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未来:高校通识教育之路怎么走
重庆大学图书馆,学生自学。苏拍下亮丽的照片/视觉中国
天津大学的“咖啡文化与品尝”选修课吸引了许多学生。明亮的画面/视觉中国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普通教育]
编者按
普通教育在2000年后开始兴起。到目前为止,它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一方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进行了许多探索,并取得了作为开拓者的良好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师资和教学的不足,许多高中的通识教育正面临着不尽人意的教育效果。一些普通教育课程已经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水课程”。近两年来,全国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讨论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加入通识教育的行列。显然,讨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挑战普通教育
“2006年,清华和复旦几乎同时推出了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2013年,学校加大了通识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力度,开展了本科培养模式的校级试点改革,这是2014年清华新亚学院成立的基本背景。”清华大学新亚学院副院长曹礼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通识教育的因素。然而,与美国大学不同的是,国内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不是独创的,而是在近十年才被纳入课程体系,这就带来了新旧课程体系的兼容性问题。观念的一致、资源的配置、课时和教师的配置都成为通识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都有几大模块或几组通用课程,但关键是要问谁来讲,如何讲授这些课程,以及教学应该达到什么目的。这需要巨大的努力来突破。”
清华大学在通识教育方面面临的挑战并不独特。在许多学院和大学里,通识教育是轰轰烈烈地发起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它却失败了。因此,“通识教育是一个篮子,任何东西都可以放进去”,通识教育课程成了学生心目中的“水课程”。
普通教育不仅在中国受到挑战。“在拥有最多通识教育的美国,在过去两年里,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不选择通识教育课程。大约两年前,美国只有1.8%的本科生选择了经典的普通教育课程。超过50%的哈佛学生毕业后去了华尔街。现在,即使在美国,普通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北京大学考试研究所所长秦春华说。
对通识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普通教育受到挑战有许多原因。在秦春华看来,学校管理者必须反思的是普通教育的有效性。“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学院和大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借鉴了哈佛大学几乎所有的普通教育和寄宿学院制度。但是我们的教育质量提高了吗?”
“今年,学院里有一位医生回答说。显然,他读过很多书,并且有很好的知识储备。本科毕业于某大学的文科学院,并接受过普通教育。然而,他论文中的所有老师都不能理解它。连话题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可以看出,多读书并不意味着思维清晰。如果一个人没有逻辑思维和把握问题的能力,他只会学到更多,变得更加困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王伟华说。
“我们现在培养的许多学生都想每天以最高分进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毕业后,他们会找到最好的工作,获得最高的收入,并获得最好的未来。然而,这种只指向成功的线性发展并不能解决他们的精神危机。这样,就会有很多麻烦,因为即使他们取得了所谓的成功,他们仍然无法解决“我是谁”和“我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秦春华说。
通识教育面临时代使命
他说:「今天有关通识教育的讨论与2000年不同。我们需要总结和思考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曹礼说。事实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早期探索者,以及许多正在进入通识教育行列的大学,都面临着重新启动通识教育的问题。
“适应”是我们在通识教育中遇到挫折的主要原因。中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进程正赶上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阶段。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和教学资源已经不足。更难实现通识教育对教师和课程的高要求。许多通识教育课程是经过专业课程处理后的普通知识课程,或者是对学生无用的入门课程。通识教育在重新开始之前必须面对中国大学的现实。
“要教学生了解世界、中国、社会和他们自己,我们必须解决三个难题。一是如何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起来。另一个是如何塑造学生的价值观。第三是如何建立学生的精神信仰在秦春华看来,重要的不是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模式,而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根本途径是提高教师的责任感,改革本科教育。“如果今天的课堂仍然由老师而不是学生主导,如果老师不得不赶去开会,一下课就没有时间批改作业,如果学生一个学期要选多达10节课,教育质量如何保证?”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除了获得知识和能力之外,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使所有学生对他们所属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从而建立共同的理解和力量。这是关系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向一个繁荣强大的文明全面发展的重大事件。我们将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曹礼说。
(记者王庆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