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德清县

科普小知识2021-07-20 11:34:58
...

德清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靠环太湖经济圈、西枕天目山麓。德清历史悠久,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在县境内有大量遗存。公元222年在武康立县,公元691年(唐天授2年)析武康东境17乡立武源县,公元742年更名德清县。此后两县长期并存。1958年武德两县合并成德清县,县治在城关镇。1994年县治搬迁至武康镇。现全县总面积935.9平方公里,辖9镇、2个乡、总人口43万。

中文名称:德清县

外文名称:DeqingCounty

别名:德清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浙江省湖州市

下辖地区:武康镇、乾元镇、新市镇等

*驻地:武康镇千秋东街1号

电话区号:0572

邮政区码:313200

地理位置: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

面积:935.9平方公里

人口:491789人(2010年)

方言:吴语—太湖片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莫干山、下渚湖、新市古镇、俞平伯纪念馆、塔山森林公园

机场:杭州萧山机场

火车站:德清站、德清西站

车牌代码:浙E

行政代码:330521

1、德清概况

德清山水毓秀、人文荟萃、物华天宝,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德清交通便利,通信发达,商品流通快捷。宣(宣城)杭(杭州)铁路、104国道、杭(杭州)宁(南京)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南北连接苏南和杭(杭州)宁(宁波)绍(绍兴)经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位置。


德清县

改革开放以来,德清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先后进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县、浙江省首批小康县、浙江省首批信息化试点县、浙江省教育强县行列,并被省委、省*规划为全省首批基本实现现代化县(市)之一。

德清目前已形成了以生物(医药)化工、机械电子、粮油食品、新型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效益农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县农田发展多种经营面积已达16.5万亩,形成了特种水产、早园笋、畜禽、蚕桑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等新兴产业。农业标准化和安全生产初见成效。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迅猛。随着经济的繁荣,全县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县城武康镇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貌日新月异。

一、自然和历史概况

德清县地势呈西高东低。西部为天目山余脉,群山连绵,林木葱郁,有中外闻名的旅游、休养、避署胜地莫干山,以生产毛竹、茶叶、高山蔬菜、水果为主;中部为丘陵、平原,主产粮、畜、笋、茶;东部为平原水乡,河渠似网,鱼塘棋布,为全县粮食、蚕茧、名特优水产品、畜禽的主要产区。

德清县环境优越,经济发达,气候宜人。特别在县西部具有闻名遐迩的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莫干山,以竹、云、泉“三胜”和清、凉、景、静“四优”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山中现存二百余幢别墅,无一雷同,可谓古今中外建筑风格之锦,号称“中外别墅博物馆”,是*旅游风景区,*、陈毅、*等各个时期的名人都曾在莫干山驻足,为莫干山增光添彩。山麓不远处有莫干湖,又称“北湖”,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相呼应,湖光山色,风景秀丽。

德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防风文化的故里,至今防风庙地、碑碣等遗迹遗物尚存,颇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近年曾两次在此举行全国性的“防风”学术研讨会。特别是在1800多年的建县历史中,至今还保留着一批历史遗迹,有千年古刹云岫寺、文明塔、辉山塔、觉海禅寺、宋代水乡古桥等等,同时在德清的大地上也流传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骨肉亲情,期间还孕育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如沈约、孟郊、管道升、俞越、沈铨、俞平伯等。

二、创经济强县建生态德清

——过去五年,是德清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0年、2001年德清两度进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前100位的县市行列。2002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5亿元,年均增长12.5%。财政总收入7.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亿元,年均分别递增30.6%和34.2%。积极争创工业强县,培育了生物化工、机械电子、粮油食品、新型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和一批优强企业、名牌产品,区域经济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第三产业正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基本完成了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的改制,行政审批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化。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五年来累计实到县外内资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8亿美元。城乡面貌发生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中心城市框架拓展到了12.5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递增9.3%和7.5%,城乡居民储蓄年均增长11.5%;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多渠道、多形式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困难群众的生活有基本保障。*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目标、总任务,统揽全局,以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实施开放带动和接轨沪杭战略,强工业、精农业、扩城市、兴三产,创经济强县,建生态德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德清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德清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到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到2007年,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00美元。

