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
偶然地,我成了北京大学和CUHK大学的双学位教授。在北京呆了半年,在香港呆了半年,听起来非常愉快。
然而,有一件事,必须不断改变频道,否则,不小心就会泄露秘密。例如,当我在香港教书时,我会提及北京大学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起初,我非常警觉,当一些话提到我的嘴边时,我突然停下来或转过身去,担心观众不会接受。
相反,学生们鼓励我大声说话,他们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该系召开教授会议讨论棘手的问题。院长有时会问,你如何处理在北京大学遇到的类似问题?
我将根据自己的经验简要地谈谈这两所学校的异同。
“隐身”和“在场”
目前,在香港各大学的教授中,我正踩着两条船,双方都要适应——做得好,各有所长。如果你做不好,每一个都有它自己的优点。
香港人的优势之一,是他们愿意“聆听”风云变幻、潮起潮落、更激动人心的言论和最怪异的姿态。至于他们是否接受,那是另一回事。我有自尊,但我不过敏。我将坚定地接受你的赞扬和批评。
我喜欢这种心态。具体来说,上大学是为了确保不同观点和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可以*发言,但这并不保证你所说的会奏效。你必须适应各种礼貌的点头、鼓掌和遗忘,并学会“说空话”。虽然香港回归祖国已有十多年,但“一国两制”的构想和长期的政治文化隔阂,使双方“朝一个方向想,朝一个方向努力”,并不容易。诚实是好事。
目前,香港多所大学的教授都来自中国内地,但在欧美大学取得学位或教学职位后,已转往香港任教。与这些已经很好地融入香港社会并发挥了自己作用的教授们不同,我正踏上两条船,双方都必须适应——做得好,各有所长。如果你做不好,每一个都有它自己的优点。我记得,在我被双聘后不久,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许志宏院士也多次敦促我要更仔细地看看香港,了解其他大学的做法。
毕业后,我留在北京大学工作。在过去的25年里,尽管我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和*大学广泛旅行、学习或任教,但我来去匆匆,只瞥见了过去。我半开玩笑地说,我喜欢谈论外国大学如何做得最好,主要是那些已经学习了三个月的访问学者。因为新奇还没有结束,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而且就这么简单。在呆了很长时间后,你知道它是什么,为什么它是。你知道太阳底下的阴影和黑暗,但你不敢轻易下结论。除了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的颜元,我对香港中文大学只知道一点点。
意大利著名小说家卡尔维诺写了《看不见的城市》。第六章描述了出生在威尼斯的马可波罗告诉忽必烈关于他所知道或经历的城市。大汗的国王不满意,责怪他错过了重要的威尼斯。马可·波罗回答说:“每次我描述一个城市,我实际上都在谈论威尼斯。”威尼斯作为一种背景色、一种视觉和一种尺度,深刻地影响了马可·波罗对世界上众多城市的解读。同样地,我对香港大学,如中大的阅读和理解,也受到了未涉及这一主题的大学的深刻影响。
排名混乱
“大学排名”的影响急剧上升,已经成为悬在校长头上的一把剑。知道那些堆积着真假数字的排名并不十分可靠,没有人敢忽视它们。
上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前校长丁来港访问时,有记者问他,北京大学和哪个更好。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那是我们北京大学。CUHK的一些教授不相信。他们给报纸写信,统计了这两所学校的教师、经费、发表的论文、办学条件等。经过一个接一个的分析,他们得出结论,CUHK的综合实力超过了北京大学。对当时的我来说,这个未经证实的传说“震耳欲聋”——怎么能把中大比作北京大学呢?
