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李唐

科普小知识2022-01-09 11:49:19
...

李唐,90后作家。1992年生,14岁开始创作诗歌和小说。作品被收入《人民文学》、《诗刊》和《诗选刊》及一些民刊。李唐被称为是“90后”作者中发表文章层次最高的作者,这大约是因为1992年出生的他已经在《人民文学》《上海文学》《锺山》《小说界》等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作品。这个在14岁时像懵懂的动物一样闯进文学天地里的青年,以纯粹洁净的语言、奇异的想象,写城市里孤独漫游的灵魂。

中文名:李唐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92年

主要作品:小说集《我们终将被遗忘》,长篇小说《身外之海》

主要荣誉:曾获第四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中篇小说奖、“*X19诗奖”首奖。

1、人物简介


李唐

李唐

小说家、诗人。

1992年生,14岁开始创作诗歌,18岁开始写小说。曾获第四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中篇小说奖、“*X19诗奖”首奖。作品见于《人民文学》《十月》《钟山》《天南》等,已出版小说集《我们终将被遗忘》。《身外之海》是李唐首部长篇小说。

李唐微博:@李唐的围脖

李唐豆瓣ID:李唐

2、创作经历

李唐生于1992年,14岁开始创作诗歌,18岁开始写小说,曾在《人民文学》《十月》等杂志发表作品。其中,《人民文学》杂志2017年第1期首次开设“90后”栏目,首期即发表了李唐的短篇小说《降落》。

3、人物作品

有作品收录入《2008年诗歌精选》、《2010年诗歌精选》《2009年散文诗精选》、《2010年散文诗精选》、《十年诗选》、《盛开》、《90后读90后文学》、《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诗歌卷》(张清华主编)、《青少年文学殿堂·诗歌卷》、《青少年文学殿堂·童话卷》、《大诗歌2009》、《大诗歌2010》(中国青年出版社)等。曾在《新课程》开设诗歌专栏。著有合集《90后诗人7家》。

2018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身外之海》。

4、作品简介

《我们终将被遗忘》


《身外之海》

中短篇小说集《我们终将被遗忘》,仍然以当代青年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写那些普通却并不乏味的年轻人,他们试图将这个时代的生活变得有趣、丰富。

《身外之海》

在《身外之海》中,李唐构建了一个神奇的天鹅绒小镇,这里有患了抑郁症的鹿、把诗稿转化成花朵的“逆向印刷机”、喝了会产生幻觉的酒、储存记忆的“海底博物馆”。主人公是这里唯一一名警察,业余时间喝酒、写诗、听爵士乐,偶尔练习萨克斯,见少量的朋友,说不多的话……通过一系列奇幻故事,李唐希望探讨这样的主题:孤独个体之间的互相支撑、慰藉。

5、人物获奖

曾获得*第五届X19诗奖首奖、首届中华文学复兴奖和第十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入围奖。首届“包商银行杯”高校文学大赛三等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小说奖。

6、人物评价

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评价道:“从李唐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新一代作家重塑自我的艰辛努力和别样路径。他的叙事明晰、清新,富有创造力。”

徐则臣评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困惑、苦恼和伤痛,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缺’。而我们生活在一起,本质上就是抱团取暖。”提到小说的主题,李唐说,平时我们可能无法真正地理解彼此,但在某个时刻,“我们都可能成为彼此活下去的勇气与力量”。“这篇小说的色彩是明丽的、透明的,跟他过去的小说的颜色底色还是不太一样。看这本小说我有很多惊喜。如果让我评价,我觉得就是一本有很多非常好创意的集合。”

作家邱华栋说,李唐的小说擅于将想象力穿透当代城市生活的现实,创造出一个变形和有趣的世界,人就像变形的镜子所折射的那样让你熟悉到亲切,又陌生到哈哈大笑,阅读李唐,需要本身具有敏感的天性和对人的深刻理解。

7、人物访谈

李唐:想象让我看到真实的自我

记者:你的小说里,很多都是青年人在城市里游弋,在游弋的过程里一个变形的世界和意识流的空间被建立了,人在这里随意流动,思维无限。这些人本身都没有特别清晰的面目,在日常生活里遐想,然后一瞬间又落回现实。为什么总是塑造这样的青年人主体?

