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察哈尔右翼前旗

科普小知识2022-04-23 11:28:49
...

察哈尔为蒙古语,边的意思,因地处边外而得蒙古族部落名,旗名从部落名。简称察右前旗。察哈尔右翼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中南部。东接兴和县,南邻丰镇市,西邻卓资县,北连察哈尔右翼中旗,中间环绕集宁市。总面积2734平方千米。总人口26万人(2004年),蒙古族0.53万人,其他少数民族0.1万人。旗人民*驻土贵乌拉镇。

行政区类别:旗

人口:16万(2010年)

行政区划代码:150926

方言:晋语

电话区号:0474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南部

下辖地区:土贵乌拉镇、平地泉镇等

别名:察右前旗

*驻地:土贵乌拉镇

面积:2,821平方千米

著名景点:黄旗海

气候条件: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中文名称:察哈尔右翼前旗

外文名称:ChaharRightFrontBanner

车牌代码:蒙J

火车站:土贵乌拉站

邮政区码:012200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1、地区概况


察哈尔右翼前旗

察哈尔右翼前旗简称察右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南部。东接兴和县,南邻丰镇市,西邻卓资县,北连察哈尔右翼中旗,中间环绕乌兰察布市区。面积2821平方公里。察哈尔右翼前旗人口26.12万,蒙古族0.53万人,其他少数民族0.1万人。辖22个乡、1个镇。旗人民*驻土贵乌拉镇。“察哈尔”一词系蒙古语意为“边”的意思,因地处边外而得蒙古族部落名,旗名从部落名而来,明末清初为蒙古族察哈尔部落游牧之地。清天聪年间编为察哈尔正黄旗。民国年间隶属绥远省。1954年03月以正黄旗为基础适当调整后改为现名。整个地貌为一盆地,属浅山丘陵区,东、西、南三面多山,丘陵起伏连绵,中为辽阔的冲积平原。主要山脉有伤青山、大脑包山、灰腾梁、琵琶梁等。河流分为内陆河黄旗海水系和外陆河水定河水系,主要内陆河有霸王河。黄旗海水约14万亩,是自治区8大湖泊之一。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5℃,年降水量376.1毫米,无霜期131天。

2、语言习惯

察哈尔右翼前旗的官方语言是汉语普通话和蒙古语,使用于正式场合。

但察哈尔右翼前旗的汉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为晋语,属于晋语乌兰察布方言。

3、行政区划

2009年,察哈尔右翼前旗辖4个镇、3个乡,113个村委会、8个社区。察哈尔右翼前旗下辖乡镇有平地泉镇、玫瑰营镇、巴音塔拉镇、黄旗海镇、乌拉哈乌拉乡、黄茂营乡、三岔口乡。

4、历史沿革

明末清初为蒙古族察哈尔部落游牧之地。

清天聪年间编为察哈尔正黄旗。


察哈尔右翼前旗

民国年间隶属绥远省。

1948年,绥东四旗相继解放,成立了绥东蒙旗办事处。

1949年建立了新的正黄旗,旗*设在八苏木的印上(现巴音塔拉乡驻地)。

1950年成立中心旗,正红,正黄,镶红,镶蓝合署组成联合旗,隶属于中心旗。

1954年以正黄旗为基础新组成并定名为察哈尔右翼前旗,旗*亦由印上迁至官村(1956年改名土贵乌拉)。

1957年撤销集宁县,改为市,原属集宁县的大部分地区划入察右前旗。

2000年,察哈尔右翼前旗辖3个镇、20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209448人,其中:土贵乌拉镇32296、玫瑰营镇12389、平地泉镇13707、土贵乌拉乡15452、呼和乌素乡5483、新风乡5599、乌拉哈乌拉乡5767、小淖尔乡5714、黄茂营乡9721、高宏店乡11172、弓沟乡9824、黄家村乡4611、巴音塔拉乡11845、赛汉塔拉乡9381、礼拜寺乡3709、老圈沟乡3979、固尔班布拉格乡3800、三号地乡9479、白海子乡10070、三城局乡7227、大土城乡4123、煤窑乡5566、三岔口乡8554。

5、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察哈尔右翼前旗总人口为16万。

民族

察哈尔右翼前旗居住着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俄罗斯、白、黎、锡伯、*、壮、鄂温克、鄂仑春等民族。

6、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止到2008年,察右前旗已发现矿藏18种,开发利用的9种,主要有云母,大理石,硅砂,方解石,高岭粘土,褐煤,浮石,石英沙等,并已探明储量,开发利用。