1997年回归前后,中国人民以爱国主义为基础,迅速普及了《香港百科全书》,但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娱乐文化方面。自2004年以来,教育部已批准香港八所公立大学在内地招收自费学生(以前是实验性的,规模很小),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了解香港高等教育的热情。如今,许多大陆高中生和他们的父母已经对HKU、CUHK和科技大学了如指掌。我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这个孩子同时被北京大学和CUHK大学录取了。你认为哪一个更好?或者直接问这两所学校的国际排名是高还是低。
七八年前,我写了一篇文章,讨论所有校长都“爱恨交加”的大学排名——当年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排名》把北京大学推到了前所未有的第17位。但是,我认为“这次排名所肯定的不是北京大学的科研成果,而是中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中的重要性”(见《大学排名、大学精神和大学故事》和《教育杂志》2005年第1期)。从那以后,北京大学的国际排名逐渐稳定下来,非常接近与香港中文大学平起平坐的水平。
看看去年发布的三个排名:泰晤士报全球大学高等教育排名,北京大学排名46,中国排名124。北京大学似乎遥遥领先。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研究公司QS世界大学排名,中等排名为40,北方排名为44,北方排名落后。然而,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情况是,中国地区六所最好的大学北京大学、CUHK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世界上排名151-200(除了这份名单中的前100名之外,它们只是分章节发表)。
在过去的十年里,“大学排名”的影响急剧上升,已经成为悬在校长头上的一把剑。知道那些堆积着真假数字的排名并不十分可靠,没有人敢忽视它们。因为,对许多家长和公众来说,这是他们了解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捷径。因此,校长不得不采取机会主义策略——排名低时勇敢地反驳,排名高时主动引用。对外部来说无所谓,但对内部来说却很重要。当谈到大学生和接受捐赠的人时,排名可能是隐藏的...总统如此“灵活”的原因是你的大学不是“不可动摇的”。排名将影响你的社会声誉和注册人数。
我很高兴中大有远大的志向。总统说,他不会积极参与这种排名游戏,因为:“如果大学的使命是教育学生和创造知识,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并促进我们的文化和遗产,那么我们需要在具有“深远影响”的科技研究和相对较低影响的人文研究之间保持平衡。”(参见沈祖尧的《不让排名挤掉大学的最高使命》)这表明CUHK是独立的、自信的、成熟的,不追求潮流、不虚伪、不迎合潮流。当然,这与CUHK目前正处于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没有大浪,没有大起大落有关,所以进步的步伐可以相对平稳。
选择学校的困难
北大和CUHK,这两所大学有相似的国际排名,他们的硬件和教师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差别不是很大。不同之处在于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未来的出路。
在我看来,高考前后考生的父母属于一个“不合理”的群体——就连有五辆车的大学教授也变得唠叨和不确定。此外,他们甚至比即将进入考场的孩子们更紧张。难怪在像中国这样的“文凭社会”,第一学位(本科)真的很重要。
一开始,当高考恢复时,我们只想学习,不管你是名牌大学还是师范学院。今天的孩子很挑剔,也不是名牌大学,他们更喜欢留级。如果这个家庭经济状况良好,他们还不如出国留学。没有选择,当然痛苦;如果你有太多的选择,你仍然会遭受痛苦——甚至更多的“没有土地的流浪”在大城市,有孩子上高中的父母最喜欢讨论这个话题:去哪里上大学,去哪种大学。
大多数考生和家长都知道如何在国内大学安排座位。如果美国、欧洲、日本或俄罗斯的大学也被选为选项,那就要小心了。在获得许多参数后,通常很难在东方和西方之间进行选择。现在有了第三种“留学香港”的方式,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幸运的是,*的大学在大陆招生时出于政治考虑不提供奖学金,这对优秀的候选人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如果*的清朝(*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人也加入了这场战争,那就更令人费解了。
用脚投票的候选人不一定去中国(大陆)的大学。这个选择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中国人口众多,学生众多。毕竟,那些愿意并且能够行走的人是少数。然而,这削弱了北京大学和清华等著名大学的“明星效应”,这确实具有重大意义。过去,“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国内名校,现在也不能坐以待毙,正在想尽一切办法争夺优秀学生。我希望这一“变量”能够产生鲶鱼效应,迫使已经积累了诸多弊端的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改革的渠道。
从*许多优秀大学的角度来看,现在最紧迫的挑战应该是香港大学的大规模招生(去年约有1600人入学)。撇开国家大事不谈,我将谈谈候选人应该如何选择。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从香港一所好大学获得高奖学金,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专业。你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但是,如果是自费(各种费用加起来,完成本科学习大约要50万人民币),学校和专业不理想,请慎重考虑。
我同时在北京大学和CUHK教书。我了解这两所著名大学的优缺点。当被问及如何选择学校时,我首先问学生的愿望和兴趣。这两所大学的国际排名很接近,硬件和教师的差异也不是很大。主要区别在于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未来的出路:如果你将来想在香港工作,当然,选择CUHK;如果你渴望在迅速崛起的大陆舞台上有所作为,北京大学将会有更多的优势。
对于已经下定决心去香港学习的学生,我唯一的建议是:选择大学时请考虑你的专业。香港的大学都有“最佳专业”奖,类似于我们的一流学科评估,总体上是可信的。据我所知,香港中文大学有17个“最佳专业”,在香港大学中排名第一。在CUHK文学院的系里,“最好的专业”是人类学/人文科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教育、英语、历史、哲学/宗教。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