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屠格涅夫

科普小知识2022-01-30 12:38:42
...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即伊万•屠格涅夫(俄文名:ИванСергеевичТургенев)(1818-1883),是19世纪俄国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和“现实主义作家”。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他的创作跨越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一漫长的岁月,他以小说、散文和戏剧等各种文学形式,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所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被人们称为艺术编年史。代表作《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和《处女地》等。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即伊万·屠格涅夫(俄文名:ИванСергеевичТургенев)(1818-1883),是19世纪俄国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和“现实主义作家”。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他的创作跨越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一漫长的岁月,他以小说、散文和戏剧等各种文学形式,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所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被人们称为艺术编年史。代表作《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和《处女地》等。

中文名: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外文名:ИванСергеевичТургенев

别名:伊万·屠格涅夫

国籍:俄国

出生地:奥勒尔市

生卒年月:1818年11月9日-1883年9月3日

职业:现实主义小说家

代表作品:《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等

主要成就:现实主义艺术大师

作品特点:现实主义

1、人物简介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于1818年9月出生在奥勒尔市一位破落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位退职军官,他的母亲是个很有文化教养、但却相当严厉的女地主。作家的童年生活在母亲的庄园里度过。封建庄园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阴暗的记忆。

1827年,屠格涅夫随全家迁居莫斯科,在私立寄宿学校读书。1833年,他进入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次年转入彼得堡大学文史系。1837年,他大学毕业。

1838年,屠格涅夫去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古典文学。1841年回国,1842年他在彼得堡大学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1843年,他认识了别林斯基。与别林斯基的相识与交往对屠格涅夫的一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1847年,他与别林斯基一起周游德国各地,在这一年,他还亲眼目睹了法国二月革命。他的现实主义重要作品《猎人笔记》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由于与母亲不和,屠格涅夫失去了经济来源。在这一时期,他还创作了许多剧本,其中的《食客》(1848)、《单身汉》(1849)和《乡村一月》(1850)等都是名篇,在这些剧本中,屠格涅夫反映了“小人物”的悲惨遭遇和社会风习,为俄罗斯民族戏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850年,屠格涅夫回到俄国。1852年,屠格涅夫因撰文悼念果戈理逝世而被捕,在拘禁中他写了著名的小说《木木》。一个月后,他被流放,其实,这次流放是沙皇对他写作《猎人笔记的》报复。1853年,屠格涅夫被解除流放,重回彼得堡。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创作了一系列中、长篇小说,如:《多余人日记》(1850)、《罗亭》(1856)、《阿霞》(1858)、《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和《处女地》(1877)等。

六十年代初,屠格涅夫的《前夜》发表后,俄国革命*主义批评家杜勃罗留波夫曾发表了一篇名为《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的评论文章。这篇文章触怒了屠格涅夫,在农奴制改革前夕,他从根本上并没有站在*主义者一边,所以,文章中就《前夜》联系俄国现实对革命的分析和预测,是不可能得到屠格涅夫赞同的。为此,他断然宣布同合作了十年的《现代人》杂志决裂。七十年代,屠格涅夫移居法国。《处女地》就是他在国外同“民粹派”人士接触的结果,也反映了屠格涅夫头脑中始终未得到解决的矛盾。

在1878年至1882年这几年间,屠格涅夫还创作了八十多篇散文诗,这些诗是他创作思想的体现,是他数十年对社会和人生思考的结果。这些诗中,有的感叹了人生的空虚、幸福的渺茫和自然的冷漠无情,表现了作者对世界的悲观、失望情绪,有的则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和对末来的信心。《门槛》便是其中的名篇。它塑造了一个原意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女革命家的形象。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隽永优美,充满激情,语言锤炼精致有味,是俄国文学宝库中一块光彩夺目的魂宝。

1880年,屠格涅夫最后一次回到俄国,在莫斯科普希金雕像揭幕仪式上,他曾表示了叶落归根的愿望,但两年多以后,他却因脊椎癌病客死法国。按照屠格涅夫的遗嘱,他的遗体被运回彼得堡,安葬在别林斯基的墓旁。