到2012年,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在200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县基本实现现代化。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今后五年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好五个“加快推进”。

(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切实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加快要素集聚,合理工业布局。进一步做大做强莫干山经济开发区,使之扩大到30平方公里。加快重点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以武康——城关“工业经济走廊”为重心,新市、钟管、洛舍、雷甸、徐家庄等重点工业园区为补充的空间布局。二是优化工业结构,提升竞争力。积极发展新型纺织、特色机电、生物化工、竹木业等四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在省内外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和上市公司,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特、优、精、强”方向发展。三是完善创新机制,加快科技进步。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建立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进一步创新“德清模式”,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

围绕建设都市型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着眼于把德清建设成为杭州、上海大都市圈重要的农副产品供给基地,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创汇农业,逐步形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都市型农业新格局。用现代工业的理念来指导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带动力、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吸引外资、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完善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粮食安全体系,健全*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完善和创新农村经营*。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德清县

围绕提升产业、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对德清独特的山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古迹等进行科学规划,加快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完善旅游休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化商贸物流业,构建大中小结合、内外贸一体的现代流通*。积极发展房地产业,打响“住在德清”品牌。鼓励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积极发展会计、审计、咨询、法律、评估等中介服务业,鼓励发展电子商务。

(二)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行政管理*、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改革事业单位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建设“信用德清”。

进一步扩大开放。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创新招商方式,进一步强化靠人、靠环境、靠机制、靠产业招商的观念,强化莫干山经济开发区和重点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主体地位。大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氛围,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一二三产业并举,大中小项目一起抓,注重引进高科技、高效益、高出口、高税收、高就业、低污染的项目,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要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提高招商引资的整体效应和水平。

全面接轨上海,融入杭州。把德清建设成为接轨沪杭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农副产品供给基地和生活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抓好政策接轨,根据上海、杭州的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抓好产业接轨,结合沪杭产业结构调整和德清生产力布局实际,搭建若干个“桥头堡”,引进一批沪杭项目落户德清。抓好市场接轨,使德清更多的农副产品进入沪杭市场,加大对沪杭旅游市场的开发和促销。同时还要加大力度,不断探索资源接轨、文化接轨、人才接轨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接轨沪杭。努力扩大对外贸易。

(三)加快推进中等城市建设,切实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

加强科学规划,完善县域城镇体系框架。从建设生态型中等城市定位出发,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方针,形成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三级布局合理、功能互补、有机结合、城乡一体的县域城镇体系。立足经营城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四)加快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改革,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深化文化*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五)加快推进**政治建设,切实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加强*政治建设,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利。扎实推进依法治县,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创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德清县*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和健全*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2、山水毓秀

德清自然风光秀美。西部为天目山余脉,群山连绵、林木葱郁。*风景名胜区莫干山,是中国四大避署胜地之一,以竹、云、泉“三胜”和绿、凉、清、静“四优”蜚声海内外。山上建有风格各异的别墅数百幢,被誉为“世界建筑博物馆”,山下的莫干湖碧波万顷,如世外桃源。东部为水乡平原,河渠似网,鱼塘棋布,风光旖旎。泛舟水上,恍若人行画中。更有江南古镇新市,石桥画榭,粉墙黛瓦,古风犹存。

莫干山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3公里,主峰海拔720米。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地形和92%以上的植被覆盖,形成了冬少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小气候。莫干山林涛竹海,遍山绿荫,那重重叠叠的翠竹,恰似竹的海洋,绿波接天。盛夏漫步其间,“浓绿沾衣、凉爽沁人”。

莫干山还是一个别墅的博览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营造,美、英、德、法等异国情调与中国古典式风格的200多幢别墅,遍布峰峦山麓,掩映于茂林修竹之中。

古镇新市,位于德清县东部,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新市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特色,镇内河港交叉,店铺民居傍水而筑。至今尚存明清时期建造的单孔石桥多座。新市地处浙北水陆要道,历来商贾云集,经济发达,是德清县的经济、文化重镇之一。由江南养蚕风俗演变而来的“蚕花庙会”被誉为江南一绝。