察哈尔右翼前旗

土地资源

察哈尔右翼前旗土壤属于半干旱草原栗钙土地带中的暗栗钙土带。察哈尔右翼前旗天然牧场达176.6万亩。可利用草场达130万亩。主要草场类型为:山地干草原草场;丘陵干草原草场;低温草甸草场。大部分为优良牧草。森林面积小,覆盖率低。

植物资源

察哈尔右翼前旗有林地139396亩:灌木林6571亩,幼林地189514亩。林地覆盖率3.79%。野生中草药主要有党参,黄芪,黄苓,知母,银柴胡,茵陈,甘草等40多种。

渔业资源

察哈尔右翼前旗境内水产资源除有黄旗海外,大淖尔海,小淖尔海,泉玉林水库是鱼类主要产地。有青海湟鱼,鲤鱼,鲫鱼,草鱼等。

水资源

截止到2008年,察哈尔右翼前旗浅层水位埋深约2m~5m之间,主要分布在黄旗海周围和马连滩盆地。

7、地理环境


察哈尔右翼前旗

察哈尔右翼前旗整个地貌为一盆地,属浅山丘陵区,东、西、南三面多山,丘陵起伏连绵,中为辽阔的冲积平原。主要山脉有伤青山、大脑包山、灰腾梁、琵琶梁等。河流分为内陆河黄旗海水系和外陆河水定河水系,主要内陆河有霸王河。黄旗海水约14万亩,是自治区8大湖泊之一。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5℃,年降水量376.1㎜,无霜期131天。耕地面积132万亩,农作物以小麦、莜麦、谷子、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甜菜、胡麻为主。1990年粮食产量100235吨。农业总产值15817.8万元。可利用草场130万亩。1990年末有牲畜24.7万头(只),其中羊14.5万只。土特产有党参、黄芪、甘草等中草药。矿产主要有云母、大理石、褐煤、石英砂、硅砂等。已建立起农机修造、化肥、制糖、水泥、玻璃、印刷、陶瓷、皮毛、针织、云母加工等工业企业。1990年工业产值4627万元。京包(北京至包头)、集二(集宁至二连浩特)铁路、乌兰察布通往各地的公路均穿过旗境。境内有古城、古墓遗址多处。1981年发现距今约九百年的完整契丹女尸。

黄旗海是全旗最大的湖泊,东西长约20㎞,南北宽约9㎞,面积达110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4%。丘陵山区占总面积的51%;平原滩川区占45%,全旗沙化面积15万亩,占总面积的3.6%。土壤属于半干旱草原栗钙土地带中的暗栗钙土带。

察右前旗多寒干燥,风多雨少,昼夜温差大,气候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长达五个月之久,年均气温为4.5°C。最高气温为39.7°C。(出现在1965年05月22日),最低气温-34.4°C。年降水量376.1㎜,且多集中在7~8月上旬。年均无霜期131天。早霜一般在9月10日左右出现,晚霜(因山,滩区气候不同)在3月23日~5月30日之间。风向多为偏西风。

8、经济概况

综述

2013年,察哈尔右翼前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亿元,增长15.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亿元(实际完成92亿元),增长13.7%;财政收入完成5.2亿元,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0.5亿元,增长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3亿元,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222元和6816元,增长10.4%和13%。

第一产业


察哈尔右翼前旗

察哈尔右翼前旗农作物以小麦、莜麦、谷子、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甜菜、胡麻为主。

2013年,察哈尔右翼前旗新增膜下滴灌面积4万亩,累计达到23万亩;新建日光温室、大棚1800座,累计达到13420座;规划建设的50平方公里冷凉蔬菜产业园区启动实施,巴音镇水泉村建设的高标准日光温室,每座年均收入3.5万元,成为全市设施蔬菜产业的典型。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5亿斤,蔬菜产量达到2.6亿斤,甜菜产量达到17.5万吨。2013年,察哈尔右翼前旗新建、扩建生猪、肉鸡、肉牛、肉羊、奶牛规模化养殖场35处,扶持培育了年出栏5万口的朋诚种猪繁育场、2万口的察哈尔大地种猪繁育场和年存栏2000头奶牛的瑞田生态牧场,以及年出栏百万羽的丰业油鸡养殖场等一批规模化养殖典型。2013年肉类总产量达到4.5万吨,鲜奶总产量达到17.5万吨。

第二产业

2013年,察哈尔右翼前旗年实施重点工业项目39个,其中新建21个、续建18个;现有7个项目建成投产、9个项目主体竣工,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察哈尔右翼前旗新增用电负荷38万千瓦,最高峰达到60万千瓦;新增就业2400人,累计达到5600人。