2、屠格涅夫经典作品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主要作品,是他反农奴制立场的见证。它的第一篇特写《霍尔和卡里内奇》发表在1847年的《现代人》杂志上,以后屠格涅夫又陆续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了二十来篇故事,1852年出单行本时,共有二十二个短篇(1880年定版的版本中增加了三篇,共二十五个短篇)。

《猎人笔记》反映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夕的俄国农村生活。反对农奴制度是贯穿全书的主题思想。在这部书中,屠格涅夫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农民和地主形象,并把他们的生活加以对照。首先,作家在对比农民和地主的精神世界时,赞扬了农民道德品质的崇高和丰富。《霍尔卡里内奇》塑造了两个性格不同的农民形象。霍尔是个聪明、能干、善于理财持家的人,他生活得很实际,而长里内奇却正好相反,他富于幻想,热情而浪漫,是个理想型的人。他们虽然性格不同,却有很高的天赋的创造能力,如果没有农奴制条件的限制,他们会更有作为。《歌手》中的天才农民歌手、《孤狼》中的看林人等普通农民身上,都有着朴实、善良、勤劳、正直这些美好品德。对农民所受到的摧残和侮辱,屠格涅夫充满着深切的同情。在地主和农民之间,屠格涅夫的同情是在农民一边的。

但屠格涅夫毕竟不是革命*主义者,他并没有将地主阶级作为一个没落、罪恶的整体来看,相反,他塑造了一些善良的地主形象。对农民的处境,他并没有希望用*压迫农民的国家机器,而是希望用改良的办法达到改善人民生活的目的。这些都妨碍了屠格涅夫对俄国社会本质的认识。

在《猎人笔记》中,屠格涅夫展露了其描写风景的非凡才华,俄罗斯的森林、天空、田野和草原在他廖廖数笔的勾勒下顿时显得生动鲜明,令人神往,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罗亭》

《罗亭》是屠格涅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罗亭是四十年代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聪明热情、才华横溢,对未来充满热烈的向往,却又脱离人民,所以最后只能一事无成,成为一个“多余人”。他象一个“无根的浮萍”,永远也没找到自己在现实生括中的位置。比起普希金的奥涅金和莱蒙托夫的毕巧林,罗亭具有更强和更自觉的批判意识,他所进行的反农奴制活动更加积极主动。这是五十年代贵族知识分子的一大进步。

《贵族之家》

《贵族之家》也是描写一个贵族知识分子的悲剧的。主人公拉夫列茨基同样是一位热情但又缺乏具体行动目标的人。在他经过对爱情的失望后,是纯洁而美丽的丽莎重新点燃了他的爱情之火。但当他的妻子重新出现在他面前时,他茫然失措,无所作为,任真正的幸福离他而去。随着社会的发展,贵族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作用目渐缩小,而变成了一个懒惰的、令人惋惜的阶层。

《前夜》

《前夜》被称为俄罗斯文学史中最早歌颂“新人”的作品之一。贵族姑娘叶莲娜不顾家庭的反对而远离故乡,嫁给了一个贫寒的保加利亚革命青年英沙诺夫。当英沙诺夫去世后,她毅然继续奔赴保加利亚,投身到了保加利亚民族解放运动中去。叶莲娜是个比以住小说中的女性更具有革命觉悟的妇女形象。她的出现,已预示了俄国社会中新的社会要求的产生。

