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德县
化德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东北部。北连镶黄旗,西和南面与商都县隔山相望,东部与河北省康保县接壤,总面积2,522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境内平均海拔1500m,年平均气温2.2℃,降雨量330㎜左右,无霜期105天,地下水可开采量2,631万立方米。
行政区类别:县
行政区划代码:150922
方言:晋语
电话区号:0474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东北部
下辖地区:长顺镇、七号镇等
火车站:化德站
建立时间:1936年
别名:化德
人口:16万(2004年)
气候条件: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中文名称:化德县
外文名称:HuadeCounty
车牌代码:蒙J
面积:2,522平方千米
邮政区码:013350
*驻地:长顺镇
所属地区:中国华北
1、基本概况
化德县
化德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草原的东北部,南邻河北省。总面积2527平方千米。总人口17万人(2006年)。全县辖3个镇、2个乡:长顺镇、七号镇、朝阳镇、德包图乡、公腊胡洞乡。县人民*驻长顺镇。
化德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十一五”期间,化德县将充分利用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有利时机,置于更大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主动融入京津唐三小时经济圈,呼包鄂经济带的发展中。紧紧围绕“两轻两重一加工、两养两种一条龙、五纵五横八万人”的思路,培育壮大风能开发、服装生产、矿产品开发、重化工、农畜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增强肉羊、乳业、马铃薯蔬菜、饲草饲料四大主导产业,构建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的农牧产业化格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重点抓好服装园区、氟化工园区的建设,把化德县建设成为服装集散型大市场、氟化工基地。
2、语言习惯
化德县的官方语言是汉语普通话和蒙古语,使用于正式场合。
但化德县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为晋语,属于晋语乌兰察布方言。
3、行政区划
2013年,化德县辖3个镇、2个乡:长顺镇、七号镇、朝阳镇、德包图乡、公腊胡洞乡。县人民*驻长顺镇。
4、人口民族
2012年,化德县总人口17.5万人。有蒙古、汉、满、回等11个民族。其中汉族154223人,占总人口的98.09%;蒙古族2427人,回族286人,满族273人,其他少数民族有达斡尔、朝鲜、俄罗斯、傣族、土家族、佤族、彝族等,共23人。
5、历史沿革
化德县境域从战国至两汉属匈奴漠南之地,三国两晋时隶属鲜卑,隋、唐、五代隶突厥、契丹。
辽朝为西京道奉圣州属地,金朝先后为西京路宣德州、抚州属地,元朝为蒙古游牧地,属兴和路管辖。
明朝时仍为蒙古游牧地。
清朝乾隆年间,又增设四牧群,称察哈尔十二旗群,化德为商都牧群地。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后,化德境内开始放荒拓垦。
化德县
1914年6月14日,设察哈尔特别区域,今化德县归其管辖,1928年,察哈尔特别行政区改为行省,今化德县隶属之。
1934年3月,设化德设治局,隶属察哈尔省。化德县名蕴含“以德化民,德政化民”之意,其名称是按崇礼、尚义、康保、化德依次排列下来的,四县联称为崇尚康德。
1936年5月12日,“蒙古军*”在嘉卜寺成立,并将化德县改为“额尔德木索雅勒图浩特”(汉名德化市)。暗含德王(德穆楚克栋鲁普)可以“逢凶化吉,普度众生”之意,为其政权涂上一层迷信色彩。同时,德王将“察境蒙政会”会址迁到嘉卜寺(今化德县长顺镇)。
1945年8月13日,苏蒙联军解放化德,建立化德县人民*,属冀察十九专区。
1947年1月改设商化联合县,1947年9月改为商化康联合县,1949年1月23日成立化德县人民*,属察哈尔省察北专区管辖。
解放后,1950年8月,化德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盟管辖。
1959年10月,隶锡林郭勒盟管辖。1960年9月13日,与镶蓝旗合并为上都镶黄旗。
1963年5月28日上都镶黄旗撤销,恢复化德县建制,仍属锡林郭勒盟管辖。
1969年11月,化德县由锡林郭勒盟划归乌兰察布盟。
2003年12月,改隶乌兰察布市。
6、交通情况
化德县
化德县地处锡、乌、张三角地带,集通铁路横贯东西,呼满省际通道和津二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交通四通八达,东可直达锡林浩特、赤峰、通辽;南可直达张家口、北京;西可直达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北可直达二连浩特。距首都北京350㎞,首府呼和浩特300㎞,港口天津450㎞,二连浩特300㎞。通周边旗县均为二级公路,优越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为农畜产品和原材料、工业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7、农林牧业
农业
化德县
化德县的农业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两大生态工程的历史机遇,把生态建设列入全县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全县治理面积达到106万亩。围绕“两养(寒羊、奶牛)一种(马铃薯和反季节蔬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蔬菜和马铃薯年产量稳定在3亿公斤左右。油料、豆类总产达3000万公斤以上。
畜牧业
畜牧业是化德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全县家畜存栏在五十万头(只)左右。同时也是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皮毛肉周转之地。全县年产羊毛1000吨,各类皮张20多万张,肉食2000吨。通过人工种草和草场改造,全县草产业迅速发展,草产业收入已达到农牧业总收入的1/4。近年来,围绕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奶牛、寒羊座上正席。全县奶牛饲养量已达万头,逐步成为“蒙牛”等大型乳品企业的奶源基地。寒羊存栏16万只,三年内,寒羊饲养量可达到100万只。
林业
新中国成立时,全县仅有52亩人工林地,主要分布在朝阳苗圃、县西山林场和土城子南林等地。零星植树仅400多株。以后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及*的大力倡导,林业事业不断发展,林木总量逐年增加。
1975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290585亩,其中:有林地45990亩(用材林25575亩,防护林780亩,经济林(山杏林)2775亩,疏林地60亩,灌木林(杞柳、柽柳)450亩,未成林地16350亩)。宜林地1244595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1321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1.2%。
化德县