3、人文荟萃

德清地处长江流域中华文化发祥地。她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可追溯至五千年前的上古时期。治水英雄防风氏的传说,即是德清先民留下的历史印记,自古至今德清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沈约、孟郊、管道升、俞樾、沈铨、沈西苓、俞平伯等文化名人彪炳史册,荣耀故里。历代文人骚客寄情于德清钟灵毓秀的山水,范蠡、姜夔、杨万里、苏东坡、赵孟頫、洪昇、夏衍等或居住或游历,至今可觅其屐痕履迹。


德清县

见载于先秦典籍《国语》的“防风神话”,其遗迹尚存于德清县境内三合乡。防风氏是生活于江南,与大禹一样的一位能扛山掘海、造山造水、立国安邦、佑护生民的神性英雄。他被立庙塑像,歆享德清历代人民的祭祀。

孟郊,字东野,唐武康人。其诗有盛名,人称苦吟诗人。所作乐府诗《游子吟》广为传诵。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德清东门外南埭的乌山俞氏一族,从清乾隆年间到现在,文柄传承,学术绵亘,传为文苑佳话。俞樾(曲园),为道光进士,朴学大师,门生有章太炎、崔适等。著有《春在堂全集》。曲园孙俞陛云为清末探花。曾孙俞平伯,当代著名文学家。因对《红楼梦》的独到研究,被誉为一代红学大师。

赵孟頫是我国元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早年生活在德清,夫人管道升是德清人。在他晚年辞官后仍稳居德清,殁后与夫人同葬德清洛舍东衡山原。1993年,德清县人民*重修了赵孟頫墓,共国内外人士瞻仰凭吊。以赵孟頫命名的国际书画大赛名扬四海。

4、民情风俗

礼仪习俗。*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强化,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婚姻*恋爱,依法登记。迎娶多用轿车、面包车,也有集体婚礼。丧礼,亲朋袖黑纱送殡火化,骨灰盒集中存放。


德清县

待客,不分亲疏,招待以茶。正月十五前,一般待以糖汤,亲戚加镬糍汤,贵客、稀客加糖汆鸡蛋数枚。孩童作客,馈以红鸡蛋。

入学,外婆家馈以书包,内装笔和糖果,由娘舅带领入学。

祝寿,逢十庆贺,食面条,晚上吃生日蛋糕。

乔迁,先将日期告亲朋好友,以便帮助搬迁,届时亲朋备肉、爆竹、云片糕之类相贺。

岁时司俗。

春节,初一早起先吃糖果,换新衣裤、新鞋袜,开门放爆竹,逢人互相拜年。作客以初一至初五最盛。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晚上食糖煮小圆子,有挂彩灯。

清明,祭祖、上坟、加土。乡村相互作客,做清明圆子、裹粽子。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亲人团聚吃月饼。

除夕,备丰盛菜肴,吃年夜饭,馈压岁钱,晚上守夜,零点放爆竹,送旧迎新。

宗教习俗。以佛教为主。

5、物华天宝

德清位于太湖流域,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特产丰饶,人民富庶。全县地势呈西高东低。西部为天目山余脉,群山连绵,林木葱郁,有中外闻名的旅游、休养、避署胜地莫干山,区域内以生产毛竹、茶叶、高山蔬菜、水果为主;中部为丘陵、平原,主产粮、畜、林、茶;东部为平原水乡,河渠似网,鱼塘棋布,为全县粮食、蚕茧、名特优水产品、畜禽的主要产区。全县目前有耕地19633公顷,桑地4918公顷,鱼塘11075公顷(包括稻田春虾),林地40667公顷,茶地653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69亩。淡水鱼、青虾、蚕茧、珍珠的养殖培育,名茶炒制,早园笋生产,民间工艺品制作等,均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德清县

德清东部平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湖泊港湾星罗棋布,是江南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和淡水鱼产区。全县共有粮田农作物36万亩,播种面积61万亩,年粮食总产量10万吨。名特淡水鱼种类繁多,雷甸珍珠名扬四海,清溪逆鱼、干山河蚬、长桥河蛏子被誉为水中“三珍”。近年来特种水产养殖成为农业新兴产业,已注册的“水精灵”青虾、“清溪”花鳖、“龙溪”鲈鱼等农产品走俏上海、南京、杭州等都市市场。

