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城市建筑

韩甸镇

科普小知识2021-07-27 07:20:36
...

韩甸镇位于双城市西南部,北邻万隆乡,东接希勤乡,东南连金城乡,东北靠团结乡,西南与吉林省扶余县隔河相望。辖13个行政村。镇*驻群利村,距市区35千米。境内地势较洼,河叉、沟、泡、草甸较多。拉林河、友谊渠东西干渠、双万公路过境。

中文名称:韩甸镇

外文名称:HandianZhen

行政区类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市、韩甸镇

人口:4万人

隶属:哈尔滨市双城区

1、韩甸镇简介


韩甸镇位于双城市西南部,北邻万隆乡,东接希勤乡,东南连金城乡,东北靠团结乡,西南与吉林省扶余县隔河相望。辖13个行政村。镇*驻群利村,距市区35千米。境内地势较洼,河叉、沟、泡、草甸较多。拉林河、友谊渠东西干渠、双万公路过境。

2、历史沿革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即有韩、鲁、王姓等来此垦荒,此地南西靠拉林河,交通便利,来往客商多,于是韩姓在此开店,故取名韩家店,后逐渐发展有集市,遂又有韩集甸之称。一说,嘉庆末年有韩姓人在境内定居得名,因周围多草甸,民间在此贸易渐成集市故称韩集甸。民国时期为五区,伪满时期为政通、政启、尚贤村。

1946年为十二区,1949年为韩甸区,1956年改韩甸乡,1958年改韩甸公社,1984年改韩甸镇。1996年,面积124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韩甸、群策、北小房、六家子、荣生、宏图、田家、永河、白土、红城、红跃、前程、新城、新立、腰小房、大万家、高家17个行政村。2000年五普人口28406人。

3、行政区划

【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230182104:

~200121群利村

~201220荣升村

~202220白土村

~203220新立村

~204220腰小房村

~205220红城村

~206220永河村

~207220田家村

~208220大马家村

~209220大房村

~210220三姓村

~211220双林村

~212220长丰村

4、地理位置


韩甸镇位于双城市西35公里,地处黑龙江省与吉林省交界,距松花江15公里,拉林河流经西南部12个村屯,全长20公里,向西北注入松花江。辖群利、三姓、红城、大房等13个行政村,34个自然屯。韩甸镇是双城西部的商贸集散中心,交通便利,是万龙、金城、团结、杏山、希勤五个乡镇的中心,与吉林省的拉林乡、更新乡、弓棚子镇隔河相望,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习惯,每逢集市商贩云集,有上万余人来此赶集。

5、自然气候

韩甸镇自然气候适宜,处于中纬部,地理座标是东经127度5分,北纬45度84分,属寒温地带,温带大陆气候,冬长夏短,早晚温差大,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3.5度左右,无霜期115-125天,全年日照25189小时,适于中早熟农作物生长及较耐寒的果树生长。

6、人口概况


韩甸镇现有人口388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43人;

总户数9584户,其中非农业户532户;

总劳动力19744人,其中农业劳动力8641人。

现有完全中学一所,17所小学。

7、经济发展

韩甸镇幅员面积256890亩,其中耕地面积192674亩,土质以沙壤土为主;林地11001亩;牧草地21893亩;水域8364亩;园地92亩;居民工矿用地15957亩;交通用地3585亩;未利用土地3324亩。粮食总播种面积156686亩,财政总收入67万元,总支出67万元;乡镇企业个数331个,从业人员650人,利税580元,产值955万元。第一产业收入26687万元;第二产业收入1475万元;第三产业收入3555万元。

韩甸镇农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主要以粮食作物、棚室菜、畜牧业生产为主。一是大田以玉米、高粱、大豆、谷糜、水稻为主,并逐渐形成了具有韩甸特色的“四小经济”,即绿色小米、小花生、小甜瓜、小庭院经济。二是棚室菜一直处于市各乡镇的领先地位,由于地理位置和多年习惯,周边乡镇村屯的农户都到我镇的农贸市场批发蔬菜。现全镇大棚、温室已超过150栋,在整个春夏秋三季实现了蔬菜的自给自足,并逐渐形成以群利村为中心,辐射拉动其它村屯向棚室菜生产方面发展。三是畜牧业方面,奶牛业发展非常迅速,建成了大马家、三姓等几个畜牧业生产专业村及畜牧小区,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现全镇牲畜养殖户已突破4500户,奶牛存栏12000头,全镇日产鲜奶超过35吨。黄牛存栏10000头,蛋鸡、生猪的数量上升态势。

