会是无限的,只有通过更多地与他人交流和不理解地提问,我们才能丰富信息,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日本东北大学的教授Hiroshi Tanegawa认为,国外的学术经历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因为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国家的同行对科学和生活的新观点,我们可以抓住机会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让自己变得更好。”

谈到对中国学生的印象,哈里斯多次称赞他们。15年前,他第一次带中国学生去做科学研究。“中国学生一直非常勤奋好学。有时候作为老师,他们必须说服学生放松或培养兴趣,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哈里斯说。“近年来,中国学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和有创造性。这是我见过的最令人惊讶的变化。”

整个科学沙龙的主持人充满了诙谐的话语,委员们真诚地交流,老师和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东华大学科学学院的年轻教师杨福说,沙龙既高雅又务实。大师们真诚的分享就像一座灯塔,在浮躁和焦虑的环境中给年轻人以很多指引,激励我们珍惜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选择,冲破逆境,做一名好老师。高级低维材料中心的研究学生徐贤说,程正迪先生自去年9月入学以来,一直鼓励我们在会上和平时多学习,多关注跨学科研究。老先生们成功了,因为他们对一切都很认真。如果我在未来的实验中遇到任何瓶颈,我不会轻易放弃,并且会坚持下去。

据悉,本次科学沙龙是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国际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学术委员会是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的学术咨询、评估和决策机构。目前,12名成员是在相关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国际学术委员会还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如主要会议、学术论坛和行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