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为什么却没有皇宫保留下来?

科普小知识2021-07-28 01:58:31
...

我国有非常多的城市,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而且其中也有很多都是古代王朝的都城,比如西安、南京、杭州等等。而我们知道,作为都城,一般都是建有皇宫的,是古代皇族们的居住场所,像是北京的故宫,就是明清时期的皇宫。照这样说来,在其他都城应该也有古代的皇宫,但是先作为十三朝古都,为何至今却没有一个皇宫保留下来了呢?西安以前的皇宫都去哪里了,为何一个都没有保存下来?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为什么却没有皇宫保留下来?

1、西安为什么皇宫没有保存下来

第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这片地区的自然环境导致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制以土木结构为主,柱、梁、椽、门窗等建筑构件基本上都是木建筑。而木建筑的致命弱点就是易燃、易蛀。

第二、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出于战争时期,其中内部战争又占一多半。改朝换代或者有规模较大的内部起义大部分都将导致优秀建筑的破坏。除了喜欢该破坏之外,很多人还喜欢搞建设,新的建设就意味着破坏旧的建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作为13朝古都的长安城之所以没有留下古代宫殿,其最重要的原因可能不是它们的年代太久远,而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对长安的破坏太严重,以至于除了宋太祖赵匡胤曾经打算迁都长安,却因为一系列的压力而未能实施,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长安城早已经被彻底破坏,重建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汉朝的长安城在西汉末年的起义中已经被严重损坏,而唐朝则又经历了“天子九逃,国都六失”,长安每次被攻陷都遭到洗劫,而唐朝末年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之时更是把长安彻底焚毁破坏,此后长安再也没有被定为首都,自然也就没有皇宫保存下来。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为什么却没有皇宫保留下来?

2、西安是哪些朝代的都城

西周(前363年)

周武王灭众多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强迫封建制的小邦国接受周朝的分封制,周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它是按照诸侯与周王室的亲疏关系而划分的。周王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采取了“众建诸侯、裂土为民”的分封制。

东征结束后,周公按原来的计划,在东方修建洛邑,以加强对东方的监督。又在洛邑以西修建王城,以军队八师驻守,作为朝会东方诸侯的东都。

于是,西起岐阳,东到圃田,所有渭、泾、河、洛地带,都成为周的王畿。关中的镐京被称为“宗周”;东都王城被称为“成周”。

秦(统一后15年)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收河套,又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平定百越,疆域面积迅速扩展,达340万平方公里左右,全盛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为西汉巩固汉地奠定基础。

西汉(前202年)

西汉自前206年汉高祖刘邦自称汉王,前202年称皇帝,建立汉朝。刘邦在该年5月听从娄敬的建议从洛阳迁都长安,开始了西汉王朝的统治。

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西汉高祖5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长安县属地修筑新城,名“长安城”,意即“长治久安””,改长安城所在地区为“京兆”,意为“京畿之地”。

前赵(11年)

据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汉实际控制地区“东不逾太行,南不越嵩、洛,西不逾陇坻,北不出汾、晋”,疆域范围包括陕西的渭水流域以及山西、河南、甘肃黄河以东一带。

在刘渊、刘聪时期,其范围控有今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一带,然而实际控制范围不大,刘聪时期,只局限在山西的一角(其余部分在刘琨手中)和由刘曜坐镇的关中一部分地区。河北一带由石勒所有,王弥的部将曹嶷控有青州、兖州、徐州一带,鲜卑的*更是向南推进,布满燕、代一带。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为什么却没有皇宫保留下来?

前秦(33年)

中原地区尽为前秦版土之下,史称“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东北、西域各国都遣使和前秦建立关系,只有东南一隅的东晋与他对峙。前秦盛时疆域东至海,西抵葱岭,北极大漠,东南以淮、汉与东晋为界。

后秦(34年)

极盛时辖有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山西、河南的一部分。占据关中绝大数的重要政治、经济城镇和关东大片领土,威服陇右、河西诸国。

西魏(22年)

西魏沿东汉末年的州郡县制。当时因北方战乱,大批北人举族南徙长江中下游定居避乱,其聚居区仍沿用北方原籍的州郡县旧名,于是各地出现大量侨州、侨郡、侨县,造成地*治制度混乱。后经长达二百年的九次“土断”,才基本解决这一问题。与此同时,南北两朝政权还多次滥设州郡。

至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方已有221个州、508个郡、1124个县;梁大同五年(539年)时,南方也有州107个、郡586个。不少地区出现有州而无可辖的郡,郡无可辖的县;有的两州同在一地或一地有两个郡名,使地*治制度陷于极度混乱境地。隋立国后,对地*治制度大力整顿。

北周(25年)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年幼,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九月,宇文护杀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武成二年(560年),宇文护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

建德元年(572年),周武帝宇文邕智诛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亡。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为什么却没有皇宫保留下来?

隋(38年)

681年2月,北周覆亡,杨坚登基为帝(即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即长安)。

大兴城,始建于隋朝开皇元年,唐朝建立后,易名为长安城,属京兆府长安县、万年县,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亦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外国文献上称为胡姆丹。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

唐(273年)

唐代都城为长安、洛阳,合称「两京」。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国号“唐”,改元武德,定都长安。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葺洛阳城,号称洛阳宫。他曾三次来洛阳处理政务及外事,在洛阳宫居住二年之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李治即位,唐朝都城迁至洛阳。

西晋(愍帝4年)

西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311年,前赵刘聪攻占洛阳,俘获晋怀帝,西晋军队则在长安拥立愍帝,延续西晋政权。316年,刘曜又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因此在长安也建过都。

一共13个朝代的都城,可以说是七大古都中最多被选为都城的古城。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为什么却没有皇宫保留下来?

3、西安的称呼变化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后者为政治中心,前者为宗教、文化中心,合称“宗周”,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后,以丰镐为都,为西安作为都城之始。

秦朝时都城为“咸阳”,阿房宫大部分面积在今西安市境内,兵马俑和秦陵在今西安市境内(位于西安市临潼区)。

西汉时,刘邦在长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汉城)建立西汉王朝,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称帝,曾改都城长安为“常安”。

隋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颁令在汉长安城东南的今西安城址营建新都大兴城。唐朝定都长安后,改隋大兴城为长安城,并进行了增修和扩建。

五代时,后梁改京兆府为雍州,设大安府,后唐改大安府为京兆府。宋代置陕西路,后置永兴军路。赵匡胤统一中国后,曾经有意迁都长安,最后由于部下反对,只得放弃。金代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

元初,长安城的范围依然沿用五代初期唐长安城被毁后节度使韩建所重建的“新城”,并使用京兆府的名称。至元十六年(1279年)遂该京兆府为安西路。皇庆元年(1312年),又改安西路为奉元路。

明代形成了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称也源于明代。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清代西安城内设置依旧,但在城东北修建一座满族驻防城,在城东南修建了汉军驻防城,以及增加了钟楼西南的总督布院署等。庚子之变时,慈禧和光绪西逃驻跸西安长达一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