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康都会议旧址

科普小知识2022-03-05 10:38:36
...

康都会议旧址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太和镇康都村,含*同志旧居、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近现代史迹。抚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康都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2018年1月入选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

1、地理位置


康都红色景区

康都会议旧址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建宁、黎川三县交界处,属太和镇康都村辖区,距南丰县城30公里,距建宁县35公里,距黎川县城37.5公里。

康都村古时为南丰去建宁和广昌的必经之地,它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它也是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这里曾经召开了著名的“康都会议”。

2、康都会议


康都会议旧址内景

会议概况

“康都会议”是指1931年6月*革命根据地粉碎*第二次“围剿”后,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南丰康都圩召开的会议,它包括三次前委会和一次前委扩大会。

康都村是红军反“围剿”时南丰县的巩固苏区之一。第一次反“围剿”后,红军到康都打土豪,进行革命宣传活动。第二次反“围剿”红军攻占建宁时,进驻康都村。1931年6月初,红军取得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和总政治部从福建建宁县移驻南丰康都圩下街“宁家大屋”。6月21日至22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这里召开了第一次扩大会议和总前委第九次会议,讨论时局和行动方针,即著名的“康都会议”。

会议内容

总前委书记*,委员朱德、*、*、谭震林、周以粟,*苏区*局代表王稼祥,军队和地方负责人袁国平、谭政、蔡会文、宋任穷、古柏、郭化玉等16人参加了会议。“康都会议”总结了第二次反“围剿”的经验,决定加强政治宣传工作,加强红军和地方武装建设,征集资材,节省开支,以保证军需,会议还研究了第三次反“围剿”的战区问题。

会议意义

“康都会议”对开辟建(宁)黎(川)太(和)根据地,红军队伍建设和争取第三次反“围剿”胜利都具有重大意义,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在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经济上奠定了胜利基础,在我国军事史和革命史上占有辉煌的一页。

3、遗址保护


红军标语

在康都村,至今保留着红军遗留下的许多革命遗址遗迹,主要有: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旧居、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一方面军总部电台旧址、红军医院、红军银行、红军标语、康都乡苏维埃*旧址、红军战壕、防空洞、红军江西军区第四分区指挥部旧址等。

南丰县划拨专款进行康都会议旧址建设,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维修了“康都会议旧址陈列室”,整理和装裱了会议文稿资料和标语,新建了红色旅游新村。目前,“康都会议”旧址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

2018年1月南丰康都会议旧址入选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

4、历史背景

*苏区第二次反“围剿”

蒋介石对*根据地发动的第一次“围剿”失败后,紧接着又于1931年2月调集18个师又3个旅,约20万人的兵力,以其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兼陆海空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积极部署对我*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蒋介石鉴于第一次“围剿”失败的惨痛教训,放弃“分进合击、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转而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企图红一方面军围歼于根据地内。

3月下旬,敌分别在雩都(今于都)、赣州、兴国、万安、泰和、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南城、黎川、南丰、康都、建宁等地集结完毕。红一方面军取得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人数略有减少,约为3万人。面对敌人新的“围剿”,在*、朱德等指挥下,我红一方面军仍然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从根据地北缘的永丰、乐安、宜黄、南丰以南地区,转移到广昌、宁都、石城、瑞金等地,进行整训。

在此期间,苏区*局召开了会议,经过反复讨论,苏区*局排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干扰,仍然坚持了*的“诱敌深入”的正确主张。4月1日,何应钦命令其“围剿”军按照预定的进攻路线,以宁都为目标,向我*根据地发动大举进攻。按照“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红一方面军主力于4月20日前,先后秘密转移到退却终点龙冈、上固、东固地区,积极进行反攻的准备,并确定由西向东横扫,先打弱敌,各个击破敌人,集中优*,首先打击弱敌王金钰的第5路军,尔后再打孙连仲的第26路军和朱绍良的第6路军。

5月16日,红一方面军按照预定部署在富田和东固地区,迅速将敌第5路军的第28师和第47师一个旅包围,经一昼夜激战,全歼敌第28师和第47一个旅的大部。红一方面军初战大胜后,敌第19路军连忙由城岗、兴国向赣州撤退。红一方面军在解除了后顾之忧后,乘胜向东横扫。5月19日,红一方面军又在白沙地区歼灭了准备向北逃跑的敌第5路军之第43师大部和第47师一个旅。5月22日,红一方面军向敌第26路军孙连仲部发起进攻,在中村歼敌一个旅。

遭受我军打击后,敌第26路军余部纷纷向乐安、宜黄撤退。敌第6路军朱绍良由于怕遭我军打击,除留下第5师守广昌外,余部分别向南丰撤退。红一方面军主力遂日夜兼程,向东追击。5月27日,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攻克广昌,歼敌第5师一部。5月31日,红一方面军主力又出敌不意突袭建宁城,歼灭守敌三个多团。

至此,红一方面军在十五天里横扫七百里,连续打了五个大胜仗,共歼敌3万余人,缴枪两万支,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军乘势发起进攻,开辟了赣东、闽西北广大地区,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

*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6月,蒋介石自任总司令,调集23个师又3个旅,约30万的兵力(其主力为蒋之嫡系5个师,约10万人),准备分别从南昌、吉安、南丰等地向我*根据地发动更大规模的第三次“围剿”。鉴于前两面次“围剿”失败的教训,蒋介石此次决定采取“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企图先击破红一方面军主力,摧毁我*根据地,然后再实施深入“清剿”。

红一方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乘胜发展进攻,6月初攻克黎川,进逼南丰、南城等地,主力分散在闽西的建宁、长汀、沙县等地做群众工作,远离*根据地中心区。这时红一方面军仍是3万余人,还没有得到有力的休息和补充。面对敌人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围剿”,*、朱德决定仍然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以一部兵力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迟滞敌人前进,主力则从闽西地区出发,绕道千里,回师赣南兴国地区集中,积极进行“围剿”准备。

7月1日,敌军开始分路向*根据地大举进攻,但在我一部红军和地方武装的阻击、袭扰下,敌人不知我军主力去向,处于盲目进攻状态。红一方面军主力在敌“围剿”开始后,由闽西建宁地区出发,沿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经安远、宁化、长汀、瑞金,千里急行军,于22日各部先后到达于都西北地区。

在周密研究和分析当面敌情及战场态势之后,红一方面军决定采取“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作战方针,首先从敌人翼侧打起,突破富田一点,然后由西而东横扫。31日,当红一方面军按计划由兴国向富田开进之际,被敌发觉,遂改变原定作战计划,决定实施中间突破,向东面的莲塘、良村、黄陂方向突击。敌人发现我军在黄陂地区后,集中主力与我决战。红一方面军以一部兵力向东北方向佯动,调动敌人,主力向西急进,使敌疲于奔命。在我军的不断打击下,敌被我拖得疲惫不堪,已无力再战,蒋介石*于9月初下令“围剿”军总退却。

从8月7日至9月15日,我军先后在莲塘、良村、黄陂、高兴圩、老营盘、方石岭等地,六战五捷,击溃敌人7个师,歼敌17个团,毙伤俘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经过这次反“围剿”作战,红军的全部作战原则基本形成。

*根据地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发展到21个县境,人口250万,面积5万平方公里,成为*苏区的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