第三产业

2013年,察哈尔右翼前旗实施各类商贸物流项目18个,总投资120亿元,已完成投资32亿元。察哈尔汽贸城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道路框架、配套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察哈尔右翼前旗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5.8亿元,增长6%;贷款余额18.3亿元,增长23%。

9、社会事业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科技队伍人员不断壮大。年末我旗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60人,全年科技经费支出181万元。

教育改革和发展稳步推进,教育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年末普通中学7所,在校学生6798人;小学校64所,在校人数12791人。初、高中入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察哈尔右翼前旗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拥有艺术团体1个,文化馆、文管所、图书馆各1所,电视插转台2座,节目收视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拥有卫生机构26个,其中:医院21个,医疗卫生单位病床208张,卫生技术人员328名。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出生人口2667人,出生率10.8‰;死亡人口226人,死亡率0.91‰;人口自然增长率9.89‰,年末全旗总人口为247286人,比上年增长2%。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75元,比上年增加1275元,增长15.1%;全旗农民人均纯收入3774元,比上年增加419元,增长12.5%。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全旗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7963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154万元;参加养老保险1352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398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2.5万人,参合率达到85.3%。

10、旅游资源

汉长城

汉长城在察右前旗境内有两段。

一段由丰镇市麻迷图进入旗境呼和乌素察汗贲贲村西,沿山沟南坡东行,至黑沟村南穿越山沟,在黑沟村东山梁上向东延伸,直至口子村山坡中段,全长约15公里。这段长城在黑沟村南山坡有2㎞地段为夯筑土墙,残高1m~1.5m,宽约3m,其余地段为土坯混筑墙体,水土流失后,地表仅见坯垅(石块堆),残高0.5m~1m,宽2m~3m。黑沟村南山坡的墙体上加筑有烽燧道1座,残高约4m。呼和乌素口子村东南1公里筑有汉代障城(屯兵处所)1座,边长230m,残墙高约3m金、元两代沿用。

另一段西起平地泉边墙村,向东北经南界、大赵家村南、四号村北、段家村、巴音塔拉牛明村,然后转向东南,经二台沟、班家村,向东至八大倾。这段长城34㎞,夯土构筑,宽6m右,东、西两端找不到衔接处。其中大赵家村的西长城的土沙已被建筑单位挖走,面目全非,只有个别地段还能看到遗址;大赵家村至牛明村的已成自然公路;牛明村至八大倾的已成110国道部分。

赵北长城(察右前旗段)


察哈尔右翼前旗

由兴和县官子店向西进入察右前旗境内的赵北长城,经黄茂营乡所在地(古营盘)、黄家村、翁家村,向西北到喜红梁村,向北越过山梁,北行至黑沟岩村西折向西行,经星火成村南至河岸中段。这段长城遗存在黑沟岩村南见有纵向剖面,夯层厚约8厘米,土质不纯,内含有石砾。向西又经玫瑰营四喜村、十二股、高家地、弓沟望爱村、半哈拉沟南;折向西北,经哈拉沟村北、侯家村南、三成局西二道洼村北、顶兴局、三股泉北、高凤英村北;转向西,经煤窑十六号、十八号、小土城北;又转向西南李家村,经大土城北六洲、九洲、十一洲村南、北六洲村南、西五洲村南,至1520高地卓资县境。这段长城遗址一般残高1.5~2米,宽1~4米,夯层厚8~10厘米。

察右前旗境内的赵北长城是最古老的长城,全长约38公里。其中紧依墙体内侧设置有5个用于屯兵用的障址。障址一般边长30~40米,夯土构筑。

大坝沟遗址(仰韶中晚期)

遗址位于察右前旗土贵乌拉乡沟口子村南0.5公里的山坡上,由Ⅰ、Ⅱ区组成。经考古发掘,Ⅰ区发现房址36座、灰坑110座;Ⅱ区发现房址9座、灰坑19座,外侧围有环壕,环壕口部宽1.5~2.1米,深1.7~1.9米。

遗址内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其形制有间宽大于进深和进深大于间宽两种。房*多设双灶,单灶以圆形为主,有少量的方形灶,灶边和半地穴墙壁内侧均有柱洞,数量少的3~4个,多则7~8个。居住面由黄粘土与料礓石碎面混合铺垫而成,厚2~4厘米,表面呈黄白色,内呈灰白色,为坚硬的片状结构。居住面下垫有厚约8~10厘米的黑花土。门道均朝东或东南方向。灰坑多分布在房址的周围,个别置于房内一角,形制多为方形,少量的为圆形,坑壁加工整齐,坑底平整。

