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县
柘荣县,柘读做zhe4,福建省宁德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介于北纬27°05′-27°19′东经119°43′-120°04′之间。县人民*驻双城镇。全县辖2个镇、7个乡:双城镇、富溪镇、城郊乡、乍洋乡、东源乡、黄柏乡、宅中乡、楮坪乡、英山乡
中文名称:柘荣县
外文名称:ZherongCounty
别名:柘洋、柳城
所属地区:福建省宁德市
下辖地区:双城镇等2个镇、7个乡
*驻地:双城镇
电话区号:0593
邮政区码:355300
地理位置:位于福建省东北部
面积:538.22平方千米(2012)
人口:10.5744万人(2012)
方言:通行闽东方言福安话
气候条件: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东狮山风景名胜区、鸳鸯头草场、明游朴墓、九龙井、凤岐古民居等
火车站:福安站
车牌代码:闽J
拼音:ZhèRóngXiàn
代码:350926
1、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柘荣县地处闽东北内陆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太姥山脉主峰东山顶海拔1480米,是全县最高点;英山乡下清水坑海拔仅78.8米,是全县最低点。属中山、低山类型区,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县境内峰峦起伏,地势呈东高西低。山地面积509.1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94.6%,平均海拔600米左右。
气候特征
气温
柘荣县气候温和湿润,气温立体分布明显雨量充沛,冬长夏短,霜雪冻害较严重的特征,由于境内各地海拔相差较大,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各地平均气温在13-18℃之间,一月平均气温5.6℃,绝对低温-9.8℃(1983年12月31日)。七月平均气温25.1℃、35℃以上的酷暑极少见。年总积温5000-6500℃,年平均稳定通过10℃的平均初日期在3月30日,多年平均无霜期238天左右,多年平均雪日7天,年最低气温低于0℃的日数28天。
柘荣县
降水
该县年平均水量在1600-2400毫米,降水充沛。3-4月春雨季,占年总量的16.5%,其特点是雨日多,雨量少,强度弱;5-6月梅雨季,占26.3%,其特点是雨区广,雨量多,湿度大,雨时长而稳定;7-9月台风雷阵雨季,占41.3%,其特点是降水量最多,降水突然,强度大,雨量变化大,极不稳定;10月-翌年2月少雨季,占16.5%。
蒸发和温度
由于该县气温不高,且山地云雾多,蒸发量不大,属潮湿状况,年平均绝对温度15.7百帕,10月至翌年1月属干季,蒸发量大,气候较干燥。
日照
年平均日照时数1634.2小时。
2、历史
县名似以拓洋得名。据:“柘洋东山,东望海外数百里。”宋为长溪县灵霍乡柘洋里,元为福宁州柘洋上里,明正统六年间(1441)设柘洋巡检司,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裁撤,乾隆四年(1739)复置(清改置芦门巡检司)。民国初为霞浦县上西柘洋区,1933年为霞浦县第四区。1934年农历二月建立霞浦县上面柘洋区苏维埃*,五月成立霞鼎泰县苏维埃*。1935年置柘洋特种区,1945年设柘荣县。1949年6月15日解放,属福安专区。1956年撤,并入福安县。1961年复置柘荣县,1970年又撤,分别划归福安、福鼎县。1975年再恢复,属宁德地区、现宁德市。
3、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止2009年,全县耕地面积71483亩,其中水田面积62541亩,农地面积8942亩。
森林资源
截止2009年,全县山地面积514.8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93.1%,森林面积66.7万亩,森林覆盖率68%。森林积蓄量39.9万立方米,竹林面积4.2万亩。
水力资源
境风溪涧纵横交错,分为交溪和七都溪两大系,平均年径流量6.97亿立方米。截止2009年,全县可开发的水资源有216处,总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已开发利用4.26万千瓦。
矿产资源
境内属火山岩地带,截止2009年,已探明的矿产有高岭土、紫砂陶土、明矾、石英、花岗岩、辉绿岩等10多个品种,尤其是紫砂蕴藏量高达260万吨,其品质可与江苏宜兴紫砂相媲美,素有“北有宜兴,南有柘荣”之称;辉绿岩、花岗岩成材率较高,年开采量分别可达1万立方米;天然矿泉水经鉴定为低矿化度,含锶和偏硅酸,获1992年全国天然矿泉水展览会金奖。
4、经济
工业经济:全县工业总产值10.4亿元,增长19.7%;增加值4.22亿元,增长14.5%。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拉动GDP增长5.2个百分点。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2家,投资规模2亿元的荣兴特钢试产成功,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已达30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2.7%,增长41.0%;增幅位居全市第二。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4项,完成投资1.6亿元,增长33.1%。
柘荣县
农业经济: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7亿元,增长5.2%。农民人均纯收入3289元,增长7.6%。全县粮播面积0.88万公顷,粮食产量3.3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733.3公顷和1700吨。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茶叶、反季节蔬菜、食用菌面积分别达0.1万公顷、0.17万公顷和600万平方尺(袋)。95个村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17处小水利工程完成产权改革。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石山洋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通过验收。
