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执信中学

科普小知识2021-12-05 12:04:58
...

执信中学是一所发展中的百年老校,是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为纪念近代*革命家朱执信先生而亲手创办的纪念性、示范性学校,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他曾率先推进新学制,开中国现代教育之先河。1978年再次定为省市重点中学,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外文名称:ZhiXinHighSchool

创办时间:1921年

类别:省重点中学

现任校长:何勇

所属地区:广东广州

1、简介

教育理念

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曾多次承担和出色完成多项国家和省市级的教育科研任务,培养了一支团结奋斗、励精图治、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教育实施的新型管理模式,注重对学生的技能思维的训练,逐步开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学校课程,为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高中52个教学班,初中18个教学班规模,学生人数共3515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2人,教辅人员38人,工勤人员6人,合计教职工306人。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或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6人,占27.7%;本科或同等学历教师201人,占99.5%;高级职称教师80人,占39.6%;中级职称以上155人,占76.7%。执信中学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一批批立足岗位、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教师在这里成长为名师。教师形成了“殚精求知,笃志力行,尚严善导,以身立教”的教风。英语科组被评为“全国百佳班组”和“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物理科组被评为广州市“青年文明号”,语文、政治、生物、数学、化学、历史、物理等7个科组被评为广州市优秀科组。

硬件设施

执信中学努力营造实施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有多个多媒体电脑室,有教师课件制作室、教师电子阅览室、电视演播厅等学科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为全面实施信息教育创造了条件,全校实施了教学场地空调化。执信中学的科技文体活动,具有群众性、多样性、持久性的特点。特别是有一批高质量、高品位的研究课程更受到专家、同行的高度评价。执信中学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环境优雅,人杰地灵。学校加大了校园改造的力度,广种花木,开辟草坪,增设景点,改造旧建筑,使校园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执信中学的青少年绿色志愿者基地更是成为集环境、绿化、生物、地理等多学科教育科研的大型学生实践基地。执信中学是一所开放型的学校,接待了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代表团、专家学者的访问。学校和加拿大、香港的学校或教育团体保持互访交流活动。广州执信中学认真贯彻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在办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扩大学校办学空间,先后创办了公办民助的南海执信中学,民办的番禺执信。

2、历史沿革

建国前的发展历程

初成立时为私立,孙中山捐款一万元,另派李佩芳等人赴美洲募捐,得款五十六万元。廖仲恺任广东省长时,又将时敏书院产业拨作开办费,另由省库补助经常费。1922年曾醒回粤,主持校务。执信中学亦遭叛军抢劫破坏,暂迁大北直街,*平息后才迁回。执信初成立时,即实行“六·三·三”新学制。为全国实行新学制较早的学校之一。1923年,东沙路竹丝岗新校舍建成,迁入,新校舍设备完善,可容师生八百余人。1924年,增设高中师范科。在大革命期间,校内*和革命气氛浓厚。1925至1926年间,曾先后派学生黄楚夫等人赴苏联等国留学。1925年沙基*中,执信学生参加*时有数人受伤。1927年国共分裂时,左派学生签名去武汉参加革命,右派学生则签名去南京。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反动派派军警封闭执信校门,捕去学生崔耀广等十余人。广州起义时,执信有不少学生参加,牺牲者十余人。1927年秋,由杨道仪任校长。学校在*右派控制下,推行资产阶级奴化教育。1928年秋,省教育厅下令男女分校,将执信男生拨入省一中(省一中女生拨入省女中和执信),改校名为“执信女子中学”。1932年,在西关宝华正中约设分校,招初中和附小生。这时正校已有高中九个班,初中六个班,共六百余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迁校南海碧村。1938年10月,再迁校澳门。1940年9月,由金曾澄接任校长。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迁乐昌县。1943年,改为“省立执信中学”,招收男女生。1943年7月,由林宝权继任校长。1944年底,乐昌沦陷,迁校仁化恩村。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广州东沙路原校址复课。不久,又恢复为女校。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内战。执信校长林宝权在校内进行高压统治,平时不准学生出校门,两周只许学生回家一次,加重功课的重压。以三青团份子监视进步师生,使进步师生十余人被逼离校。但广大的进步师生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地下教联、地下学联的团结和组织下,向反动派进行斗争,如把学生会的领导权争夺过来;反对贪污,收回膳食管理权;组织同学参加1948年的冬令营活动和参加以基督教青年会为掩护的励进社活动;掩护进步同学撤退到东江游击区等活动。*夕,组织护校运动,迎接解放。解放后仍称为省立执信女子中学。后改为市立。