《父与子》


父与

长篇小说《父与子》是屠格涅夫在与《现代人》杂志决裂以后发表的重要作品。作者通过反映代表不同社会阶级的“父与子”的相互关系,表现*主义贵族同平民知识分子的较量。

小说的情节在医科大学生巴扎罗夫、他的同学阿尔卡基和阿尔卡基的伯父巴维尔之间展开。巴扎罗天是平民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崇尚唯物论,充满强烈的否定精神。认为“贵族制度、*主义、进步、原则”对改变现实是毫无用处的,他所遵从的原则,就是行动。他代表了60年代最进步的思想。巴维尔·基尔沙诺夫是“父”辈的代表,是*主义“原则”的维护者,是落后于时代的人,他虽竭力反对巴扎罗夫的各种主张,但总是敌不过对方,最后在与巴扎罗夫的决斗受伤,从此一蹶不振。巴维尔的弟弟尼古拉是个善良温和的地主,他沉湎于空想而在现实中一无所为,他在各方面均无法与巴扎罗夫较量。巴扎罗夫的同学阿尔卡基是个天真的青年贵族,他有时站在巴扎罗夫一边,但实际上却离他的父亲和伯父更近一些,在思想感情上,他更倾向于他们,最后他继承了父辈的庄园,成了“父”辈中的一员。

《父与子》发表后就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并对此展开了争论。作为持*主义立场的屠格涅夫,他不可能完全站在*主义者巴扎罗夫一边,在巴扎罗夫的身上,充满了许多矛盾。他既是虚无主义者,否定一切旧的传统、观念,却又没有行动;他与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却又时时感到同人民的隔阂。这个矛盾的性格,充分反映出作者自身的思想矛盾。所以,当时进步的文学批评界并没有将马扎罗夫视为真正的革命*主战士。尽管如此,屠格涅夫笔下的这个人物在当时的确有着进步意义。

屠格涅夫的小说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它们内容丰富,但篇幅并不长,其中的人物深刻,常常具有典型意义,但人物并不繁杂。整个小说结构严谨而流畅,文笔抒情而充满诗意,尤其是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更体现着人们对俄国妇女的最高理想,充满着强大的艺术魅力。

3、屠格涅夫的爱情


初恋

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屠格涅夫以写爱情著称。他那一部部闻名于世的杰作,都有十分细致、真切、动人的爱情描写,或缠绵悱恻,或愁肠百转,或魂牵梦萦,或铭心刻骨,堪称人类爱情生活的“百科全书”。但是,这位描写爱情的大师,竟是一个终身未婚的人。

1818年,屠格涅夫出生在一个世袭贵族之家。优越的生活环境,完整的上流社会的教养,使他顺风顺水地长成为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出众的美男子。女人们在他面前花一般盛开,转眼又斗转星移地过去了,唯有一个叫波丽娜•维亚多的女人住在他的灵魂里,不离不弃,陪伴了他一生一世。

他们相逢于1843年秋天,那年法国文学家、翻译家路易•维亚多的妻子波丽娜•维亚多来到彼得堡,她仅20岁,是著名的歌唱家。25岁的屠格涅夫对她一见倾心。然而波丽娜的崇拜者少说也有一打,屠格涅夫并不是最让人看好的一个。可是爱情来了,就是这么说不清道不明,她偏偏看中了他。

1845年,波丽娜所在的意大利歌剧团结束了在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巡回演出,离开俄国。屠格涅夫失魂落魄、茶饭不思,煎熬了数日,居然不顾一切,辞去了内务府办公厅文官的职务,去追寻波丽娜•维亚多。小公务员可以因为上司的一个喷嚏而死;对他那样衣食无忧的人来说,没有了爱情才会要了人的命!从遥远的俄国追到距巴黎60公里的一个庄园,他们重逢了!

在这段岁月里,屠格涅夫白天写作,晚上就去拜访波丽娜一家。她外出时,屠格涅夫经常一天写好几封长信向她表达情感和谈论各种事情。诚挚热烈的爱情激发了他的写作热情,一部部动人心弦的小说相继问世。屠格涅夫名声大噪,而波丽娜是他诸多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和评论者。

1864年,波丽娜结束了在巴黎的演出,全家迁居德国的巴登。想不到屠格涅夫又长途跋涉跟着去了!波丽娜是有丈夫的人啊,究竟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原因,那个男人不但没有杀了他,而且允许他紧挨着他家的别墅,也盖了处宅子!在这里,他一直住到1870年。屠格涅夫每年都要回故国一次,但每逢7月18日,也就是波丽娜生日那天,纵使山长水远,他也必定要赶回巴登去,和她共庆生日。普法战争结束后,波丽娜一家又返回了巴黎,这一次屠格涅夫居然和他们一起在距巴黎14公里的小镇布日瓦尔合买了一幢乡村别墅,取名“棕树别墅”。直到1883年,他在这里的一张床上告别人世,恋恋不舍地结束了他和波丽娜40年的奇特恋情。