第三产业: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亿元,增长12.9%;批发和零售、餐饮业实现增加值8887万元,增长6.5%;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7879万元,增长9.0%;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2670万元,增长6.1%;房地产业增加值4059万元,增长44.6%;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915万元,增长8.1%。
招商引资:全年引进企业5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投资总额2.78亿元,实际到位内资2.61亿元,增长72%。实际利用外资57万美元,增长7倍。外贸出口150万美元,增长74.7%。
重点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增长30.4%;其中基建和更新改造投资2.1亿元,增长34.6%。年初确定的20个重点项目和16项办实事项目中,溪坪后门溪综合治理工程、二环路前山段建设、柳东路延伸、东狮山广场台阶路工程、赤马动力迁址及新生产线建设、104国道柘荣至福鼎线柘荣段改善工程等项目已全面完成,王社二级电站主体工程基本建成,1号机组投入发电运行,7个小水电项目基本完工,合计装机容量2.3万千瓦。
人民生活:实施“16833”就业工程,新增就业人数6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为4.4%。成立劳务派遣公司,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258人。农村低保全面实施,落实低保对象2656户5457人,发放保障金243万元。投入扶持资金1580万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26项。完成造福工程和易滑坡险情村搬迁157户646人。基本完成乡村人饮工程20个,硬农村道路53公里。新增商品房面积5万平方米。
社会事业:高考上本科线人数首次突破300人大关。100多幅剪纸作品被国家文化部和省文化厅选送参加对外文化交流。全民健身中心一、二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县医院传染病房建设完成,县疾控中心开工兴建。全县累计214个行政村和自然村开通有线电视,99个自然村安装小前端,有线电视用户达8700户。人口自然增长率5.31‰,顺利晋升为省“三为主”二类先进县,被评为市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县总体规划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六大环境体系26项指标已有75%的指标达到目标要求。
5、社会
教育
柘荣旧社会学校教育主要是私塾,经济条件好的村庄或个人延聘县内外名教师执教,多数村庄就地聘请教师,但就读者甚少。民国时期所办的中心校和国民学校,终因经费不足而招生率甚低。民国33年(1944)创办初中,本地生极少。1949年柘荣解放后,教育事业有了发展。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加迅速。1979年柘荣成为宁德地区第一个基本无文盲县。1984~1986年,全县农村集资建校197座,总建筑面积46598平方米,总投资574.56万元,基本结束了许多农村长期借用祠堂或民房办学的历史。全县中小学基本实现“一无二有”(无危房、有教室、有桌椅)。1990年,全县有小学243所,在校学生10377人,普及初等教育“四率”达到省第一类型县的要求。有幼儿园(班)134班,入园幼儿3168人,幼儿入园率达56.93%。有完全中学2所,独立初中和初中班7所,在校学生3320人,其中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183人。在发展中小学和幼儿教育的同时,也抓了农民扫盲教育、*职工业余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成人自学考试等成人文化教育,提高广大*职工文化、业务水平。全县*中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9.72%,职工中初中毕业以上的占56.58%。柘荣人才辈出,历史上有明朝开国功臣、江西行省参政袁天禄和“三主法曹,无一冤案”的明代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万历年间《四川总志》编纂之一、《福宁州志》编纂总裁游朴等。境内出过进士2名、举人10名、贡生26名。新中国建立后的40多年来,为大专院校输送新生560多人,为中专学校输送新生1100人。
柘荣县
2009年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9%和98.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幼儿入园率分别为61.2%和98%。首批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样榜校通过省级验收。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重建、改建面积7001平方米。宝洋新区实验小学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
卫生
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发展。民国26年,柘洋特种区设卫生所,西医始传入境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逐步建立健全各种医疗卫生机构,并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治传染病和地方性疾病。经省、地卫生防病部门检查,1977年10月,柘荣基本消灭血丝虫病,1983年9月,柘荣基本消灭麻风病。至1990年,全县卫生医疗机构,县级5个、乡(镇)级8个、个体开业24个,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卫生防治医疗网。全县医务人员493人,平均每千人有5.7人;病床185张,平均每千人有2.1张。70年代后,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出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人口再生产走上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素质的轨道,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5年的24.46‰,下降到1990年的13.41‰。
