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清华大学出国留学工作四十周年座谈会侧记

科普小知识2021-09-01 07:13:01
...

在论坛上

■我们的记者王志康

40年前的6月23日,*发出了扩大留学生人数的重要指示,首批52名留学生赴美,拉开了中国教育领域对外开放的序幕,开启了新时期的留学浪潮。

今天,从第一批52名留学生到2017年的60.84万名留学生,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成为中国开放和繁荣的见证人。

近日,清华大学举办了“改革开放40周年留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和第25届清华大学教育工作研讨会。第一批“80后”或“准80后”学者张楚汉、李·、、赵南明教授回顾了这一多事之秋。

见证中美外交关系

1978年12月26日,为了在中美建交前抵达美国,我们从乘飞机到美国,途经巴黎,25小时后抵达华盛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张楚汉回忆道。

在巴黎,他们第一次出国旅行时还开了个“玩笑”。

“当时,经济落后,外汇短缺。我们50个人的队长口袋里只有50美元。当我们听说在国外任何地方都需要小费,甚至去厕所时,我们都非常紧张。我们担心我们拿不到美元。所以当飞机在巴黎着陆时,我们互相对视,然后一个接一个排队上厕所。”清华大学医学院的教授赵南明谈到过去,突然大笑起来。“在出国前夕,我们还是做了西装、帽子和包。巴黎是一个时尚的城市。当我们到达那里时,我们似乎是“外星访客”。"

美国时间1978年12月27日下午,他们终于抵达纽约国际机场。

作为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刘百成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当他离开海关时,一群美国记者被困在那里。北京协和医院的巫宝珍医生代表每个人用英语宣读了他们在飞机上起草的声明。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来这里不仅是为了向美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为了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此时,刘百成对声明的最后几句话记忆犹新。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随后不久,中国副总理*访问了美国。

“我们有幸见证了中美建交,见证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馆舍的建立,与*同志合影,并出席了卡特总统夫人的招待会。中国科学家杨振宁和任志刚先生一个接一个地来到大使馆迎接我们张楚瀚说道。

熬夜学习编程

在美国学习期间,图书馆、实验室和电脑室成为他们最常去的地方。

“我们夜以继日地学习,每天午夜乘坐最后一班校车返回我们的居住地,这样我们回家后就可以把合格的试卷交给全国人民。”张楚瀚说道。

在赵南明的印象中,出国留学的两年是他最紧张的几年。他从农村来到清华参加考试,学习俄语。他以前没有学过英语。

"我从原子能开始,读英语文学,但是说英语是不够的."赵南明说,当他到达美国时,他通常直到晚上12点才离开实验室,从来没有在周末或假日离开过。“我知道国家不容易把我们送出去。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找回在动荡的十年中失去的时间。为了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学校!”

然而,刘百成对学习计算机印象深刻。

当他第一次到达美国麦迪逊时,他住在一个普通美国人的家里。有一天,他非常惊讶地看到房东七八岁的儿子在玩苹果电脑,因为他出国前从未见过电脑,但在美国,孩子可以*操作。

"那时,我觉得有一天,也许电脑会改变人类的生活."刘百成说,从那时起,他经常在深夜喝咖啡,熬夜到凌晨2点或3点,学习高级计算机语言。

17名成为院士

然而,对于第一批在美国学习的学生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睁开眼睛。

“在美国,我在信号处理团队中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当时我没有发论文。后来,美国的教授和人们都找到了我。”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李说,这次事件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就是要敢做敢为,就要有信心,不能只靠别人或论文来评价。“在我逗留美国期间,它确实在开阔我们的眼界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事实上,出国不仅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还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和成功。据统计,在这52人中,有17人先后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们很幸运,回到中国后,我们遇到了一个新的国家建设热潮,教育大发展,科技大创新。致力于国家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的40年,也见证了清华从相对落后到赶上世界一流大学的40年。”回国后,张楚汉致力于高坝水电站关键技术的研究、南水北调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研究,为汶川地震唐家山北川灾后重建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刘百成来说,在美国学习已经成为他学术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

出国留学使我获得了三大成就:掌握先进仪器、学习计算机技术和为国际合作奠定基础刘百成后来开辟了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

今天,尽管这些人已经80多岁了,但正如刘百成所说,“我们应该响应国家号召‘撤退,永不停息’,继续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制造业强国尽微薄之力。”

中国科学新闻(2018-07-03,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