遗址出土遗物较多,以陶器、石器为主,有少量的骨、角器。陶器多为生活用具,主要有罐、平口罐、筒形罐,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褐陶为主,少量的彩陶和黑陶。有小口双耳壶、双耳罐、敛口曲(折)腹钵等。有用于生产活动的陶刀和纺轮装饰的陶环等。石器多为磨制石器,少量的为琢制石器。生产工具有斧、刀、凿、磨盘、磨棒等。骨器均经磨制,有锥、簪等。

遗址形成的年代与庙子沟古聚落遗址大体相当,距今约5000年~5500年左右。

庙子沟新石器遗址

遗址位于察右前旗今乌拉哈乡庙子沟村南山坡上,揭露面积1万余平方米,该遗址内房屋排列有序,各类窖穴分布其间,出土遗物非常丰富,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具遗留于房址和窖穴内,同时发现了70多具人骨材料,对于复原当时的社会组织形态和生活情境是极有价值的。庙子沟遗址是内蒙古中南部仰韶阶段晚期重要遗存,对于研究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有重要意义。

土城东聚落(北魏)

位于察右前旗今平地泉镇土城子村东北约750m,面积约3万平方米,系北魏聚落遗址。采集有灰陶喇叭口瓶、宽沿盆残片及几何纹、忍冬花纹、莲花纹陶片。


察哈尔右翼前旗

古部落(村落)——庙子沟聚落遗址(仰韶中晚期)

遗址位于察右前旗今乌拉哈乡庙子沟村南的西坡上,南依丰镇丘陵,北临黄旗海。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85年~1987年对该遗址进行了大面积的发掘,共清理出房址51座,墓葬43座,窖穴(灰坑)132个,出土陶、石、骨等文物1000余件。

房址为半地穴式建筑,大致为面东背西,南北成排分布,平面呈圆角长方形,进深大于间宽,多数为木骨泥墙构造。居住面用黄白色草拌泥抹成,坚硬平整。室内正中近门处,设有1个圆形或圆角方形灶坑,墙内侧一般设5个~9个柱洞,门道有斜坡式或阶梯式两种。

墓葬交错散布于房址周围。墓坑分为长方形土坑竖式穴和圆形袋状穴两种,多为单人侧身曲肢葬,特别是袋形穴与灶坑内未成年的个体几乎折叠在一起。合葬墓中人骨较为零乱,随葬品不等,多者10余件,少则仅几块陶片,幼儿和女性有的佩带有环饰或螺蚌类装饰品。

陶器中陶质有夹砂、泥质、砂质三大类。陶色以红褐陶数量最多,灰陶和红陶次之,黑陶极少。纹饰以绳纹为主,其次是附加堆纹,还有少量的彩陶、戳印纹、划纹和方格纹等。彩绘有红彩、黑彩、紫彩,有的使用复彩和内彩,彩绘图案是由网格、三角、鱼鳞和平行曲线组成的几何纹图案,制法皆为平制。器形有罐、钵、盆、漏斗、碗、器盖、环、纺轮等。

石器多经磨制,少数的为琢制的细石器,主要有长方形穿孔石铲和窄首窄刃石斧、长方形穿孔石刀、梯形石锛、石凿、磨盘、磨棒、璧、纺轮、环镞等。骨器皆用动物骨骼加工而成,有骨柄石刃刀、槽形锥状器、锥、簪、骨片等。

该遗址到目前为止,是内蒙古自治区发掘面积最大、出土遗物最多的一处古聚落遗址,其出土器物具有中原半坡期的文化特征,故应为仰韶文化阶段,距今大约5000年~5500年(仰韶中晚期阶段)左右,被命名为“庙子沟文化”。

11、传统文艺


察哈尔右翼前旗

表演:察右前旗境内传统的文艺表演形式有多种,如东路二人台、快板书、顺口溜、抬搁脑搁、舞龙、舞狮、跑毛驴、担花篮、扭秧歌、威风锣鼓、安塞腰鼓等。旗境内老圈沟察汗贲贲(今属呼和乌素乡)的跑圈秧歌别具一格。这一形式的民间社火活动,是在地摊的*点燃一堆炭火或柴火,表演者围着火堆边转边舞,表演人数不限,舞姿基本统一,有领舞,有群舞,群众围在表演队伍的四周观赏。上世纪80年代初,旗里还选调该跑圈秧歌队,在*礼堂门前进行过表演。当时的演员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年轻人不会跳,如今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已失传。