4、屠格涅夫旧居


屠格涅夫旧居

屠格涅夫的故居位于俄罗斯奥廖尔市卢托维诺沃村。屠格涅夫庄园有200多年历史。庄园占地40公顷,一座白色的小教堂,一幢马蹄形的房子,一排马厩,一间浴室,剩下的就只有密密匝匝的树木了。

屠格涅夫的故居里一共有15个房间。虽然房屋是后来重修的,但房间里的家具及摆设均是原件。屠格涅夫的图书室,那是整座建筑里最大的一间。房间里靠墙摆放着八个浅棕色大书柜,书柜的样子很憨厚,书柜的门有点像中国普通人家的房门,可以从一侧打开,又有点像书的封面,只要轻轻的一揭,里面的多彩世界便会赫然呈现在视野里。故居内所有屠格涅夫的画像都保持着同一种特殊的姿势:他把右手伸进衣服内按住胸口,那是心脏跳动的地方,也许,那里潜伏着令他一生都隐隐作痛的秘密。屠格涅夫活了65岁,真正住在这个生他养他的庄园里总共只有17年。

屠格涅夫的庄园历尽沧桑,二战期间,庄园被蹂躏得面目皆非,几近倾颓。1976年,苏联*在原有的地基上将这栋房子复原。1998年,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来到这里参观,下令修复庄园大门口处那座一直废弃的教堂。屠格涅夫亲手种植的橡树,现在已经180岁了。橡树参天而立,像一位世纪老人在静观世间沧海桑田的变迁

5、经典语录


屠格涅夫

一个人的个性应该像岩石一样坚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建筑在它上面。

——《前夜》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罗亭》

你无论怎样喂狼,它的心总是向着树林的。

——《猎人笔记》

世上有三种利己主义者:一种利己主义者是自己要活着,也要让别人活下去;另一种利己主义者是自己要活着,却不让别人活;最后一种利己主义者是自己不想活,也不让别人活……

——《罗亭》

那时你的整个生命的全部秘密,并不在于你无所不能,而在于你相信自己无所不能……

——《初恋》

一个好学生能够发现自己老师的错误,但能恭恭敬敬地保持沉默,因为正是这些错误对他有所裨益,使他走上大道。

——《烟》

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罗亭》

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而且渺小,但是伟大的一切却正由人的手所造成。人生在世,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崇高的任务,那就是他的无上的快乐。

——《罗亭》

6、人物评价

在世界上,一个人还能爱别的什么呢?还有什么别的能象祖国这样永远不变,不容疑惑,值得我们信仰?

                       ——《屠格涅夫论》

不生活在俄国,是不能写俄国的。

                       ——《屠格涅夫论》

不应试图从外部,在几乎一贯远离俄国的情况下,探讨出它的实质。

                       ——《屠格涅夫论》

只有那些不自作聪明,善于毫无怨尤、不尚空谈地完成这类日常工作的人,才能在未来拯救自己的祖国。

                        ——《屠格涅夫论》

您去巴斯基的时候,请代向我的房屋、花园和那棵年轻的橡树告别——代向祖国告别。

                         ——《屠格涅夫》

……解放自己的祖国!……啊,多么伟大,说起来又多么叫人战栗的话啊!

                   ——《屠格涅夫和他的小说》

那草原的风的气味在一瞬间使人记起了祖国,在我灵魂里激起了怀念祖国的焦思。我真想呼吸一下俄罗斯的空气,在俄罗斯的土地上走走。

                   ——《屠格涅夫和他的小说》

在疑惑与痛苦地思念祖国命运的日子里——只有你是我唯一的支持和依靠,啊,伟大、有力,正确而*的俄罗斯语语言呀!……这样的语言不给予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不能令人相信的!

