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科研单位频发贪腐 科技经费投入方式引关注

科普小知识2021-10-23 07:16:32
...

科研单位频发贪腐 科技经费投入方式引关注

氯化萘供应图

近年来,广州市科技信息局等一批科研机构频频腐败,引发了人们对科技资金投入方式的广泛关注。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只有大约40%的国家科学研究基金实际用于科学研究和发展,60%用于会议、商务旅行等。

全国各级*对科研的财政投入不小。然而,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格局尚未形成。至于如何有效利用科研经费,如何利用科研经费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发展和进步,这是一个急需改革的领域。科研经费使用中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它?

科研机构:

监管不力和混乱比比皆是。

在过去的几年里,科研经费使用暴露出的问题令人震惊。

2014年,教育部报告了4起违规违纪使用科研经费的典型案例。五名大学教师骗取了1600多万元的科研经费。

这次报道的四个案例都是挪用科研经费的“典型”案例。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所前所长陈向其管理的公司拨付了科研经费。他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报预算、虚开发票、做假账等手段,挪用科研经费900多万元。原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冒名顶替的方式,借用他人身份证申请银行存折,骗取服务费,致使68万元国家科研经费落入其口袋。前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涛和王馨悦以虚假购买的形式向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支付了数百万美元,涉嫌挪用264万元。山东大学刘兆平虚开发票骗取科研经费341.8万元。

虚报、冒领、*、虚开发票是科研经费腐败案件中常见的手段北京黄忠罗惠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平认为,这种犯罪手段并不高明。

山东金融学院“微山旅游规划”和“富村旅游规划研究”的前研究小组,以差旅费为名,报销了1505张前往佳木斯的单程车票37次,共计28.36万元,占2008-2011年项目拨款57万元的49.75%。

“这种密集的单程火车票报销方法已经被研究小组使用了近4年,没有任何伪装。”李平说,可以看出,利用发票获取科研经费已经成为科研部门过去使用的方法之一。然而,一个问题是,看似低劣的把戏可以被重复执行,这确实值得怀疑。

这不是唯一的问题。广州市科学技术和信息局系统的频繁腐败也导致了对科技资金寻租的批评。

原广州市科技局局长谢、、原广东省科技厅厅长、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张明等科技系统官员相继倒下,留下数十人并排而坐。

“国内科研项目的审批实行多头管理。每个部门都有科研项目立项和投资管理的职能,缺乏必要的制衡。”山西科技系统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事实上,在科研项目的审批阶段,存在着一种个人意志取向,这似乎解释了为什么科研经费可以通过发票获得。

事实是,在广州市科技局发生数十人死亡事件后,科研项目格式化给科研系统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权力设置过于集中,监管自然薄弱。就连现任广州市科学信息局局长马雍正也向媒体坦言:“4000多个项目的申报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符合申报要求,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

企业科研:

输血缺乏动力和困难

让从事科研的孙华感到无奈的是,一个低灰分的煤化工企业仍然无法改变目前科研经费短缺的状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的研究和试验开发投资达到151.5亿元。

孙华告诉记者,近年来,各地高校获得科研企业资质的目标尚未实现。他认为,在2016年,或许中国加大科技投资会让一些企业起死回生。

然而,令孙华感到不安的是,在过去,诸如不披露信息和不标准的申请程序等问题在科技资金的使用和分配以及信息项目合同的授予中很常见。

“过去,项目的申请和审批基本上是封闭的。科技基金的大部分投资显然是定向的。换句话说,该由部门领导决定给谁,不给谁。此外,一些项目的申报程序和材料不够明确,使企业难以获得科技资金。”孙华说,因此,一些被称为科研“经纪人”的中介组织必然会提高这一比例。因此,尽管企业获得的研究资金低于预期和实际需求,但这种资金对新技术能产生多大影响?

他还表示,由于科研经费不足,许多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相当于一个人的造血功能障碍,急需输血。但是你怎么能让他在缺血的情况下从一个血源跑到另一个血源呢?

陈平也与孙华有类似的经历。

陈平是第一次来科技局,连他都记不起来了。作为地级市电子商务协会负责人,他多次拜访科技局相关领导,试图说服领导对电子商务下乡的关键技术给予资金支持。“我们不了解电子商务,也没有资金。”科技局的答复让他很难理解。

在陈平看来,国家对科技基金的投资逐年增加。2014年,研发(R&D)支出总计1331.2亿元,比2013年增长12.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9%,其中基础研究支出626亿元。有1098个国家认可的企业技术中心。2014年,国家新兴产业风险投资支持成立了213家风险投资企业和739家风险投资企业,总投资574亿元。2014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236.1万件。

根据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发布的2014年国家科技支出统计公报,北方各省在R&D的支出和强度都有自己的亮点。R&D支出最多的六个省(市)是江苏(12.7%)、广东(12.3%)、山东(10%)、北京(9.7%)、浙江(7%)和上海(6.6%)。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等八个省市的研究和试验发展(R&D)资金强度(R&D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达到或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然而,陈平需要面对的是,至少在2014年国家科技投资统计公报中,该地区的科技支出仍然很少。

如何使用万亿元的科研经费?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家科技投入统计公报》,科技部和财政部(R&D)2014年科技投入为1331.2亿元。

早在2012年,科技部研究室主任徐和平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5年国家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将不低于1.5万亿元。根据购买力平价,到2015年,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将相当于美国。

在浙江温州,一个受欢迎的现象是,2014年全市有944家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比2113家增加了21.2%,在全省排名第三。企业R&D人员(R&D人员)39900人,同比增长8.9%,增速和总量均居全省第三位。2014年,全市1287家企业开展R&D活动,同比增长26.6%,居全省第三位。全市企业研发支出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的1.36%,在全省排名第三。全市工业新产品产值1029.99亿元,同比增长39.9%,居全省第二位。

在近1000家企业研发机构中,2015年有3家成功晋升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机构,其中,李邦何新投入的研究资金占年收入的比例超过了美国苹果公司。

然而,经过几年科技创新在中国的实施,中国企业的自主研发大多仍处于初级规模。山西晋商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郭志勇认为,尽管浙江企业的R&D状况较为乐观,但从华北的角度来看,除京陕鲁外,大多数省市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如何提高企业科研经费的效率?"郭志勇说,面对国家20%的年增长率,如何用数万亿元的科研经费来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发展和进步?这确实需要认真考虑。他还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的可得性和使用性,就必须加快相应的立法工作。

好消息是,在高校和科研部门腐败频繁后,国家科研经费的40%用于科研开发,60%用于会议、出差、接待等现象逐年减少。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化。最近,财政部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修订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资金管理办法》)。

“这意味着我国科技投资管理将出现历史性的转折。”山西财经大学的刘海宏说。

《资金管理办法》扩大了项目间接成本补偿机制,扩大了人工成本支出范围,取消了比例限制;剩余资金管理进一步完善。预算调整权已经下放,会议费、差旅费和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可在不超过三项支出总预算的情况下进行转移。设备费、专家咨询费和劳务费的预算一般不增加。如果需要减少,应得到支持单位的批准。

值得一提的是,《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财政部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在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职责,强调依托单位是项目资金管理的主体。对于部分资金支出,要求实行“公务卡”结算,减少现金支出,实现“跟踪”管理。进一步明确了不得动用的资金内容;对于由成本补偿资助的项目,增加财务中期检查。

"毫无疑问,这些规定将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率。"刘海宏说,根据研究经费20%的年增长率,下一万亿元的研究经费将会给中国的研究带来充分的动力。(原标题:用于会议和旅行的60%的万亿研究基金将去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