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自然保护国际论坛开幕 专家齐聚共议自然保护
目前,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包括三种类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其中,国家公园是最具全国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最独特的自然景观,最好的自然遗产,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我国最完整和最真实的一部分。进行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祁连山和海南热带雨林等10个国家公园系统实验。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自然集中分布区,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内有3500万公顷天然林和2000万公顷天然湿地,保护了90.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物种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自然公园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目前,中国已建成244个*风景名胜区、897个国家森林公园、270个国家地质公园、48个国家海洋公园和898个国家湿地公园。
10月30日,记者从首届中国自然保护国际论坛开幕式上了解到,目前中国已建立了11800个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占陆地面积的18%,占领海面积的4.6%。其中,有10个国家公园系统试点,474个*自然保护区和244个*风景名胜区。有14个世界自然遗产,4个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和39个世界地质公园,都排名世界第一。
据报道,自1956年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中国自然保护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类型到多类型、从陆地到海洋的不断发展,有效地保护了中国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物种、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
本次论坛是我国*改革后首次举办的以自然保护为主题的国际论坛。来自奥地利、加拿大、中国、法国、希腊、日本、南非、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机构和保护组织的500多名代表、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论坛将就自然保护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空间规划、人居环境管理与监测、社区参与、公众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分享各国有益经验和先进知识与技术,并与双边和多边国际机制接轨。其内容涵盖各种自然保护区,如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以及自然保护立法、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规划、基于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保护评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和可持续社区发展、自然保护区公众教育和参与等。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春良在开幕式上说,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高度重视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经过60多年的努力,中国建立了大量不同类型和功能的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实现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我们将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区法律体系,建立以《自然保护区法》为基本法,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公园等专门法律法规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区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体系,建立基于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物种监测的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和监测平台,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倡导公众教育和社会参与自然保护等措施,为全球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提供中国计划。
据报道,全球自然保护的总体形势仍然非常严峻。自然保护区受到人类活动的挑战。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严重退化和破碎,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物种灭绝、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灾害频发,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日益突出。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2019年5月发布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报告》,目前约有100万种动植物濒临灭绝,地球环境的四分之三和海洋环境的约66%因人类活动而发生了显著变化。
该论坛由国家林业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广东省人民*主办。今年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九华山地质公园和沂蒙山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单。在开幕式上,两个地质公园被授予了许可证和证书。同时,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广西罗城、广西都安地下河、*羊八井、四川青川地震遗址等5个新的国家地质公园被授予。此外,从2019年1月1日起,*广播电视台和国家森林草原管理局联合设立了“秘密王国之眼”专栏。该节目利用自然保护区红外摄像机和摄像机拍摄的野生动物图像制作了一个100秒的节目,在每天晚上19:00新闻广播之前的黄金时间播出,在晚间新闻和中午新闻之前重播。播出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观众总数达9.28亿。它连续几周在全国创新项目的排名中位列前三名,最高评级达到1.05。相关视频在颤音、秒针、央视微视、微信等平台播出,共计8500万条,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开幕式上,包括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在内的22个获奖单位获得了“神秘国度之眼”的精彩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