8、附近景点

龙聚宝寺

龙聚宝寺位于双城市韩甸镇白土村西部,它依山傍水。蜿蜒曲折的拉林河水从它的前面流过。宝寺后面是一条笔直的通往寺院的沙石路,路的两边是平平整整的粮田。西面是连绵起伏的沙丘,金黄的沙滩上点缀着一簇簇柳树丛。东面是横亘几公里的山坡,坡上绿树成荫。据说,龙聚宝寺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当时,寺院的规模很大,建筑非常雄伟,别具一格,是当地人们修心养性及旅游的好地方。每年夏季,到这里烧香拜佛祈祷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农历的四月十八日庙会,这里更是人山人海。有的来烧香拜佛,有的来休闲,有的来卖东西,有的来凑热闹。寺院内外香烟缭绕,人头攒动,佛歌僧语此起彼伏,好不热闹。这一习俗一直持续至今。*期间,龙聚宝寺受到了破坏,寺院被拆除,致使荡然无存,真正成了有名无实。直至九十年代末,在当地*和信奉佛教的各界知名人士的支持下,毁灭三百余年的龙聚宝寺才又重新得到了修建,而且还修了从韩甸镇到寺院十几公里的砂石公路。寺院仍旧在原址,建筑风格及布局仍然按照原来的样式,但是规模比原来小了许多,占地仅约6000平方米左右。龙聚宝寺坐北朝南,各有南、东两个大门,其中东门为主门。进入主门是一条宽阔笔直东西走向的水泥路,路的两侧垂柳摆动,鲜花盛开,彩蝶纷飞。路的右侧,绕过草坪花圃,是一个宽大的停车场。停车场的右侧,主大门左面的东北角是留名阁。沿路向前走至尽头向右拐,就来到了正殿,十几级台阶上的正殿显得高大气魄、古朴典雅,红柱黄窗,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走进大殿,一尊巨大的观音像座落正中,安详慈善的观音娘娘正微睁双目注视着下面虔诚跪拜祈祷的人们。观音的左侧是大肚弥勒佛,他浑身金光闪闪,脸上笑逐颜开,身披僧衣,袒胸露乳,双手捧着圆溜溜的肚子。观音右侧巍然屹立着四大金刚。一个捧着浑天伞,一个手握琵琶琴,另一个捏着花狐貂,还有一个手持青龙剑,个个身披铠甲,手拿降妖法宝,表情严肃,威风凛凛。正殿的东侧殿依次是吃斋殿、藏经殿和僧人们的寝室,三座殿连在一起,贯穿于寺院的东面,殿沿儿长长地伸出,被十几根一字排开的柱子撑起,形成一条长长的走廊。每根柱子的横槛上,都画着不同的画。走在其中,仿佛是走在颐和园的长廊中。正殿的对面是罗汉堂。殿内的十八罗汉像,全部用木雕涂金漆制成,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这些罗汉远看金光闪闪,近看栩栩如生,工艺精湛,造型奇特。正殿、罗汉殿、藏经殿之中围成了一块宽敞的场地,场地的北面并排摆放着四只大香炉,香炉的前面是一鼎约两米多高的好运宝塔。凡是漫步观赏来到宝塔近前的人们,都纷纷向塔顶的小窗口投币,以此来希望带来好运。绕过场地南面的罗汉堂,就是龙聚宝寺的南门。走出南门,踏着软绵绵的绿草地,你一定会不知不觉地来到河边。站在河岸上,顿觉凉爽了许多,波光粼粼的拉林河面上燕鸥翻飞,渔船点点,凉风习习。这里是天然的浴场,休闲的人们有的在河里游泳,有的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还有的在林荫下乘凉。如果你顺着河边的林荫小路来到山脚,再登上高高的山顶,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远处蜿蜒的、金光闪闪的拉林河水仿佛一条银龙静静的躺在沙滩上。山脚下龙聚宝寺的红墙黄瓦在浓郁的绿树林荫中若隐若现。远处传来寺庙里阵阵的钟声,真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感觉。

上一篇:杏山镇

下一篇:尚志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