2009年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县医院通过二级乙等医院评审。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依法、科学、有序进行。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计生一流村(居)、合格村(居)协会达标率为84.2%。万元GDP能耗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省、市下达指标范围内。全年完成造林29776亩,完成“绿色通道”建设8175亩。死亡人口火化率保持100%,乱滥建坟墓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被评为全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先进县。
科技
柘荣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1949年以来,尤以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后,县内加强领导,调整和充实机构,各类协会、学会和研究会相继成立,一个含理、工、农、医多学科,县、乡、村多层次的科技群众组织基本形成,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78年后,有科技成果100多项,应用推广70多项。科技队伍逐年壮大,全县现有各类科技人员1864人,其中高级职务20人,中级职务294人。
2009年顺利通过2007-2008年的全国科技进步县专家组考核。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6、旅游
柘荣广福寺
广福寺位于福建省柘荣县,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唐普惠和尚重建,系临济宗法脉。最后一次修整是1990年,现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阁、贵宾楼建筑。寺里有精美铜佛一座,十分珍贵。又有一颗罗汉松,树龄已有一千多年。塔林一座,碑刻一块,佛经三百多部。
柘荣县
东狮山
形似狮而得名,位于福建省柘荣县城东3公里处,总面积13.7平方公里,海拔1480米,为太姥山脉的主峰。东狮山群峰耸峙,雄伟挺拔,集太姥山的奇伟雄姿,兼武夷山的柔媚挺秀。环山之中有谷、泉、洞、岩、峰、石等自然景观二百二十七处,步移景换,令人流连忘返。1998年7月被省*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东狮山由蟠桃映翠景区、百丈朝暾景区、仙人锯板景区、普悦洞天景区、龙井瀑布景区和仙都胜境景区六大景区组成。清闽候举人江西信丰知县徐友梧曾留诗赞曰:“绿帜插云霄,岩岩众山祖。太姥在下峰,高标谁与伍。”1986年,美国桥港大学教授吴卫平游览东狮山时惊叹不已,挥笔题词“气拔太姥,天下奇山”。东狮山景区寺观多达十多处。山腰密林中有三曹院、普光寺、白马宫,中部有青云宫,南麓觉性寺,山下有龙兴庵,马仙观、东峰寺、广福寺、仙屿、孔氏家庙、三清观等。这些寺观历史悠久、高僧辈出。普光寺建于唐清泰无年(公元934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福寺座落于柘荣县前山村,又名白云寺、根鼓寺始建于后唐长兴元年(公元930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唐高僧一行和尚从浙江天台云游至此见广福寺环境幽雅,鳌鱼山面临清溪,形如半月沉江,山麓处白云缭绕,氤氲不散,祥光闪烁,随咏诗句:“白云古刹景清幽,半月沉江吉水流。”该寺高僧辈出,至今民间还流传该寺得道高僧的神奇故事。后在当地*和新加坡、香港及全国各地信徒的支持下重建了广福寺,该寺大雄宝殿内有万佛,气势恢宏。从东狮山范围内征集的出土文物看,人类祖先早在一万年前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南麓的后井、洪坑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期的石箭、石斧;前楼出土汉唐古钱币120多种,碗窑村的宋时窑群遗址有唐宋年间的各种陶瓷30多种,山麓下的“泰安宫”,是明朝开国功臣袁天禄的义军练兵场,还有明湖广布政司游朴之墓,还有石亭、石坊等名胜古迹。开发东狮山风景区是造福柘荣人民的大事,县委、县*早在1984年就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建设景区,并发动群众集资、捐款、献料、投工投劳,投入折合人民币百万以上。修通环山旅游公路3公里,东源至觉性寺公路3公里,同时在景区内修建石阶、甬道多条,建造了迎宾亭、观光亭、七夕阁、莲花亭等亭台楼榭。
1995年由群众集资在灵岩景区内建造了我县最具规模的道观——青云宫,连同普光寺、觉性寺等寺院,为游客提供了进朝圣、食宿的方便。1999年县旅游局为解决青云宫至八仙洞旅游线路行走不便,筹资10万元修建了长约1000米的石阶路。2000年由民间集资近20万元在东狮山迎宾亭修建了停车场、休闲茶座。
游朴古墓
游朴(1526~1599年),字太初,号少涧,福建柘洋(今柘荣县)人,明嘉靖五年(1526)生。明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历任成都府推官、大理寺评事、刑部郎中、广东按察司副使、湖广布政司参政等职。主持刑法审案、听讼清明、《福建通志》称赞他:“三主法司,无一冤狱”。著有《游太初乐府》、《浙江恤刑谳书》等。游朴墓外观平面呈“风”字形,青石构筑,龟形坟丘。墓碑阴刻楷书“皇明湖广参政游少涧墓”,坟前竖立半“八卦”形围山石,墓埕前神道碑尚存。墓区通进深44.1米,通面阔40.5米。2001年1月,福建省人民*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