德清西部丘陵林木葱郁,植被覆盖率达95%,生态环境优良。德清是中国毛竹生产重点县之一,毛竹蓄积量3000万株,产量居浙江省第2位。竹胶板、竹制家具、竹制工艺品及清汁笋等产品远销国外。出产长裙竹荪、冬笋、白果、板栗等山上“四珍”。“山伢儿”早园笋以其肉厚、鲜嫩、味美畅销大江南北。全县有茶地653公顷,年产茶叶2万多担。“莫干黄牙”茶叶堪与“西湖龙井”媲美,早在唐代就被列为上品。

德清丝绸历史悠久,已形成了种桑、养蚕、缫丝、织造、炼染、制衣一整套的完整生产体系。德清是全国重点蚕茧生产县,蚕茧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8.7%。白厂丝、绸缎、丝绸服装等产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出口美国、西欧、日本、香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6、经济发展

——效益农业方兴未艾。德清县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效益农业快速发展。粮经比达到36:64,早园笋和青虾成为我县最具特色和规模的两大农业产业,2001年,早园笋产量6.1万吨,以青虾为主的水产品3.5万吨,同时,德清县还是全国生产蚕茧的重点县之一,年产鲜茧7210吨;是全国毛竹重点生产县,拥有毛竹蓄积量3825万枝,年砍伐量480万枝。此外,茶叶产量超千吨,名茶“莫干山黄芽”享誉各地;四季鲜果接连不断,效益农业方兴未艾。


德清县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全县工业除丝绸、建材等传统行业外,医药化工、特色机电、新型建材、粮油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2001年所占比重已达58%。企业发展迅速,全县现有500万以上工业企业300多家,省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1家,产品出口世界各大洲。

——商贸经济日趋活跃。200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0.7亿元,增长14.5%。流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县现有商品交易市场46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已达3个。信息咨询、仓储码头、社会保险、旅游服务等新兴行业正在兴起。财政金融态势稳定,有效地保证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基础设施建设逐趋完善。被称为“华东第三通道”的宣杭铁路和北京至福州的104国道贯穿县境;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县城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60多公里,正在施工的杭宁高速公路将从我县境内通过,全县22.5公里,2001年工程超额完成计划,基础设施总投入2.85亿元。通讯条件良好,县内已开通13万门程控电话,实现了村村通电话,还开通了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台和168信息台、163、169莫干山信息港和覆盖全县党政机关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党政信息网;电力条件优越,全县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实行城乡同价。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德清县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之一,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对外贸易连年增长,2001年全县外贸出口供货总值24.05亿元人民币,其中自营出口9213万美元。利用外资水平提高,至目前,共有外商投资企业200家左右,总投资达3.6亿美元,其中协议外资2.15亿美元,实到外资1.13亿美元。

莫干山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是德清对外开放的“主窗口”。开发区占地7.5平方公里,首期开发2.2平方公里,各方面的基础设施日益配套。累计到2001年引进项目439个,总投资33.4亿元;其中外资项目64个,总投资1.2亿美元,累计到位外资2784万美元。一批高校工业园区和高科技项目、产品逐步形成规模和优势,与高校、科研所合作的路子进一步拓宽。

——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科教事业在全县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中得到发展,特别是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紧密合作,成果累累,被中科院誉为“德清模式”。2001年,新立各级各类科技项目63项,其中*8项、省级17项,并被评为全省科技进步先进县;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吸收社会和*人士捐资共同办学;职教、成教、幼教等不断发展和上档次,2001年进入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县行列,素质教育成效显著,顺利实施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探索多渠道办学的运行机制。卫生、体育、文化、广电、新闻事业蓬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尤其是新县城——武康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7、县城武康

武康镇总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口10万。城区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经过几年的开发和建设,武康城区面积已达6.5平方公里,人口6万。一大批现代化的交通、电力、通讯、供水、教育、文化、商贸和居民住宅小区等城市基础设施相继建成,配套齐全。占地11.2公顷的千秋广场现已建成。占地20公顷的市民公园已经规划,已于2001年开工启动。“美化、绿化、亮化、硬化、净化”工程的实施已使武康新城丰姿卓立、管理有序。武康先后被评为省级教育强镇、省级卫生县城和市级文明城镇。