                   ——《屠格涅夫和他的小说》

我个人认识的十分清楚,这样远离故土,这样勉强割断把我和我从小所过的生活结为一体的联系与线索,是不好的。

                          ——《回忆录》

祖国的幸福、它的伟大、它的光荣,在他心里引起了深刻而强烈的反应。

                          ——《回忆录》

只要提到祖国,他的全身似乎马上就表现了无限的力量和强烈的激动,他的嘴唇的线条变得更加强硬、更坚决了,而在他的眼瞳深处,则燃烧起一种沉郁的,不可熄灭的火焰。

                       ——《屠格涅夫评传》

当他一说到自己的祖国,他好象就长大了,长高了,他的姿容就立刻焕发了,他的声音也变得象纯钢了,啊,不,好象是,在这世界就没有一个人能够使他低下头去。他也不只是空谈——他行动,还会永远行动下去。

                        ——《屠格涅夫论》

我对自己的俄罗斯,这个奇怪、可爱又可憎的亲爱的祖国,是又爱又恨。我现在离开了它:因为我在*机关里坐了二十年的冷板凳,需要出来散散心。我离开了俄国,在此地感到非常愉快和快乐,但是我已经预感到,不久即将回去。俗话说:花园的土地虽然肥沃……但是野莓果在这里长不好!”

                            ——《烟》

即使把我们洗上七次,也洗不掉我们的俄罗斯本质,否则我们的民族可太没有出息了!

                          ——《回忆录》

只有热爱自己祖国,了解本族人民,为自己所属的民族而自豪的人,才能给世界文化带来民族的贡献,只有在艺术作品里*而全面地发展本民族的东西,才能使它成为全世界的文化财富。

                      ——《屠格涅夫评传》

世界主义是胡说八道,世界主义者等于零,或比零更坏;没有人民大众,便没有艺术,没有真理,没有生命,什么也没有。

                      ——《屠格涅夫评传》

7、相关影视剧

《前夜》


前夜

电影《前夜》于1961年由导演彼得罗夫执导,主演:卡巴科切耶夫,密洛波里斯卡娅,里瓦诺夫,安德洛夫斯卡娅。

内容简介:叶列娜出身豪门贵族,是个正直、热情而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俄国姑娘,对待朋友别尔申涅夫和舒宾非常真诚。对英沙洛夫的爱情十分慎重而又十分坚决。他爱英沙洛夫,只是因为他的性格诚实,行为正直,特别因为他怀着决心解放自己祖国的崇高理想,叶为了对英的爱情,不惜远离自己的祖国。英沙洛夫去世后,她含辛茹苦,继承自己丈夫未完成的事业,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当看护,忠于信仰,依然前行。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影片《猎人笔记》根据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它从小说中选取了一个故事——《护林员》拍摄成电影。于1977年上映。

影片忠实于原著的风格,以优美的画面,生动的人物形象,再现了广袤俄罗斯大地上秀丽的自然风光、勤劳俭朴的劳动人民。影片以一个护林员的悲惨遭遇,真实地展现了俄国农奴背景下的劳动人民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凄苦生活。林中的景色美不胜收,尽忠职守的护林员看护着森林,即便是一根树枝,别人也休想从这儿偷走。虽然他尽心尽力地干活,可贫苦、饥饿却困扰着他。他的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一个12岁的女儿和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极为艰难,常常是食不果腹。尽管这样,护林员对工作仍旧是兢兢业业。然而苦难尚未结束,一位先生到林中打猎,误打中了护林员,结束了他苦难深重的生命。而他那两个可怜的孩子,从此更加孤苦无依。

《贵族之家》


贵族

电影《贵族之家》由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执导,1970年上映。主演:伊琳娜·库普彻柯,贝娅塔·蒂希基维茨,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影片对于原小说改动很大表达的也相距甚远田园牧歌式的外省贵族生活萦绕不去的是对故乡土地的淡淡哀愁和眷恋乃至人生的虚与实画面美插曲女声二重唱极赞莉莎和我心中的形象有差距但也很美更生动而不是原小说里那种雕塑式的极富距离感

上一篇:蔡琳

下一篇:孟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