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周宁县

科普小知识2021-12-20 11:57:02
...

周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东邻海峡西岸天然良港三都澳,西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武夷山,北连寿宁,东南与蕉城区接壤,西南与屏南隔溪相望。周宁县位于闽东北山区,地处鹫峰山脉东麓,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山地气候,平均海拔800米,县城海拔880多米,居全省之冠,素有“高山明珠”之称。地理坐标为北纬26°53′-27°19′,东经119°06′-119°29′。辖6镇3乡141个村委会、5个社区、2个居委会,2003年末,户籍人口19.3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3万人。通行闽东方言福安话。

中文名称:周宁县

外文名称:Zhouning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福建省宁德市

下辖地区:6镇3乡

*驻地:狮城镇

电话区号:0593

邮政区码:355400

地理位置:福建省东北部

面积:1047.1平方千米

人口:20.36万人(2012年)

方言:闽东方言福安话

气候条件:中亚热带海洋季风山地气候

著名景点:塔山公园,九龙漈瀑布群,鲤鱼溪等

火车站:周宁站(未开工)

车牌代码:闽J

代码:350925

旧代码:352230

美名:天然空调城

1、建制沿革

周宁古为七闽地。春秋属越,战国属楚。秦属闽中郡。西汉为闽越国,东汉属会稽郡。三国属吴建安郡。晋南朝属温麻县。隋属原丰县(闽县)。唐属长溪县。五代闽龙启元年(933)起属宁德县,宋初为青田乡东洋里。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建东洋行县,由宁德县主簿驻征赋税。清雍正十三年(1735),分割东洋里十五至十八都设东洋分县,由宁德县丞驻治,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由县佐驻治。


寿宁县

民国元年(1912),东洋分县改由宁德县派分驻员治理。民国3年复设县佐。民国18年,裁县佐设警察所,综理辖区行政事务。民国19年改设**。民国22年6月,改设宁德县第五区。民国24年6月,改设周墩特种区,脱离宁德县辖,直属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公署驻长乐)。民国25年2月,又改为宁德县第三区。民国26年1月,复为周墩特种区,隶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32年9月,改隶第八行政督察区。

民国34年8月1日设县,以周墩、宁德两地首字定名周宁县,县治在狮城,辖地639.6平方公里,隶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36年4月,改称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37年9月,宁德县析咸杉乡127.7平方公里归周宁县辖,全县面积增至767.3平方公里。

1949年6月28日,周宁和平解放;9月1日,成立周宁县人民**;11月12日,成立周宁县人民*,隶福安专员公署

1955年9月,寿宁县划出第六区(今纯池乡的11个行政村和泗桥全乡)辖地278.7平方公里,归周宁县辖,全县面积增至1046平方公里。

1970年7月起,隶宁德地区。

2、行政区划

乡镇简介:

狮城镇代码350925100

辖6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002_兴福居委会、~004_中兴社区、~005_城西社区、~006_东源社区、~007_长安社区、~008_桥南社区、~204_洋庄村、~205_龙潭村、~206_安后村、~207_洋尾村、~208_坂头村、~209_虎岗村、~210_前坪村、~211_陈凤村。

咸村镇代码350925101


寿宁县

辖1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001_咸村居委会、~201_咸村村、~202_洋中村、~203_咸洋村、~204_上坂村、~205_坪坑村、~206_詹家洋村、~207_下坂村、~208_云门村、~209_富赖村、~210_川中村、~211_梅山村、~212_芹村村、~213_光夏村、~214_樟源村、~215_茶广村、~216_碧岩村、~217_南门楼村、~218_高际头村、~219_梧桐村、~220_梅台村、~221_枣岭村、~222_王宿村、~223_车盘村、~224_樟岗村。

浦源镇代码350925102

辖17个村委会:~201_浦源村、~202_端源村、~203_萌源村、~204_上洋村、~205_溪坪村、~206_西坑村、~207_东升村、~208_官司村、~209_紫云村、~210_吴山底村、~211_萌底村、~212_进登村、~213_半岭村、~214_龙亭村、~215_龙住院村、~216_五源坑村、~217_江源村。