鼓匠:民间吹奏和打击乐艺术。每班由六、七人组成。乐器有唢呐、笙管、胡琴以及鼓、锣、镲等。婚嫁、丧葬时雇用。所奏乐主要是地方戏曲和民间小调。当代除保留过去传统的曲调外,还吹奏一些流行歌曲、戏剧片断等。有的还自编自演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曲目。

花灯:用竹棍、铁丝绑扎和彩纸或彩绸裱糊的灯笼。式样有多种,如瓜菜类、十二生肖类等,其中不乏创意之作。每年春节、元宵节挂于门庭户外,供人观赏。现代花灯式样不断翻新。旗*所在地举办一年一度的元宵灯展及评比活动。

剪纸:察右前旗民间手工艺术之一。一般是用彩色纸剪成花卉、鸟兽、喜字等各种图案,贴于窗户、玻璃、墙壁上,作为装饰美化品。农村家庭妇女多擅长此作,只是剪纸的图案较为简单。

刺绣:用不同颜色的线(五色线),在布底上刺绣各种图案,一般是手工制作,城乡都流行。旧时,农村妇女多在腰爪爪、烟荷包、钱包、鞋帮、鞋垫上刺绣。上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改用缝纫机在门帘、枕套、电视机外套、洗衣机外套、被罩和衣服上绣图。吉祥图案常见的有“丹凤朝阳”、“鸳鸯戏水”、“喜鹊登梅”、“嫦娥奔月”、“熊猫和竹”、“松鹤迎客”,以及其它活灵活现的动植物等。

墙围画:是绘在火炕墙壁上的一种装饰画。高约0.6m~0.8m一般用淡绿色或浅黄色作底色,间画戏剧人物、山水花鸟、瓜果桃李等主图,镶以“花草”、“富贵”、“竹节”等花边。旧时,仅个别富户人家画有。

面雕:民间习俗技艺。主要是在清明节和农历七月十五这两个时节制作。一是用小麦面塑成形态各异的鸟雀,熟制,点红,再用树枝一个个扎上,插于屋内高处,俗称“寒燕儿”。二是用同样方法制成面人、面兔、面鱼、花环等,俗称“面人人”,供摆在柜台上。农村妇女中多有面雕能手。


察哈尔右翼前旗

地方小戏:始称秧歌,后为了区别于社火中的跑圈子秧歌,改称大秧歌。据老艺人忆述,约在清代乾隆年间由山西移民走西口带到内蒙古。起初只是农民自娱演唱,同治年间以后(公元1862-1894年)开始出现班社,白口用本地土语,多取材于通俗故事。乐器与大戏略同,唯多一笛。音乐既有大戏的板腔体,也有小戏的曲联体。文场乐器主要有板胡和三弦,还有二胡、唢呐、月琴、笙、琵琶等;武场乐器有手板、鼓板、战鼓、大锣、手锣、梆子等。由于受到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唱腔高亢,富于草原气息。表演上有生、旦、净、末、丑等行当,还有唱、做、念、打等程式。

民间小戏:早期表演角色只有一丑一旦,道具为手绢、折扇和霸王鞭;乐器只有笛、四胡、扬琴等。演唱内容多属五更、四季、十二月一类,舞蹈身段和秧歌相似。

辛亥革命后,演出形式由化妆演唱逐步发展为以第一人称进行表演的小戏。戏中除旦角扮演固定人物外,其他人物由丑角一人串演,谓之摸帽戏。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剧团,由流动卖艺进入剧场演出。五十年代初期,新文艺工作者深入剧团进行戏改工作,与老艺人合作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和创作新剧目。《打金钱》、《走西口》、《打秋千》、《打樱桃》等剧目经过多次加工整理,曾多次参加全区和全国的会演,并灌制唱片和拍成电影。五十年代还大量移植歌剧和其他剧种的剧目,如《刘胡兰》、《白毛女》、《赤叶河》、《王贵与李香香》、《茶瓶计》、《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二人台成了“多人台”。同时还创作了大批现代戏,如《二板头进城》、《巧巧和亮亮》、《杨柳青青》、《接婆婆》等。音乐也有了新的发展,由一戏一曲,专曲专用逐渐变为一戏多曲,多曲多用,唱腔板式更加丰富。舞台美术、服装道具、表演导演等方面也有长足进步。

上一篇:化德县

下一篇:察哈尔右翼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