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把握绿色机遇 履行国家队职责

科普小知识2021-11-15 06:58:59
...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把握绿色机遇 履行国家队职责

实地考察STS项目四川高效生态农牧业技术研发和示范进展情况。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把握绿色机遇 履行国家队职责

与阿坝州人民*签署合作协议。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把握绿色机遇 履行国家队职责

在坦桑尼亚建造世界上第一个大型剑麻废料沼气项目。

■我们的记者马卓敏

如今,为“一带一路”提供科技支持已成为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的共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各研究机构踊跃建言献策,各司其职。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位于中国西南的一个角落,从成都开始,一直延伸到东南亚、非洲和巴尔干半岛。结合自身优势,打造“绿色”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是根本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赵鑫全将所谓的“绿色”理解为对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持,目的是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活的增长点。“如果要把‘绿色’纳入研究所建设的特色,就必须把‘绿色’与研究所建设结合起来。”赵鑫全说。

成都生物研究所作为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机构,以建设“绿色”和“一带一路”为契机,多年来致力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数据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和生产基地建设。

目前,研究所已建立了“中英天然化合物联合研究开发中心”、“中国-克罗地亚国际生态保护联合研究中心”和“非洲农村生物能源研究开发中心”等机构。与此同时,该研究所与坦桑尼亚坦加地方*共同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型剑麻废料沼气项目,并获得了坦桑尼亚总统奖。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多年来不断努力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经验,也是该地区谋求更高水平发展的基本路径。”赵鑫全表示,研究所目前正围绕国家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三大战略”,重点关注西南干旱河谷地区和西南高山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开展生态综合管理和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目前,研究所在“夯实基础、强化应用、突出特色、跨越发展”理念的启发下,正在按照“理论创新、技术突破、产品研发、应用推广”的全链设计自我发展的总体思路。在总体思路下,围绕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建设,赵鑫全表示,研究院建议在西部地区设立“成都国家综合科学中心”,意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建设。

立足本地服务社会

赵鑫全介绍说,该研究所现已建立了医院与地方合作的长期机制。“要想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建立一个长期机制,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领域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研究所与阿坝州、绵阳市、广元市等四川省地方*签订了合作协议。研究所牢牢把握成都、德国和绵阳创新改革试验区创新驱动试点的部署,围绕天然药物、现代农业和生态环保生产产业的发展,为地方*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医院-地方合作的目的是促进科技项目的实施."赵鑫全表示,近年来,研究所依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与四川省地方*合作,开展了高山步道森林恢复和抚育管理试点示范和林窗模式间伐试点示范。依托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和分子模块育种试点项目,建成了农作物育种夏季育种基地。依托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工程,在四川绵阳、广汉、广元推广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

“我们的科技‘国家队’有责任准确规划,帮助提升当地产业,解决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的西南地区各县的实际问题。”赵鑫全表示,目前,通过精准农业规划,研究所已经完成了阿坝和茂县特色农业的调整和升级。广元市还为当地建设了石斛等药用植物产业,增加了农民的生产和收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赵鑫全指出,在“十三五”期间,研究所将始终贯彻“科技创新、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在研究所内创造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共存发展的格局,全面推进区域农业现代化,真正体现研究所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定位。

完善生产、学习和研究的发展

上述成就可归因于多年来学院学科建设的理念:做点什么,不做点什么。赵鑫全认为,只有这样,学科建设的重点才能转向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增强学科竞争力。

目前,研究所围绕“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高效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两大重点领域,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提出了应用研究“问题导向、全链设计、系统解决”的思路。

“十三五”期间,在加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下,研究所进一步将14个学科群整合为7个学科群,结合6个具有发展优势的三级学科。

“我们在作物育种、高效生物农药研发和农产品安全检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上不断努力。”现在,研究所已经把在农村地区推广清洁能源项目、开发天然药物和产业化示范作为自己的职责。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政策激励和平台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推进生产、研究和科研全链发展。

“该研究所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了产学研链中的软实力。”据赵鑫全介绍,他们全面简化了科技论文业绩奖,鼓励科研人员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如推广农作物品种、生物农药示范推广、环境污染治理示范推广等。

在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收入比例方面,研究所通过转让或许可获得的净收入按70%的比例奖励完成者。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保护离岗创业人员的权益,降低横向项目间接费用比例,扩大横向项目资金使用自主权。

此外,研究院还通过搭建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了整个产学研链的发展。研究所充分发挥了“中英天然化合物研发联合中心”的作用,目前正在借助“中国科学院四川转化医学研究医院”平台,共同组建四川成都转化医药产业技术研究所。

“高效产出、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已成为我院“十三五”期间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人才、技术、资金、服务”四位一体模式是我院近年来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和生态环保产业打造共同创新空间的前提,也是我院努力打造和引领四川天然药物、生物基产品、生物能源、生物肥料、生物检测等领域科技成果的地方转移和转化的前提。

《中国科学报》(第五版《创新周刊》,2017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