七步镇代码350925103

辖20个村委会:~201_七步村、~202_登科地村、~203_龙溪村、~204_八蒲村、~205_岭头村、~206_梧柏洋村、~207_桐岔村、~208_象运村、~209_苏家山村、~210_柿洋村、~211_郭洋村、~212_后洋村、~213_宅头村、~214_官洋村、~215_坑源底村、~216_徐家山村、~217_溪头村、~218_洋头村、~219_竹下村、~220_黄家山村。

李墩镇代码350925104

辖10个村委会:~201_李墩村、~202_东山村、~203_黄埔村、~204_陈厝村、~205_际会村、~206_阮洋中村、~207_阮家洞村、~208_际头村、~209_芹溪村、~210_楼坪村。

纯池镇代码350925105

辖18个村委会:~201_纯池村、~202_祖龙村、~203_溪尾村、~204_禾溪村、~205_桃源村、~206_桃园村、~207_前溪村、~208_林源村、~209_莲地村、~210_底源村、~211_西山村、~212_三门桥村、~213_庭洋中村、~214_儒源村、~215_福山村、~216_豪阳村、~217_后溪村、~218_向阳村。

泗桥乡代码350925200

辖12个村委会:~201_泗桥村、~202_赤岩村、~203_洋尾弄村、~204_周墩村、~205_下西坑村、~206_红阳村、~207_坂坑村、~208_下楼村、~209_硋窑村、~210_常洋村、~211_杨厝边村、~212_溪口村。

礼门乡代码350925201

辖17个村委会:~201_礼门村、~202_仕本村、~203_贡川村、~204_大碑村、~205_芹源村、~206_大林村、~207_常源村、~208_陈峭村、~209_秋楼村、~210_玉山村、~211_溪山村、~212_山头村、~213_梨坪村、~214_首洞村、~215_后垅村、~216_梅度村、~217_油湾村。

玛坑乡代码350925202

辖15个村委会:~201_玛坑村、~202_升阳村、~203_灵凤山村、~204_首章村、~205_紫竹村、~206_杉洋村、~207_宝岭村、~208_长峰村、~209_赤洋村、~210_下坑村、~211_孝悌村、~212_东坑村、~213_芹太丘村、~214_沈洋村、~215_溪边村。

3、地理

气候:周宁地处欧亚大陆南部。鹫峰山脉的主体部分在境内连绵起伏,形成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地貌、海拔500米以上至800米的低山地貌和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貌。周宁东南部县境距海岸74公里。其背山面海的地理位置影响着气候。周宁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受大陆性气候影响较显著夏季却受海洋性气候影响。

气候温和:低海拔的咸村地区年平均气温可达19℃以上,县城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3至17℃之间。最冷的1月年平均气温为3℃至7℃之间,县城地区为5℃。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8.9℃(1983年12月31日);咸村地区为零下5至6℃之间,7月最热县城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2至26℃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36℃以上;咸村地区为38至40℃,极个别的年份才有。

冬长夏短:据气候学的季节划分标准,高于22℃为夏季。咸村地区夏季长达4至5个月。县城地区夏季一般为2至3个月。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咸村地区为2至3个月;县城地区为4个月左右。春、秋季节各地均为70至90天,县城地区,春季92天、秋季76天;咸村地区,春季89天、秋季76天。


寿宁县

云雾多:我县由于海拔高,山头多,有利于水蒸汽的凝结,显示出丘陵中山地带多云雾。全县年平均雾日可达92.5天,主要分布在2至5月的春季里,比福安、宁德县市多10倍。

雨日多:全县年平均雨日达216.3天。其中日雨量大于10毫米的日数为57.9天,占年总雨日的26.8%;日雨量大于25毫米的日数为21.1天,占年总雨日的9.8%;日雨量大于50毫升的日数为5.9天,占年总雨日的0.5%;日雨量大于150毫米为0.3天,占年总雨量的0.1%。

湿度大:由于降水量在一年中的分配不均匀,因此各月干燥度差异也较大。全县只7月和12月的干燥度大,各地均属于湿润——半湿润状态。县城地区、李墩、礼门为潮湿区,咸村、玛坑、七步、纯池、泗桥等地为湿润区。咸村地区早季的水分供需平衡,其余各地均属有余。(县城地区全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均在80%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

