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建
中文名:吴子建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47
职业:金石名家
1、人物简介
吴子建
吴子建,当代金石名家,名建,室名长屋、从因楼,福建福州人,1947年生于上海。1978年移居香港,1987年移居美国。祖籍福建闽侯。祖父宏士及父尔昌皆好书画,后迁居上海。童年时,吴湖帆先生导之亲笔研,及长,问业于张伯驹、叶恭卓、王世襄、容庚、顾廷龙、沈尹默、潘伯鹰、谢稚柳、陈佩秋、钱廋铁、来楚生、方介堪、方去疾、陈巨来、王壮弘等。1971~1990年间曾为谢稚柳制印一百余方。
2、人物故事
吴先生祖籍福州,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世家,其祖父、父亲皆好书画,与上海书画界名人皆有往来,这就决定了吴先生能与之接触的绝不可能是书画界的一般人物。吴先生童年时便得吴湖帆先生指点,后来吴湖帆先生又专门写介绍信将年少的吴子建先生介绍给陈佩秋先生习画。这种机遇不要说现在在一个大师贫乏的年代不可能,就算当时也不是人人都能有的机会。但在众多的师友中,我认为有二人对吴先生的艺术影响最大,那就是陈巨来先生和谢稚柳先生。
解放后,吴先生的父亲在上海的一个中学任教员,恰巧坐在吴先生父亲对面桌的同事即是陈巨来的弟弟陈左高,后经陈左高先生引荐,便把年少的吴先生介绍给了印坛巨匠陈巨来。吴先生从那以后经常拿自己的印稿去请教陈巨来先生,陈先生渐渐地对这位年纪虽小却极有灵气的印人投以青眼,甚至请仅有十几岁的吴先生为其代刀,如今想来真是难以想像。现在如果说陈巨来先生的学生中可刻最好的是吴子建先生,我想各位方家应该是没有意见的。
吴子建作品
谢稚柳先生在*期间一直被隔离,家中的印章也皆被没收,这时的谢老几乎不与外界来往,在有限的来往的人中间,吴子建先生算是较小的一位。谢老是众所周知的书画大家、古书画鉴定家、诗人、学者。谢老用印极为讲究,*前谢老常用印多出自陈巨来先生、方介堪先生等印坛巨匠之手,所以能让谢老看得上的印人可是不多的。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九零年间吴先生为谢老治印百余方,七十年代以后谢老的书画作品中所钤印章几乎为吴先生所包揽,又在吴先生迄今唯一一本正式的印谱出版前,为其作长序加以褒扬。在序言的末尾说道:“自来论印章,言必称汉印,子建方在青年,所诣已如此,若少假之时日,乃不知有汉矣。”谢老对吴先生之关注,对吴先生治印之肯定由此可见。与一般印人不同之处,吴先生还格外重视书写上的训练,这也许与跟随谢老有些关係。与谢老交往期间不仅使吴先生增长了见识,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吴先生的眼界。这样一来吴先生在塬来天资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拓广,有此等机遇又能把握住的人如今又有几人呢?
“转益多师”是古人治学一向遵守的塬则,吴先生也遵循了这一塬则,得到了张伯驹、叶恭绰、谢稚柳、钱瘦铁、陈巨来、潘伯鹰、来楚生、方介堪等大家的指点。
吴先生不仅向这些大家请益学问,同时还为他们刻製玺印,那些大家皆会以自己的作品作为回报。如与张伯驹先生的交往,吴先生为张老刻製了叁方印,其中一方为肖像印,张老收到后高兴不已,言:“你刻得比我本人好看。”随后作了两幅嵌名联赠予吴先生,又专门写了信介绍吴先生去认识夏承焘、龙榆生二位先生。再如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在送给吴先生的山水斗方中做以长跋论述画法心得,上款处落“子建兄以为然否”,可见陆先生对于吴先生器重之情。改革开放后吴先生移居香港,与香港很多书画家均有来往,山水画家彭袭明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彭老不仅善画还是八卦掌的传人,在香港开设画馆、武馆,弟子众多,现在鼎鼎大名的饶宗颐先生当时就是彭老的学生之一。彭老与陆老在*就一起写生,二人关係甚笃,苦于海峡之隔叁四十年未有通讯,适逢陆老赴香港办画展,吴先生成人之美,从中牵线,让久别的老友相聚于港岛。
记得第一次去吴先生府上,吴先生抄起桌子上写的一幅字说:“昨晚乱写的,嗬嗬。”内容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也许是巧合,这句话我认为是对吴先生的艺术还有性格最好的诠释。
吴子建作品
