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在疫情的无声沙场上战斗
史艺仁素描郭绘画/亮片
[知识分子,强国之梦]
H5N1、H7N9、埃博拉、寨卡...这些危险的病毒近年来使普通人变得苍白并被避开,它们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年轻时常年遇到的常见对手。从21岁到32岁,显微镜下是这位年轻科学家对抗流行病的无声战场。在他面前,他既温柔又害羞,但他是一名勇敢的病毒战士。
2006年9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生命科学学士学位的史毅,顺利进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师从高福院士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开始了对免疫细胞机制和感染控制的科研探索。他仍然清楚地记得高福刚进研究所时说过的话:“科学研究应该面向国家的战略需要。科学研究人员既有义务也有责任。”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传播,形势严峻。面对疫情,高福迅速组织团队投资病毒研究。此时,具有扎实免疫学基础的史毅入选,研究方向也明确,将重点放在新爆发病毒的研究上。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的研究侧重于新的病毒爆发,我有责任用专业知识在短时间内充分分析和了解病毒的传播机制,以便公众能够尽快了解,并帮助诊所尽快制定应对计划。”说到病毒研究,一只眼睛闪烁着说不出的光芒。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新的和突发的病原体对人类的入侵从未停止过。一方面,病原体的研究是预防和控制的第一步,速度第一。另一方面,作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国际竞争也非常激烈。因此,对史毅来说,每一项关于不同病毒的研究都是与时间赛跑。从A流研究开始,他实验室的灯总是在每个工作日晚上11: 12关闭。重复实验、失败、修正和再实验“产生结果和快速突破”成了史逸欣的关键词。
近几年来,史毅运用结构生物学知识,在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等重要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体入侵过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他在《科学》和《自然》等国际*期刊上发表了50篇SCI论文,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2个项目和国家“973计划”的1个子项目。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陆嘉熙青年人才奖,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科学家项目...11年的学术研究和快速成长为年轻的史毅赢得了许多荣誉,他的“涂博士”背景甚至打破了许多人固有的认识,即优秀的科学家大多是“海归”。对此,他非常自豪,“我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高福先生培养的。目前,中国拥有上海光源等最先进的研究设备和微生物等研究平台。在新爆发病毒研究领域,我们的速度足够快,不需要去国外培训自己。”
荣誉的背后是沉重的责任。史毅现在是20人团队中的“邵帅”。在下一步,他除了继续推进新出现的传染病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外,还把他的科学研究思想投入到抗病毒药物等具体技术应用手段的开发中。“新出现的传染病的威胁始终存在。作为一名研究人员,将病毒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结合起来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齐小涵,杨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