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出国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护照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现代人出国护照是标配,在古代肯定没有护照这个东西,那古代人出国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呢?有一个东西叫“通关文牒”。大家应给在各种影视剧当中都有听说过,实际上这个就是当时的各国通行证。其实大部分的古代人一辈子都没机会出国,因为中国就已经够大了,而且出去也没地图或者导航,非常容易走丢甚至是有生命危险。不过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原上存在好几个国家,那通关文牒就非常重要了。
2018年的最后一个假期已经画上一个被焦虑填满的句号,毕竟距离下一个假期遥遥无期,掰折了手指也数不过来。遥想节前的最后一天,拽着行李箱、撒开腿飞奔向机场的一幕,如今每天上班的心情也只能用上坟来形容。
对了,除了行李箱还有护照。三毛说,只要一双鞋就能走遍世界。合上书之后,还是冷静地拿上护照吧,没有护照的旅行只能叫机场半日游。
每一个公共假期一定是从朋友圈一张手持护照和机票的配图加上一句“出发啦”的钓鱼式文案开始的。护照和机票在手,北京飞海南也可以假装去东南亚了。
现在几乎人手一个小红本,但含金量就要看小本本里面的印章有多少了。“萨瓦迪卡”“明个啦哇”Welcome toChina”都没有过关的时候大印章落在小红本上的声音动听。
和我们现代人感同身受的古人“持证”杰出非正式代表当属《西游记》里的唐三藏了,说他是“非正式”是因为在历史上唐玄奘出使西域属于“偷渡”,当年唐玄奘身上没有通行证件,一路混迹于商客队伍中,好几次被中国守关的士兵射伤。
但小时候看86版《西游记》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射伤唐玄奘的哪是中国守关的士兵,明明是半路杀出的大小王。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每到一地,历经各种被拐被吃被色诱的套路的同时一心惦记着找途经国家倒换“关文”,这里的“关文”,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护照,也是唐僧归来向皇上交的作业。
小说《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唐僧回国交作业的时候是这样的:唐僧说:“徒弟,将通关文牒取上来,对主公缴纳。”当时递上。太宗看了,乃贞观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给。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牒文上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西梁女国印,祭赛国印,朱紫国印,狮驼国印,比丘国印,灭法国印;又有凤仙郡印,玉华州印,金平府印。太宗览毕,收了。
小说是现实的折射,这就说明古人想要出个公差或者出国旅游,一样需要“护照”,只不过在2000多年前,它东西叫“路引” ;500年前,它叫“通关文牒”;今天,它叫“护照”。
秦:节、符、传
古代,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护照始于春秋战国。我们在春秋以前,国家都小,国与国之间,有大量无主的荒地,你爱上哪儿上哪儿去,所以之间的冲突就特别小。但是到了了战国时期,地盘一下就变得非常清晰,纷争增加。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依次统一,最后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国与国之间产生摩擦,要证明这块土地是我的。你要来,就要证明你的身份。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凭证,这个凭证就叫“符节”。
《周礼·地官》“掌节”条记载:“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大概意思是,远行必须持有“节”,同时还要有“传”作为辅助凭证。如果没有“节”,被查到就走不了了,再有名气的人也无法出关,还要进*。这种“节”,功能上便相于今天的护照,而“传”则是一种文字补充材料,供出关时进一步核查。
代表皇帝外出执行使命的人都要持节,后人将使与节连在一起,便称为“使节”。后来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是手持汉节,打通了丝绸之路。
到汉代,“节”改为竹子做的了。当时,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手下被牵连进匈奴的内部*,苏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自尽未遂,就被流放北海边牧羊。苏武到了北海,唯一和他做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
这个“节”以竹子为原料制成,柄长八尺,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八,上面装饰着三层牦牛尾。
苏武19年持“节”不屈,“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给后人留下了坚贞不渝的精神,“气节”也成为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
汉:过所
汉代的护照叫“过所”,和现代护照更相像,也是经过关卡时给守关人看的文件。开始是竹简做的,后来改为锦帛或纸本,要求必须注明持证人的姓名、经过的地方。颁发机关要署名、钤印、落款日期,并把目的写得清清楚楚,跟现代护照的性质差不多。
唐:公验
到唐代,“过所”发展更加完善,公验也成为通用的边关通行证件。当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已经通达日本、朝鲜、东南亚、波斯、阿拉伯、非洲东岸和东罗马帝国,具有护照功能的通行证虽然形式有所变化,但作用大同小异。
宋:符牌
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其对通行证的使用比唐代更有长足发展,种类除了前朝的过所、公验外,又有关引及各类符牌等。
元:腰牌
元朝在延续前朝的通行证件的基础上,根据征战需要,完善了符牌和驿站制度,符牌也成为元代重要的通行凭证。《马可•波罗行纪》记载,马可•波罗叔、父等三人先后佩戴成吉思汗赐予的金牌出使罗马教廷、伊儿汗国。
明:文牒、勘合
到了明代,通行证件种类很多,审验手续严格,《明史•职官一》记载,驿站、递运所“皆以符验关券行之……”“及使人出关,必验勘合”。吴承恩《西游记》里关于通关文牒的记载,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的通行证制度。
中国历代负责通行证的发放和检查的机关主要是官府或者关卡,为防止有人冒领,还建立了担保制度,并需缴纳一定的费用,并对不法分子伪造、偷渡等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古代通行证的检查审验,主要是将通行证件分为左右两部分,发证机关和持用人各持一部分,查验时左右相对,相互符合为证,这种做法也被现代护照制度所延续。
单说“护照”,这个词属于舶来品。清朝中叶之前,中国并没有西方护照的概念。即使19世纪初,中国开埠以后,中国人赴各国的身份证明或旅游文件,仍为信函形式。
若不拘泥近现代护照形式,“护照”一词,最早出现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中:“自和约已定之日起,凡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倶得过界往来,并许其贸易互市。”这里的“护照”主要是一种通行证明,与中国古代的“节”“符”“腰牌”等基本相同。
清代护照因为没有照片,就用文字描述持照人的体貌特征,因为文字太长,单纸护照的大小可以说非常可观了。
1899年,清朝驻美国公使签发给中国一位外交翻译官的护照,长87厘米,宽56厘米,大概是世界护照中最大的一张了。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护照和签证出现在1791年代,“护照”第一次被明确写入中国法规。
随着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以及与帝国主义国家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国家取得在华领事裁判权,其中规定外国驻华领事可以给其国民颁发在华护照,该国人民持有其领事官发给的“执照”,由地方官盖印后可往中国内地各处游历、经商。
这种由外国领事官颁发、中国地方官盖印的内地游历的“执照”,既有别于过去清*发放的通行证件,又与外国人出入境所需的护照有所区别,有了早期“签证”的影子。
随着清*近代外交的发展,国内专职外交部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驻外使领馆分批建立,清*的外交活动逐步与世界接轨,而给往来国外的中国公民颁发护照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各部门仍然各行其是,护照样式也是五花八门,但对于近代中国的外交发展和护照制度建设仍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