雨量充沛:咸村地区年雨量为1600至1700毫米,其余地区均在1800至2200毫米之间。我县降水量列宁德地区之冠。我县雨量充沛、水资源充足,农作物生长季(指气温大于10℃以上)平均雨量达1300毫米至1600毫米,这对亚热带作物的水分供应是有余的,早季雨水较充裕,所以极少出现干旱。晚季高海拔地区由于热量较差,若遇到中、小程度的旱情,有利于提高气温与地温、增加日照时间,为农作物创高产提供了更有利条件。梅雨季和台风雷雨季的暴雨,易造成洪涝灾害。秋冬季雨水较少,但此季作物需水不大,所以旱情不突出,还有利物进行秋收冬种。

日照少:由于我县山地云雾多,而造成日照时间减少。县城地区年照时数仅1751.9小时,比福安将近要少150小时。东西两向高山之间的谷地,由于太阳光被阻挡,日照时数偏少,最多年日照1600小时以上(1963年),最少年仅有1338.7小时(1973年)。一年中的分布:以夏季日照较多,七月和八月的日照时数均在200小时以上,春秋季日照较少,只有120小时,主要作物生长期的4至10月份的日照时数为1123.6小时,占年总日照时数的64%。

山地对气候影响显著:我县有许多谷地、盆地地形可使夏季增热而不易散失,冬季又易造成冷空气堆积,有时最低气温就显得偏低。我县高山及两列高山头所组成的狭管地区,其风速偏大,春夏季以对流增强,易形成冰雹。

4、自然资源

矿产

周宁历史上曾有过银、铁采炼,已探明矿藏有16种,主要有明矾石、珍珠岩、高岭土、稀土、花岗石料、矿泉水及钨、铁、钼、铅、锌、银等矿藏地27处,其中:中小型矿床7个,矿石20个,各类矿化点28个。在储矿藏中,已探明珍珠岩储量61.24吨、明矾石储量251.2万吨、高岭土储量1079万吨、泥煤储量23.5万吨。潜在矿种有银、花岗石料、叶腊石等。

森林

内森林植被属于常绿温暖照叶林地带。植被有12个类型,46个群丛,有大量的药用植物和禽兽类资源,虽经历几次较大幅度的消长过程,仍不失原貌。1973年起,先后进行3次森林资源调查。至1987年,全县森林林分年平均总生长量由7.17万立方米提高到7.19万立方米,以马尾松、杉木人工林为主的针叶树种,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林相整齐,构成新型的植被类型。


寿宁县

境内林业用地为典型的地带性特征,主要为红壤和黄壤,分布在中山、低山、丘陵地带。1981年林业区划,进行第一次全县林地土壤普查,计有林业用地12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6.48%,划分为3个土类,8个亚类,17个土属。在各类土壤面积中,红壤795639亩,占林业用地66.35%;黄壤376590亩,占31.41%;紫色土26881亩,占2.24%。全县林业用地土壤均属酸性,其中:一类地面积837564亩,占土类面积的69.8%,主要土类有黄壤、黄红壤、暗红壤、水花红壤、红壤等,多分布在礼门、李墩、浦源、纯池等低丘地段;二类地面积358099亩,占土类面积29.9%,主要土类为粗骨红壤、粗骨黄壤、紫色土,多分布在礼门、七步、咸村、浦源、玛坑的高丘地段;三类土地面积3447亩,占总面积的0.3%,主要土类是粗骨红壤,分布在七步、咸村、玛坑等地的山脊、山顶及陡坡地段;有少量分布在溪河两岸、山顶、山脊上的岩石裸露地为四类地。1987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18783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5.7%。