莫干山经济开发区占地7.5平方公里,辟有工业开发区、旅游开发区、高科技生态园区、综合开发区和民营工业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目前进区项目103个,总投资15.3亿元,外资53个,总投资9442.2万美元,合同外资4860.4万美元。行业涉及机械、电子、化工、生物工程、医药保健、轻纺、竹制品加工等领域。经过几年的开发和建设,一个集科、工、贸并举的新兴城市已在浙北大地崛起。

8、社会事业

科技

德清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依托科技,与大专院校、科研所全面合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已先后与中科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23所大专院校和22家科研所建立了协作关系。建有民营科技机构41家。科技经费支出占全县财政支出的2%。省级区外高新技术企业6家,专业技术人员万人拥有量年平均递增6%,是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和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

教育

德清是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先后被列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县、浙江省首批素质教育实验县、浙江省教育强县,并逐步形成了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高中段教育发展为重点的比较完善、合理的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体系和覆盖全县的教育网络,出现了普教、职教、成教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县有高校2所,中专1所,技工学校1所,普通中学28所,中等职业类学校4所,小学106所。中小学在校学生58697人,教职工3千余名。全县共有10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学校。

文化与体育

德清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基础齐全。县属有文化馆、博物馆、剧院、少体校、体育中心等,乡镇建有文化站16个,农村影剧院10家。德清还是全国体育先进县。历年来在各级各类文化活动、体育赛事中频频获奖,成绩瞩目。

莫干山国际登山旅游节“让生命选择攀登,与德清共创辉煌”为主题,集观光旅游、文化展示、经贸活动于一体,成为与泰山国际登山节相呼应的江南一大盛会。

传媒

德清建有“德清电视台”、“德清人民广播电台”、“莫干山报社”等新闻媒体。有线电视光缆传输网已覆盖全县各乡镇。

卫生

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9个,包括2所县级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防疫站、药品检验所、卫生进修学校各一所。医疗床位1072张,医护人员1417人。德清是全国被级卫生保健“达标先进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6.2%。

9、投资环境

德清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日渐完备,已具有了较强的经济综合实力和市场流通体系。德清作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之一,投资环境更加改善,已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的一个投资热点。

交通

被称为华东第二通道的宣杭铁路、北京至福州的104国道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全县已建成65条各种等级的公路420公里,98%的行政村通了公路。杭宁高速公路德清段即将竣工。德清至上海、宁波的行车时间都在三小时以内,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75公里。

市场

全县已建各类市场45个,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市场3个。浙北毛竹市场、上柏早园笋市场、新市摩托车市场等专业市场在华东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借助便利的水陆交通,货物运输快捷、通畅。

电力

全县共有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变电所12座,主变电容量54.31万千伏安,有小型热电厂4家、小水电站32座,总装机容量4.2万千瓦。“九五”期间投入电网建设与改造资金3.3亿元,“十五”期间将投入4.3亿元,以增加输变、配电能力,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电能。

通信

德清有程控电话容量11万门,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0部,已开通多媒体通讯业务、电视电话系统和公众数据通信,CHINANET计算机通信网正式启用。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国际邮件、特快专递、国际直拨电话等现代化通信、通邮手段广泛运用。

政策和服务

通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德清已建立比较完善的经济政策。已出台的经济政策有“财政税收政策、规费政策、土地房产政策、办事承诺政策。外向型经济政策有:《关于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关于鼓励扩大外贸出口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等。同时为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凡有审批项目的机关都进入县审批办证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在规定工作日内承诺办理审批项目。

资源特色

德清的三碗茶

德清县德清县德清县茶文化研究会,向国内外茶人、茶友、茶文化研究团体的同仁拜年!祝贺大家春节快乐、幸福安康!