自与吴先生相识以来,吴先生开朗豁达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活在当今的艺术家,不论画家、书家还是印人,也不管他有多大本事,总之个个牛气冲天,俨然一副“大师相”,待人接物高傲的不得了。这样的例子北方比较多,南方似乎好一些。似乎字画贵了、钱冲了、腰壮了,脾气也就跟着大了,这样下去真的就到了“商品社会”了。爲什麽如今的人那么怀念民国?即使是*前的大陆也好呀,爲什麽呢?就是那种人与人可以平等交流艺术的风气没了,时尚的话讲:“那种范儿没了”。如今的年轻人求学拜师多难呀。
曾经有位企业家要出重金请吴先生刻一套印章,大概有几十方,若是换做别人不止刻也许还会讨好的送上几方了,不是因为吴先生有钱,装清高,而是不希望自己的艺术被金钱或命题所束缚。这种境界是否让时下的“篆刻大师”们无地自容呢?海上某位篆刻家,亦善元朱鸟虫,其弟子众多,皆称其为“印坛巨擘”,每刻一印皆以“字”论,少则一两万,多则五六万。如遇老外,则将“人民币”改为“美元”,更为国家大量收取外匯,哄骗洋鬼子,这方面中国人真的是“站”起来了。这裡不是说吴先生不爱钱,假清高,而是吴先生看得清楚该要什麽不该要什麽,这是很难得的品质,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纯净的艺术。
3、治印绝活
吴子建作品
吴先生治印还有个绝活,就是不打印稿直接刻,又快又好。据稚柳先生所说:“榕城吴起子建深好刻印,上至叁代秦汉,下逮明清近世,凡金石文字、公私印玺靡不广搜博采,以为揣摩。尝一夜作二十余印,盖孜孜于此者且十五年,而年才二十有五。子建刻印初不在石上书,而直以刀刻之。此不特于字体之简者如此,其繁杂者亦如此;不特于白文如此,即朱文乃至如鸟篆屈曲绵密者亦无不如此。”吴先生这种不打印稿的办法不是像现在某些人爲了标榜自己“技艺熟练、高超”的招摇,而是担心被印稿所束缚,发挥不出最佳的状态,这种随心所欲的境界当今有几人可与比肩?吴先生虽不打印稿,却一直在心裡琢磨印面文字的摆佈与效果,又如谢老所言:“盖思之熟而手可信游刃有余不觉如此,然稽诸前之作者,顾未尝有此,信为难能矣。”所谓成竹在胸,这是此理。敢问若不是天资高妙又怎会如此?
4、人物专访
藏界人物、深藏不露的篆刻大家
吴子建
在当今的金石界,吴子建是一个把自己隐藏得很好很深的篆刻大家。在文化界、美术界,许多人不知道他,在拍卖行,各家公司只知道他是一个有实力的买家,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深厚的造诣。去年有国内的相关杂志,刊登了大收藏家王己千的几枚收藏印,其中有一枚出自吴子建之手,而出版方并没有听过他的名字,当笔者看到那独具特色的鸟虫篆时,便判定这是吴子建的作品,正好旁边有嘉士得公司的江炳强先生帮忙佐证,而在场的许多专家竟然感觉有自己不知道的大家,太奇怪了。其实说起来他们与吴子建在拍卖会的预展上一定打过照面,只是因为他实在是一个太低调的人。当然这也说明一个事实,吴子建的印章,有着强烈的风格特征,令人过目不忘。
与吴子建谋面两次,我提出采访要求,被他婉拒。后来在采访其他人的过程中得知,在他16岁的时候,就在老师谢稚柳的推荐下,只身一人从上海来到北京,拜访当时的名家,他先后拜访的大家有启功、王世襄、张伯驹等人。如今已经80多岁的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郑珉中先生,依然记得当年吴子建为他刻急就章的情景,至今他还依旧保存着吴子建为他刻制的两枚六朝官印风格的印章。
那时候,吴子建为篆刻迷狂,他曾经创造过一夜制作20多个印章的记录。在我国,直到元朝,印章依然是刻在金属材料上,到了14世纪,才开始有了石头印章。由于汉代是广泛使用印章的最早朝代,按照惯例,艺术家们往往喜欢那时的风格和行文结构,至今不衰。吴子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精通各种传统主流印章的雕刻,还形成了自己的一种源自于“鸟绘”的新颖、别致的个人风格。这些“鸟绘”常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铜制兵器、各种器具和祭祀用的器皿上。
吴子建作品
说到吴子建,就不能不提国画大家谢稚柳。谢稚柳是画家、艺术史学家。他1967年—1969年被拘禁下放。1969年晚些时候,他被释放。那时候,与其保持公开联系的人少之又少,吴子建是其中之一。在“*”抄家时,谢稚柳的印章都被充公或毁坏,于是,作为谢稚柳学生的吴子建就与另外两名青年篆刻家一道,为谢稚柳创作印章。
吴子建曾说过:“篆刻与书法一样,不同的是书法追求的是如何使书写看上去更精美,而刀法追求的是如何使雕刻看上去更精美。篆刻和书法的具体技法不同,但是同样讲究运笔。”
