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卫星“大管家”的日常

科普小知识2021-10-16 07:41:43
...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卫星“大管家”的日常

测量和控制人员正在调试设备。Xi安图卫星测控中心

当谈到太空飞行时,人们通常首先想到的是火箭发射的场景,在这一场景中,火焰冲天,大地震颤。这只是太空任务的前奏。直到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这项工作才真正开始。

卫星可以在轨道上运行不同的时间,并且可以持续10年以上。虽然它们在太空中,但它们并不孤独,而是始终处于地面管理之下。管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卫星的有效性。

中国Xi卫星测控中心负责我国所有在轨航天器的长期管理。目前,它对100多颗在轨卫星进行日常遥测监测、轨道控制、故障诊断和维护,堪称中国卫星的“大管家”。近日,记者来到该中心,亲自考察了“大管家”的日常工作。

精细管理让卫星“寿命更长”

2009年9月9日,Xi安测控中心的计算机房里充满了喜悦。这里正在举行生日聚会。

在精致的蛋糕上,蓝色的奶油雕刻出美丽的地球,黄色的柠檬勾勒出中国的版图,白色的卫星镶嵌着巧克力制成的太阳能电池板。几十名科学家唱生日歌,但是没有生日歌出现。

原来,每个人都在庆祝“练习6 A/B”双星的5岁生日。这对双胞胎最初设计的寿命只有两年,但在科技人员的精心照料下,他们仍在太空中翱翔。

2005年的一天,B卫星模型的负责人方莉发现,卫星进入中国后,姿态发生了严重的偏差。如果不尽快解决,它可能会失去功能。

卫星传输只需要十分钟。李*迅速对其进行了节电维护,并组织同事进行了“会诊”。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了问题,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计划,最终恢复了卫星的活力。

到2017年,这对“长寿之星”已经将服务时间延长了11年。科技人员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了潜力,给国家带来了数亿元的额外利益。

该中心的航天器长期管理部主任刘军说,在科技人员的精心管理下,中国近一半的卫星已经扩展了服务。

远程体检让卫星健康安全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注定要遭受疾病的折磨,就像天空中的卫星一样。因此,卫星在轨诊断和维护技术已成为航天国家的一个关键研究领域。

对“地面上的人”来说,诊断“天上的星星”并不容易。随着在轨卫星数量的增加,大数据将在提高远程诊断和维护能力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此,Xi TT&C中心重点开放在轨卫星实时信息天地链接,建立卫星信息数据库,全面获取卫星“医疗证明”。

“我们收集了国内外1800多个故障案例,建立了10多万条诊断知识,自主开发了航天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解决了航天器微小故障发现晚、分析慢、定位难的问题。”高级工程师李卫平表示,该系统运行以来,已经发现并解决了卫星供电系统安全模式异常、充电阵列异常等数百起故障,许多故障已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还开发了“航天器故障预测系统”,可以预测中国在轨所有卫星中长期的温度、电流、电压、功率和压力参数的状态趋势,为卫星故障前兆的早期检测、故障避免和状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持。

天地拯救让卫星起死回生

谈到“双星救援”,Xi安测控中心的科技人员无所不知。

2006年10月23日深夜,高级工程师韩接到的电话:卫星姿态失控,下行信号断断续续,地面发来的遥控指令基本上没有在卫星上执行。

从那以后,和他的同事韩精心设计了20多个应急遥控操作,其中磁控救援操作已经换了十几个版本。在发送了4,216个远程控制命令后,注入了1,532个数据块。69天后,王源勘测船在南半球捕获了一颗卫星,并成功注入遥控指令使其起死回生。

没多久,每个人都放松了下来。2007年2月3日,一颗新发射的北斗卫星与地面失去联系,连续17天无法接收任何下行信号。救援队已经做了几十次尝试,甚至还没有找到它飞向哪里,更不用说确认它的姿势了。许多人认为明星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拯救”的可能性很小。

在一个新建立的探测系统的帮助下,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这颗有缺陷的恒星。他们抓住机会继续跟踪并准确掌握了卫星的轨道和姿态。在为期60天的救援中,该中心有数千名科技人员参与,并发送了10万多个遥控指令,奇迹般地使卫星复活。

从失控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氦气泄漏的“鑫诺6号”、持续翻滚的“海阳2号”到最近重返轨道的“中兴9A”,Xi TT&C中心完成了一系列“拯救天地”的转折。它成功地拯救了10多颗发生重大故障的卫星,为国家节省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