耕地

民国时期,耕地面积以主产物收获量折算,茶园与农地混合,面积失实。民国31年(1942年),编查耕地面积合计为11.06万亩。民国34年经复查核实,耕地总面积为10.84万亩。民国37年9月,宁德县咸村划归周宁,全县耕地总面积为16.92万亩,农业人均2.31亩。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高,陆续开垦耕地。至1956年全县耕地增至18.39万亩,农业人均2.28亩。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部分边远耕地抛荒,1963年陆续垦复耕作。此后,由于国家和社、队兴修水利、建设公路、办工厂、农村基建、机关单位建房以及其他占用等,1979年,全县只剩耕地14.50万亩,农业人均1.12亩,与1956年比,减3.89万亩。1980年后,贯彻《土地法》,对耕地实行依法管理,制止滥占耕地。1988年,全县耕地面积增至14.71万亩,但由于人口增加,农业人均却降至1.02亩。据农业区划普查,1980年全县水田10万亩,农地4.5万亩,合计耕地14.5万亩。耕地地处海拔800米以上的占59.59%,500至800米的占26.43%,500米以下的占13.98%。水田中分布在溪谷平地田占15.26%,缓坡地山垅田占32.17%,梯田47.14%,溪岸边田占5.44%;农地中,处于25度以上坡地占17.40%,15至25度山地占32.70%,6至15度缓坡地占41.60%,6度以下占8.30%。耕地土壤类型分布,水田中,渗育型占53.46%,潴育型占29.88%,潜育型占16.66%;农地中,红土占41.45%,黄泥土占55.02%,紫色土占2.25%,冲积土占1.29%。水田有机质和磷、钾含量状况为,缺磷、缺钾面积分别占水田总面积的92.3%和67.66%。内涵冷烂酸锈毒等低产障碍因素的中、低产田面积多达7.8万亩,占水田总面积78%。

5、人口民族

人口

周宁县境内人口分布不均,溪流沿岸的小盆地人口较稠密,高寒偏远山区人口稀疏。

民国34年(1.945),全县人口48057人,土地总面积639.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5.1人。建国后,人口密度逐步增大。按每平方公里平均人数计算,1954年77.7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94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139人,1988年上升到150人,其中狮城镇人口密度最大,达407人,纯池乡最小,仅100人。

民族

周绝大多数居民为汉族,*少数民族仅有畲族。据1953年人口普查,全县汉族62984人,占总人口的98.98%;畲族646人,占1.02%。此后,因工作、婚嫁、谋生等原因,有其它少数民族迁入。1982年人口普查时,全县汉族143754人,占总人口的99.01%;少数民族7个,共1438人,占0.99%。其中畲族1407人,壮族19人,苗族6人,高山族3人,满、回、彝族各1人。与1964年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45989人,增长47.04%;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72人,增长48.86%。汉族人口遍布全县各地,畲族人口主要聚居于狮城、咸村、玛坑、七步等4个乡镇的26个自然村,其中咸村乡的云门村设有畲族村民委员会。

6、经济情况

工业

周宁县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五”时期的改造和兴建了酿酒、碾米、火力发电、硫磺、炼铁等一些小型企业开始,工业生产稳步发展,县鞋厂的“喜蝶牌”布鞋、县粮油加工厂的“九龙漈”牌线面分别荣获1986年和1987年省优质产品称号。以后相继建立了县酒厂、食品厂、茶厂、卫生敷料厂、通用厂等11家国营企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这些国有企业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通过引资嫁接、技术改造、山海协作等途径,逐步改制为股份制、私有或民营企业。200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4亿元,是1949年的2718倍。全县11家国有企业已改制10家,成功培育了嘉源、水晶、雪莲、宏泰等19家规模企业,年创产值2.48亿元。龙潭工业园区规模逐步扩大,实现产值2.2亿元,是1992年的25倍;创税收609万元,比1992年增长11.33%。启动福安湾坞“飞地”工业园区,为工业发展营造平台。在中国闽东招商节和温州招商节上,成功签订合同项目5个,总投资2.42亿元。实施山海协作项目6项,总投资7630万元,协作方投资2298万元,争取到省贷款贴息资金71万元,安排劳动就业660人。积极开展与长乐的结对子帮扶活动,与长乐市*签订了共建农业科技楼协议,达成了合作建设锅炉压力容器项目和实施科技园区二期开发项目的意向。

