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平
张保平,男,沁水县人,生于1960年10月,1973年考入晋东南戏校(中专),1979年毕业。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晋城市剧协副主席,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团长。
1、艺术经历
张保平出生于沁河岸边的一个农民家庭,和妻子吴国华的“梨园世家”截然不同。自小爱好文艺的他,那年也报考了山西省戏曲学校晋东南分校,终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梨园弟子。谁也没料到,在戏校期间居然经历了长达3年的“倒仓”期,看着别人在舞台上如意地表演,尽情地演唱,自己曾对所学的戏曲失去信心,并作好了改行的准备。
就在“倒仓”的这几年里,张保平对文学、艺术却充满好奇,在练功之余每天呆在学校的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中外名著。他始终认为,一个好演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化素养,嗓子条件有朝一日可以恢复,但文化素养却是需要日积月累的。
1986年,漫长的“倒仓”期终于过去,在振兴山西戏曲青年团调演中,他和张爱珍联袂主演的《杀妻》,广受好评,同获“主演金牌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重获新生。
1988年,参加振兴上党梆子调演,张保平和国华主演了《杀惜》,双获“主演金牌奖”。他扮演的宋江,清秀沉稳而洒脱大气,身段漂亮,表演细腻,深刻传神。当唱到“僻静处焚书信免遭祸殃”时,他用了一个夸张的动作,有意识地把放在招文袋里的书信夹出一截,掂了掂,向观众示意这封书信的关系重大,分量沉重。这也是其后因此而‘杀惜’的根由。此后,上党梆子“三杀”(《杀妻》、《杀惜》、《杀庙》)成为他的代表剧目,享誉晋东南。
2、艺术特色
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以其扮相俊美,坐派潇洒,唱腔刚柔相济,刻画人物准确,深得专家和广大观众的赞赏,是上党梆子生行中承上启下的人物,被誉为上党第一生。
3、所获荣誉
经过长期的磨砺甚至是沉默,张保平一直寻求在上党梆子技艺上新的突破,终于以艺不惊人誓不休的精气神,选择了一出新编历史剧《初定中原》,参加第1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评选。要演绎一出符合并能满足于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清朝开国古装宫廷故事戏,这就必然要求主创人员从服装、化妆、表演以及音乐、唱腔甚至是灯光、布景等各方面,都要突破上党梆子固有的传统,以一种全新的理念与偏重于理性的洞察力去诠释剧本,展示人物,这对中专毕业的我和国华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但经过近两年的打磨,终于将剧中多尔衮、孝庄太后(吴国华饰)、小皇上福临(齐素珍饰)这三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发展轨迹理清了。
乐曲骤起,帷幕徐开。16名武士扬鞭策马蹉步上场,金戈铁马,呼啸而来。武士或呈四四队形,瞬间又呈菱形。变化快捷,毫无拖沓。合时急速拢来,分时豁然散开,亦分亦合几步到位,全无传统规范中的“挖门”、“站门”、“一条边”之类。更没有传统戏中凡动则先起范儿,亮台步儿,不紧不慢悠哉悠哉的感觉。武士们用简洁明白的形体动作和时分时合的队形变化,将努尔哈赤的那种善射善骑、骁勇尚武的彪悍气势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张保平扮演的多尔衮上场,身披铠甲,长氅逶地,龙腾虎步跃上高台,红绒长氅一抖,挺立亮相,众武士趋前组合造型,以一位挟战功凯旋而归,踌躇满志,刚愎自用,功高镇主的多尔衮伟岸形象突然出现在观众面前。虽是序幕,已先声夺人,紧紧摄住观众的心魄。
最后,待到满台雪花纷纷飘然而下,孝庄太后将她钟爱的多尔衮射杀,他躺在雪撬上款款下场。忧伤、凄婉、旷远的无字歌幽幽传来,观众的心绪被撩拨到极限。
有人说,《初定中原》是继《三关排宴》之后,上党梆子的又一个高峰,使这一古老剧种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与活力。在“夺梅”后的座谈会上,专家们一致建议说:“希望此戏再进一步加工磨炼之后,参加明年在沈阳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戏剧节,将《初定中原》推向一个更高的高峰。”
众望所归。2000年,在沈阳参加第六届中国戏剧节评比,精彩的演出再一次征服了东北观众,轰动了沈阳城。全剧以其动人心魄的唱腔、成熟而精彩的技艺斩获文化部最高奖———“文华表演奖”,张保平也成为上党梆子先后获得如此高规格的两项大奖的第一人。
4、新起点
2002年,张保平接过国华的重任,担任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团长。从单一的演员成长为剧团领导,需要有更长远的眼光和抱负。为把剧团打造成上党梆子第一团,从剧团上下进行机制改革、业务改革,全团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