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红山区
红山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下辖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北纬42°13′,东经118°53′。全区东西长25千米,南北宽14千米。全区总面积50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9平方公里。因城区东北部有一赭红色的山峰,故史称红山,蒙语为“乌兰哈达”。居住着蒙、汉、回、满、朝鲜等22个民族。
名称:赤峰市红山区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工东部,赤峰市南部
下辖地区:辖2个镇11个街道
总面积:506平方公里
总人口:45.6万人
气候: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区号:0476
邮编:024000
车牌代码:蒙D
1、简介
赤峰市红山区
2、自然地理
赤峰市红山区
3、气候特点
红山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严寒少雪,多西北风,夏季雨量集中,多西南风,年均气温6.7℃,最冷1月平均气温-11.7℃,最热7月平均气温23.3℃,年平均降水量370毫米,雨季集中在7、8月份,全年降水68%,无霜期135~145天,年日照在3000小时左右,夏秋昼夜温差大。9月22日左右出现初霜,伴有大风天气。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21平方米。
4、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赤峰市红山区
农牧业资源
全市耕地面积996.22千公顷,种植品种除小麦、谷子、玉米等粮食作物外,还盛产杂豆、油葵、甜菜、烟叶、中药材等高价值经济作物。全市有草原面积5733.3千公顷,林地面积128.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0.87%。肉牛、细毛羊、肉羊、白绒山羊、瘦肉型猪、肉鸡、蛋鸡等畜禽饲养在自治区举足轻重,每年牛肉总产7.5万吨,羊肉总产6.9万吨、羊毛1.89万吨、羊绒1471吨。水资源
赤峰市属于大陆性气候,全市多年平均降水380毫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2.67亿立方米(包括*客水5.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1.23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05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894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近40%,亩均水资源占有水量为208立方米,是全国亩均占有水量的近13%。赤峰市地表水资源的主要特征是年内年际变化大。全市降水多集中在6至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春秋冬雨雪稀少,汛期常有山洪暴发成灾。年际丰枯变化悬殊,降水变率大。这一特点反映出本市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较大。赤峰市水资源现状开发利用总量为18.0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利用量达7.73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达10.29亿立方米。淡水总面积47.5千公顷,其中可养殖面积19.2千公顷。矿产资源
赤峰市矿产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巨大。境内已发现矿产70余种,探明储量的有43种,矿产地1200余处,其中大中型矿床23个。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石油、铁、铅、锌、铜等。野生植物资源
赤峰市地处欧亚草原区和东亚阔叶林区的接触过渡地带,并与华北、东北、大兴安岭和蒙古植物区交错分布。赤峰南部地区多华北植物种类,东部多东北植物种类,北部多数为大兴安岭植物种类。由于赤峰地理位置独特,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形成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根据赤峰市第三次草地资源普查统计,赤峰市现有野生植物和蕨类植物118科,511属,1529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16属,35种;裸子植物3科,7属,16种;被子植物103科,488属,1478种;在野生植物中40种以上的科有12个,20种以上的科有15个。植物种类最多的科为菊科,计57属,212种;禾本科植物次之,计58属,180种,豆科植物居第三,计22属,90种。单属单种的科有30科。5、区位优势
赤峰市红山区
6、文化教育
赤峰市红山区
全区共有各类学校134所,其中,普通中学5所,在校学生7731人;民办和公办职业高中7所,在校学生6100人;初中11所,在校学生12510人;小学38所,在校学生25154人。2013年,高考录取人数为3936人,各类学校有专职教师4724人。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达100%,初中升高中入学率95.49%。
7、发展思路
即突出建设“富裕红山,魅力红山,和谐红山”这一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优化环境为着力点,实施民营主体战略,加快产业升级步伐,调优农业,壮大工业,做强服务业,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建设、市场建设、优化经济环境、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和管理等重点工作上实现新的突破。
8、历史史话
历史地位
赤峰市红山区
历史之最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上,红山地区的历史曾有过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历史之最:这里是最早发生农业革命的地区之一,最早出现了崇玉用玉的风尚,最早产生了城乡对立上的城郭,最早出现了长城,最早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最早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独立地产生了传统的农耕文明和后起的游牧文明,最早出现了国家形态等等。红山地区的古代历史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最终定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呈现多元一体化格局。中国人之所以称为“华人”,根源于围绕华山而居住的仰韶文化先民崇尚玫瑰花的传统;之所以称为“龙的传人”,根源于红山文化中的龙凤崇拜。赤峰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最早的中华龙图腾——玉龙就出土于赤峰,被誉为“中华第一龙”,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赤峰因此被称为中华龙的故乡。而距今8200多年的兴隆洼文化的中华始祖聚落遗址,又被誉为“华夏第一村”。因而,中华文明的曙光最早显现在赤峰大地上,比中原文明要早1000多年。9、旅游景点
鲁班庙
赤峰市红山区
红山区*
*位于红山区西横街,是红山区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极具中式建筑风格。1739年,由回族乡老主持,乾隆八年(1743年)又敛布施进行修建,敛布施人员最远处曾到过*等地。由从奉天(沈阳)请来曾建筑奉天南寺的工程师设计施工修建,所以赤峰北寺与沈阳南寺形制相同。建筑赤峰*的木料均采用赤峰南山红松,于乾隆一二年(1747年)完成。
天主教堂
位于红山区二道街东段路北,1939年开工,堂宽12米,38.5米、计11间,能容纳800人,该堂为署式建筑,中有14根圆柱,棚起圆旋,门窗亦同,外有钟楼两座。
10、文化遗存
木兰祠
木兰祠位于红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鸿雁关景区内,在赤峰自古就有“木兰从军曾居于此”的传说,民国十二年,当时驻热河的一位特派员登临红山,留下这首世人皆知的“木兰赋”,碑文曰:“今之红山,即古之鸿雁关也。木兰从征曾居于此,山上遗迹尚有可考者。民国十二年,岁次甲子,余奉简命,以外交部特派热河交涉员,驻节此邦。公务之暇,尝皆林君西赓来游于此,抚今思昔,不禁增感。爱志之,以昭来者。朝阳张秉彝书。”后被能工巧匠刻在一块大石上并嵌在悬崖壁上,后人在此修建了木兰祠以作纪念,让游客体味这古老而美丽的民间传说。红山岩画
赤峰市红山区
红山魂组雕
红山魂组雕坐落于红山区站前广场,由赤峰市人民*于1992年10月1日建成。组雕主体由三座四米高缨红色花岗岩体环抱十二根不锈钢柱组成,柱体高25米,耸立于60公分高的台基上,四周为绿地。总占地面积为1300平方米。三座山体代表红山,标志着红山是中外著名的红山文化发祥地。山体展开是一升腾的龙形,表达了“天下第一龙”的寓意。山体截开是马鞍犁铧形,马鞍犁铧象征着马背和农耕民族作为“龙”的传人,共同穿凿了红山文化、辽、金、元、明、清上下六千年诸时期的历史。在山体环抱中拔地而起的十二根不锈钢柱,高低错落成序,辉映明快,盘旋上升,气势非凡直上九重天。展示了处在腾飞时代,通天拔地,高不可攀的红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