孙中山先生创办执信学校

为表彰朱执信对革命的贡献,孙中山先生采纳了*元老廖仲恺等人发起的的建议,指定廖仲恺、孙科、胡汉民三人筹建执信学校。孙中山亲自发动众人捐款办学,自己首先捐出一万银圆作筹建费,并派出汪精卫夫人陈璧君等人到美国的华侨中筹款。此期,孙中山还亲自致函美国三藩市*支部诸同志说:"执信学校需款甚切,兹汪精卫夫人及其弟耀祖来美筹款,务望诸同志热心捐助,并乞广为劝捐,以示尊崇先烈,造就人才之意。汪精卫、廖仲恺、胡汉民、邹鲁、孙科、许崇清、金曾澄等人为筹备员,历时数月,始告成功。1921年,学校筹建落成,定名为"私立执信学校",地址位于越秀山南麓清泉路应元书院旧址。当年10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执信先生为革命实行家,又为文学家。中华民国之有今日,实赖执信先生之毅力感化同党,及感化国民有以致之。先生不论何役战争,皆曾参与,且必躬冒矢石,不避艰险。先生复邃文学,著作等身,无一不非惊人之论。先生不止有文武兼备之革命实行家,论其一生行为,算是中国之明星。粤军返斾之役,先生以救国救乡之故,不幸竟以身殉。今同人等设立斯校,无非为纪念先生,及冀望后死者继先烈之志起见。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及改造未来之社会,以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有厚望焉。


首届校董

由于学校筹备会为筹建学校而设,学校筹备期过后,另设常务校董会以维持学校的永久存在,选出:金曾澄、汪精卫、胡汉民、林森、廖仲恺、伍朝枢、许崇清、邹鲁、陈壁君、李石曾、吴稚晖、孙科、邓泽如、古应芬,林云陔、胡清瑞、陈廉伯、陈耀祖、陈融、郭标、戴传贤、李大钊、张继、霍芝庭、曾醒等25人为校董。1年后,廖仲恺先生出缺,陈廉伯告退,经校董会决议,增聘谭延恺、何香凝、陈公博、曾仲鸣、马洪焕、刘纪文、褚民谊诸先生为校董。

3、校风校训

校风:执德至弘,信道至笃。

教风:殚精求知,笃志力行。尚严善导,以身立教。

学风: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

办学特色:人文熏陶,内涵深厚。

育人理念:育德立人,以德修智,以智弘德,整体发展,学有特长。


4、校歌

《我们前进在先烈路上》

作词:韩笑

作曲:郑秋枫

白云山,珠江水,听执信歌声嘹亮。

黄花岗,红花岗,听我们书声朗朗。

攀登文化的高峰,锻炼坚强的翅膀。

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我们前进在先烈路上;

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我们前进在先烈路上。

紫荆美,白兰香,爱执信荷塘明月。

木棉红,菊花黄,爱我们苗圃朝阳。

辛勤园丁育英雄,争做祖国的栋梁。

振兴中华为国争光,我们前进在先烈路上。

振兴中华为国争光,我们前进在先烈路上。

5、招生相关

计划人数

学生类别 招生人数
公费 749人
择校 83人

分数线

年份 公费 择校
2009 718 657
2010 720 715
2011 724 726
2012 719 707

上一篇:桂园中学

下一篇:和顺的夏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