1998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896600亩。其中:有林地480345亩(用村林、防护林、经济林地82155亩,疏林地4110亩,灌木林地336555亩,未成林地54525亩,苗圃地3000亩)。宜林地1416255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40406立方米。其中,有林地233472立方米,疏林地2809立方米,“四旁”植树2729立方米,散生林1396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12.67%。
2002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532265亩,其中:有林地765253亩(用村林、防护林、经济林地81729亩,疏林地2694亩,灌木林地569619亩,未成林地109441亩,苗圃地1470亩,“四旁”植树300亩)。宜林地1767012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45214立方米。其中有林地238141立方米,疏林地2865立方米,“四旁”植树2783立方米,散生林1396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20.2%。
到2004年底,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686062亩,其中:有林地919062亩(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地81700亩,疏林地2700亩,灌木林地569600亩,未成林地263307亩,苗圃地1470亩,“四旁”植树285亩)。宜林地1767000亩。全县森林覆盖率24.2%。
8、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化德县地处阴山北麓东端,内蒙古高原中部南缘,属阴山山地与乌兰察布高原的过渡带。
地形地貌
化德县
化德县整个地形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山地、丘陵、川地相间,呈现“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的景象。最高点是西北部公腊胡洞乡境内的大脑包山,海拔1791米;最低处是七号镇境内的孔督营子,海拔1244米。
气候
化德县地处中温带,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5℃,年均降水量330毫米,雨水大都集中在6~8月份。年均无霜期102天。春秋季节多风,年均大风日数67天。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干热短促。年均日照3078.7小时,太阳辐射强。干旱、大风、霜冻为主要灾害性天气。
水文
化德县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境内有10余条季节性河流,水流域面积约2214平方公里。雨季河水潺潺,天旱河床干涸。境内有汛期季节性淖泊约100多个。积水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民乐淖、勿兰淖、二计淖等。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朝阳盆地、七号、德善宽谷洼地,其余地区地下水资源贫乏。化德县可开采利用的地下水资源为2276.5万立方米。
9、自然资源
电力资源
化德县300多年前就是内地通往蒙古人民*和俄罗斯的重要通商驿站之一。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化德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境内已形成“二线”(集通铁路、省际通道)“五大出口”(通往锡林郭勒盟、河北张家口市及市内邻近旗县)的交通网络。境内建有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四座变压站、邮电通讯、科技卫生、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2004年开通的化德网站当属全市首家旗县网。
化德县
化德县风能开发有了长足发展,中国水利投资公司、中海石油公司、中电新能源公司等具有实力的企业分别与化德县人民*签订了风电开发协议,有的已落户并开工建设。特别是由国务院三峡办牵头组织国内十余家科研单位和风电开发企业研制的50kw垂直轴实验风机在化德县安装试验成功,并建设风机叶片厂,该项技术属国内首创,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对国内风机制造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将化德县作为风能的重点区域来开发,风电必将成为化德县的主导产业、强县产业。
矿产资源
化德县矿产资源丰富,截止至2013年,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有钨、金、银、铁、铜、硅藻土、石英、萤石等20余种。石英石储量在2亿吨以上,是发展硅铁生产的丰富资源。硅藻土储量在102万吨以上,品位为国内“三杰”之一。
动植物资源
化德县
截止至2013年,野生植物资源有44科153属235种,其中药材资源140多种,花卉资源20余种。
野生动物有狐狸、野兔、刺猬、黄鼠、青蛙、蛇等60多种,禽类有胡燕、乌鸦、喜鹊、野鸽、野鸭、鸿雁、沙鸡、百灵鸟等30多种。
土壤资源
截止至2013年,境内土壤为粟钙土、草甸土、盐土三种类型。粟钙土面积约为372万亩,占化德县面积的98.2%。活土层一般在30厘米左右。
土地资源
截止至2013年,化德县各类草地面积234万亩,占化德县总面积的61%,属干旱、半干旱型草原植被。主要牧草44科153属235种,其中禾本科、豆料、菊科等饲用植物84种。人工草场到2004年达44.4万亩。
10、社会事业
化德县
2013年,化德县完成校舍建设36万平方米,建成塑胶操场71个。中心城区8所学校、5所幼儿园和农村牧区100所幼儿园投入使用。
医疗
2013年,化德县市中心医院门诊楼、传染病医院和9所县级医院投入使用。
社会保障
2013年,化德县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提高10%,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市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5%、70%、70%。城乡低保、五保等特殊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救助,为全市32万户低收入农牧民每户免费发放1吨取暖煤。对当年新入学的3000名农村牧区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每人每年救助1500元。扶贫攻坚取得实效。落实省市县乡四级领导*联系贫困点制度,投入资金12.2亿元,10.1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11、旅游资源
化德县
黄羊滩生态园:位于白音特拉乡*所在地的前方,始建于2001年,该生态园涉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3.5万亩。
人民广场:位于化德县长顺镇新区党政大楼正南面,东西长430米,南北宽230米,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是一个集文化、健身、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
西山生态公园:位于化德县长顺镇西侧,公园总占地面积2880亩。公园分为入口景观区、假山石林景观区、生态广场区、西部金三角休闲景观区和观景塔五大部分。
二登图动物群化石遗迹:位于化德县朝阳镇驻地东北8公里处,村名二登图是由于在民国8年(1919年),有名叫额尔德尼图的蒙古族牧民在此居住放牧,遂以额尔德尼图为名,意为有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