固定资产投资

建国后,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促进了周宁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0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3亿元,是1978年的182倍。水电建设投资,建国初期,周宁水电资源得不到开发,人民生活照明用的是“洋油”、“篾片”;之后,水电事业蓬勃发展,相继建成了龙溪一、二级电站,东风一二级电站;目前总投资11.96亿元、装机容量25万千瓦的省重点工程穆阳溪二级电站建设稳步推进,完成投资2.3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90%;后垅溪电站、前坪电站等一批中小型水电站正在有序开发;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行政村通电率达100%,供电质量显著提高。企业技改投资,从我县国有企业成立以来,*逐年加大技改资金投入;国有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后,技改资金投入主要由企业自身解决。2003年省农业龙头项目福建省仙洋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鲜茶浓缩液及茶饮料第二期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420万元,占技改投资总额的26.3%,该项目的投产,加快了周宁县茶叶产业化经营步伐。城市建设投资,建国初期,周宁房屋破旧,街道狭窄,路面凹凸不平,县城小而简陋,人称“小小周宁县,三家豆腐店,街门打屁股,全城听得见”,解放后,县城面貌逐年发生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对县城进行了总体规划,先后兴建了河滨公园、中兴街、兴业街,拓宽了南街,完成了302省道周宁东段20公里拓改工程,实现了各乡镇和主要旅游景区通柏油路目标,村级公路硬化率达44%,居全省山区县前列。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先后新建、改造4条城区主街道,构建了“三纵三横”的路网格局,城区面积由1997年的2.75平方公里扩大到6平方公里,县城绿化覆盖率达37%。

城乡建设

县城城区用地面积扩展至6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7%。桥南街东段、法院旧楼至和丰公司段的旧城改造拆迁工作基本完成,东街一中段拓宽遗留问题得以解决。完成了仙溪绿化广场的设计方案论证工作。鲤鱼溪和狮浦大道治理、河滨公园和东大门水泥路建设顺利完成。30个行政村实施了道路硬化工程,当年竣工验收51公里,走在全省山区县前列。

社会事业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宁德市综合评估中名列第五。耕地继续保持占补平衡,土地经营取得新的成效,矿产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保护。“生态立县”战略稳步实施,*生态示范县申报工作全面启动,一批环保项目顺利推进,环境质量居全省前列。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争创省级文明县城活动广泛开展。“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教学质量有新的提高,高考上本二线以上万人比居全市第四位,义务教育“一费制”、危房改造以及教育人事制度和基础课程改革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效。

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宁上高速公路取道周宁的方案已列入交通部“十一五”规划,为周宁今后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是电力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成功将后垅溪电站、黄旗岭电站、前坪电站等中小电站纳入县电网,这些电站建成投产后,将新增2亿度电上县网;福安甘棠至周宁东关变11万伏输电双回线路已开工,这将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保障。三是获得穆阳溪一、二级电站6%股份和新闽东电站10%股份的参股权,将为若干年后财政稳定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四是省重点工程周宁电站水库移民清库工作顺利完成,周宁电站投产发电后财政增收的后劲将显著增强。

劳务经济

“劳务强县”战略大力实施,全县在外企业特别是在沪企业继2003年快速发展后,在企业规模、经营范围、经营理念上有了新的突破,从业人员增加4000多人,营销总额增长60多亿元;成立了融真、沪企、银兴、新日等担保公司,总注册资金达4.66亿元。在沪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有16人入选第七届上海福建商会副会长,占副会长席位的27.5%,商会理事、团体会员的总数均居福建省各县市前列;有3位企业家获得“全国百佳优秀民营企业家”荣誉称号,26家企业被省*评为2004年度“福建在沪先进企业”。与此同时,“回归工程”取得实效,特别是在沪企业家投资积极,周宁一中迁建、宾馆改造、矽钢片生产等项目,共投资8700多万元。此外,在外企业家还无偿捐助家乡公益事业400多万元。财政金融:建国后,周宁县财政在接管、改造旧财税机构,建立新财税*中诞生,随后财政实力逐年增强,支持了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了社会事业发展。2003年财政总收入5416万元,是1978年的23倍;地方财政收入3166万元,税性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进一步提高。周宁金融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草创到初具规模的历史,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人行、工行、农行、建行、保险公司、邮政储蓄等组成的比较完整的金融体系。2003年末金融各项存款余额8.79亿元,是1978年的147倍。

上一篇:广州市荔湾区

下一篇:柘荣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