李唐:我只能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我出生在城市里,并且一直生活到现在。我对城市的印象就是每个人都是隔绝的,就像是单元楼一样。小时候,因为老一辈人还残留着群居的记忆(比如说胡同、单位宿舍楼),所以跟邻居们还有一些接触,但是慢慢地,邻居也变成了陌生人,整栋楼里再没有认识的人,大家关上门,就成了一个独立的世界。

我很喜欢大卫·林奇的电影《蓝丝绒》,“蓝丝绒”指的是窗帘的颜色,这个寓意代表了每一扇窗子后面,可能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我对这样的意象非常着迷。还有就是,如果经常看日本电影或日剧,就会发现导演很喜欢对准东京繁忙的十字路口,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又匆匆分开,每个人都是低头赶路,虽然看上去很拥挤,但其实彼此之间是不会发生什么联系的,只有不停地流动、流动。这样的镜头对我来说太熟悉了,看着一张张陌生的脸,我总忍不住想他们的目的地在哪里?他们都经历了怎样的生活?而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对别人来说,我也不过是匆匆晃过的一张脸而已。

因此我喜欢在城市里漫游,但因为性格原因,我并不想与他们发生实质联系,联系只发生在想象中,仿佛是《尤利西斯》中那永恒的一天。城市会让人感到渺小,面目模糊,但同时也蕴藏着无限的想象空间,就像是水泥缝隙中偶然生长的植物。

记者:这个问题的另一重意思是,“90后”面对写作时,他们能从现实里获取的生活素材与前代作家不同,时代可供获取的东西也发生了变化,写作时会更关注个体在时代里的幽暗不明。他们游弋在时代里,用不一样的眼光打量它。你在小说里怎样打量这个时代,表达这个时代里的自己?

李唐:确实是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大卫·林奇,如果我早出生二十年或三十年,在现在这个岁数估计是很难接触到的,但放到当今,只要你有意愿,这样的资源几乎是唾手可得。但是另一方面,时代变化太快,曾经的价值观开始解体,你曾经非常在乎的东西,可能在今天已经变得一文不值,你曾经坚守的东西,也开始变得疑虑重重,你认为的“真理”,正在被新一代抛弃……许多人无法接受,他们注定要经历一次次精神的幻灭,这无疑是非常痛苦的过程,就连我这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也能清楚地感受到这里面的痛苦。

所以时代对我来说是晦暗不明的,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的发展。就像我小说中的人物,他们总是在思索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有时似乎发现了一条路,但很快就会被自己否定,因为这个时代没有人真的能为你指明前方的道路。你所谓的“对”与“错”,没有人知道在明天会不会调换位置。因此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每个人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感到不安。在大卫·林奇的电影,残雪的小说和培根的画中,我感受到了这种时代的不安。他们也成为了我写作的众多老师之一。

不过即使这样,我仍信奉文化的多元性。只有在真正充分的多元文化中,才能使每一个人得到发声的渠道。每个人都能公平地彼此对话,我们也才会更安全。

记者:想象力是人们评价你小说的一个关键词。你也认为想象力是通往写作*之路的钥匙,你推崇轻盈得“飞”起来的小说,而它需要的正是想象力。

李唐:我推崇有想象力的小说。日常生活是一种重负——不是说有多么艰难,而是它像是推石头的西西弗斯,像是工厂的流水线,看不到出口。想象力对我来说就是脱离日常重负的某种可能性,现实中我们无法飞翔,但在想象中一切皆有可能。或许有人说这是逃避现实,但现实生活到底是什么?你真能保证现实生活不是更大的虚幻吗?所以,想象更像是通往另一种现实的途径,在这里,我可以感到*,沉浸,并且看到更加真实的自我。

记者:你曾说,写诗的经验是促使你将小说处理得“不现实”的原因之一,你想写出的“诗性”小说,像诗歌一样具有广博的维度和深度,叙述你面对的这个世界。诗歌写作与你小说里看待世界有些什么联系?

李唐:诗歌极大地改变了我的视野,夸张点说,就像是从三维世界到四维世界的区别……看待世界的方式自接触到诗歌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其实“不现实”只是通常意义上的说法,我认为我的小说是很现实的,因为它写的就是我的生活,我的所思所想。

事实上,诗歌给予我的更多的是语言上的启发。对于一首诗来说,它的思想并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永远是语言。从好的语言中也可以诞生出崭新的思想。

上一篇:黄咏梅

下一篇:艾伦·金斯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