淳朴、热情、好客的浙江省德清县人们每当婚宴喜庆、逢年过节、稀客登门,都会用三碗茶款待客人,这个习俗也由来已久。

何谓三碗茶?即甜茶、咸茶和清茶。


德清县

主人向客人敬奉的第一碗茶,就是盛放在小饭碗里的镬糍茶。镬糍,是选用当年出产的纯白糯米,先煮成油光闪亮的糯米饭,用柴火烧旺平底铁锅和锅铲,将糯米饭陆续加入铁锅中,用锅铲摊、搨成厚薄均匀的镬糍。将镬糍装入小饭碗中七成满,配以白糖,再用沸水冲泡。一碗热气升腾,清香扑鼻,软糯滑溜,甜而不腻的镬糍茶就泡好了。

第一碗甜茶落肚,主人又献上第二碗咸茶,即防风神茶,咸茶亦称熏豆茶。将鲜嫩的毛豆烘干,配上野芝麻、尝子皮、丁香萝卜、笋干、蚕豆板、芽黄豆、酱瓜等多种佐料。这第二碗咸茶装在比小饭碗还小的瓷白茶碗内,一碗碗碧绿清香。此时,刚刚吃过甜茶的客人,面对这碗香喷喷、咸津津的熏豆茶,开了胃口,慢慢品尝,边品边续水。一碗咸茶大致可以喝上半个小时,最后将碗中的茶叶、熏豆等一起全部吃掉。

客人吃了甜茶,品了咸茶后,主人又热情地捧上了第三碗——清茶

在茶盅或白色透明玻璃杯中放入2克细嫩绿茶,用开水冲泡成一杯清茶。客人拿到清茶,应先闻后品。宾主边喝边聊,互通信息,人世间的友情、亲情融入清茶之中。

海内外的宾客,有机会光临莫干山麓德清县,欢迎随时随意来品尝一下德清的三碗茶,定会让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甜甜蜜蜜,糊而不粘,甜而不腻;香喷喷咸津津,振奋人的精神;醇和爽口,满面春风一年又一年。

中国第一蛇村

子思桥村是德清县有名的养蛇专业特色村。说起养蛇,子思桥的每个村民都能说上一段蛇经。村民杨纺荣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养蛇,如今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能手。他说,起初只是小打小闹,2000年,打破“小搞搞”的思想束缚,下狠心扩大饲养量,在原来的数量上翻了一番。今年6月,杨纺荣又通过村组织的帮忙,利用贷款和积蓄到金华、上海等地收购母蛇,再次扩大饲养规模。一直关注小蛇行情变化的杨纺荣还向我们道出了他的“小九九”:“现在,小蛇卖出的价钱只有1.65元一条,等到价格涨到1.8元时,赚上2万元没有问题。”

村民杨建荣早在结婚以前就与蛇打起了交道,是子思桥村拥有20多年养蛇经历的老蛇人之一。现在,附近几家有名的加工蛇菜的饭店都从他那儿订购蛇,国内几个大的中药材市场都有长期客户。商品销售不愁,头脑活络的他还打起了蛇内脏的主意,加工成鱼饲料。4年前,杨建荣养起了鲶鱼,没想到,鲶鱼把蛇内脏当成了一道美味。他说,以前村民杀蛇不太顾及周围环境,每到杀蛇季节,蛇的内脏到处乱扔,全村都被腐烂的气味笼罩。此后,只要村里谁家开始杀蛇,就把蛇的内脏用桶集起来,等他上门来收。今年5月初,他又在4亩鱼塘内投放了1万多尾鲶鱼苗。据悉,近5个月来,仅鱼苗的饲料少说也省下了五六干元。

说蛇论蛇,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杨洪昌和他的莫干山蛇类实业有限公司。杨洪昌不仅是全村养蛇的领军人,而且发明了人工孵化幼蛇技术,去年申报的莫干山赤练胎蛇被确认为国家原产地标记产品,为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最近,该公司又同浙江大学签订了共建*新农村合作项目协议,围绕珍稀蛇类人工繁育与生物制品开发进行研究,以期解决珍稀蛇类人工繁育的关键技术,并研制开发高附加值的蛇类保健食品和蛇类生化用品等。同时,合作双方还将建造标准化蛇类繁育场,成立浙江大学德清蛇类研究中心,使这个“中国第一蛇村”成为全国最大的蛇类养殖科研中心。

子思桥村负责人杨根妹说,子思桥村通过20年的发展,现如今,170户人家有150户从事养蛇,800人的村庄饲养着300多万条蛇。她说,20年前的子思桥村还是个又穷又脏的小渔村,现在村民整天围着蛇转,做得多的是蛇活、说得多的是蛇经。

上一篇:台州市椒江区

下一篇: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