谢稚柳在生前曾经为《吴子建印集》写过序文,他说:偶然的机会让我曾经检验了子建的作品,它们都显示出一种纪念意义和庄严的感觉。他刻的粗线条像柔顺的小树枝或粗壮的躯干,而细线条像金属丝或丝线,时而像活跃的溪流和强劲的雨线,时而像安静、凝聚的云层和温和的波纹。假如其雕刻外表看似笨拙的,内在则是精细、优雅的;假如外表看似软弱、无活力的,内在则是纯洁、有力的。虽然子建的篆刻风格十分多变,但他遵循的原则是粗线条从不会倒塌成奇形怪状的东西,细线风格则是独特而单一的,只代表它本身。
后来有机会,我在不同的书籍和网站里看到了他的作品,感觉到他的作品在方寸之间,洋溢着一种内心的力量,一种坚实的诗意,一种优游的精神,一种泥古而后化古之境界,甚至有一种嬉戏玩乐之趣味。总之,他让你耳目一新,有一种发现的兴奋与乐趣。
谢稚柳在其身后,把自己的113枚印章捐给了华盛顿费利尔艺术馆,而这些印章是吴子建在1971年—1990年间为谢稚柳所刻。而正是由于有此捐献,使得美国的《纽约时报》这样评论说:“吴子建是20世纪上帝送给中国最好的礼物。”这个说法未免偏颇,但吴子建篆刻大家的地位则已被人们认同。
作者:蓝托帕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5、人物作品
《印象·吴子建》
内容
《印象·吴子建》
这套书是吴先生近十年的篆刻作品集合。以往我们都非常喜欢吴先生早年为谢稚柳先生刻过的一批篆刻作品,但是吴先生自己认为,《印象》中的这一百方印更体现了他这些年来对篆刻更多的领悟与体会,故而较早年的作品更为满意。虽然,收藏这100方印的何先生也在一年多前斥巨资做过一部设计、装帧都非常奢华的版本。但是由于印刷量少,价格也较高,故而能够买得起并学得到的读者,就有些偏少了。
吴先生希望再次出版这一百方得意之作,也希望我们能够在调图与印刷技术手段上有所提高,将篆刻的各种问题更清晰地传递给广大的读者。
出版背景
主要有两方面:一、我们社有个“朵云当代名家·篆刻大系”系列,这个系列主要是希望规划出版当代篆刻老中青名家的作品,我们正在陆续出版这个系列,而吴子建先生的印谱是我们出版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构成;二、我作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毕业的学生,对吴子建先生的篆刻艺术,尤其鸟虫篆印是非常敬佩的,在我周围也有许多我的同学、我的后辈与我一样,非常喜欢并敬仰吴先生的篆刻。所以,出版吴子建先生的印谱,我觉得应该是代表了几代学篆刻的同道们的愿望。
说到缘分,那就是带着这两个公私结合的出版愿望,在王立翔社长的帮助下,我们联系上了吴先生的忘年交魏昆先生,魏先生非常热情地带我们与吴先生见面,并在之后的出版过程中一直关心各个环节的进展。吴先生也特别支持我们的工作,把自己珍藏的原打印谱借给我们扫描、拍照、制作、调试,长达数月之久。应该说,今天有《印象·吴子建》的出版,真的是大家一起努力的一种缘分,也是大家希望为篆刻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因这种共同的心愿而带来的美好缘分。
6、作品评论
谢稚柳评语:
《印象·吴子建》
偶然的机会让我曾经检验了子建的作品,它们都显示出一种纪念意义和庄严的感觉。
他刻的粗线条像柔顺的小树枝或粗壮的躯干,而细线条像金属丝或丝线,时而像活跃的溪流和强劲的雨线,时而像安静、凝聚的云层和温和的波纹。
假如其雕刻外表看似笨拙的,内在则是精细、优雅的;假如外表看似软弱、无活力的,内在则是纯洁、有力的。
网友评语:
关于鸟虫篆这种文字形式,其历史应早于秦汉印文字,它是上古时代的一种美术字。从一般发展规律来看,文字的产生其实用性当先于其艺术性。鸟虫篆这种形式是我们今天能看见的古人把文字从实用性提升到艺术性的最早的书法。由于这种文字流传稀少,且书风各异,历代印人虽然都能刻一些,但基本上沿着汉印里发现的老路,大多千篇一律,更谈不上个人风格。
吴子建作品
历史上对鸟虫篆文字归纳整理贡献最大的是方介堪,而真正赋于鸟虫篆以新的生命的当推吴子建莫属。
印外求印从邓石如始,后来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等等,不管他们在印宗秦汉的基础上如何取法碑版,石刻,钟鼎,钱币.他们着眼点都没有离开过文字。而吴子建印外求印的实践就不光着眼文字,更多的是借鉴古代艺术品的造型和纹饰。如三代玉器,汉代雁足灯的造型,西周青铜器战国漆器的纹饰.所取法的是中国传统艺术里最原始是最本质也是最抽象最形而上的东西。前辈们的印外求印到吴子建这里便发展成了文字以外求印的新路子,这在印章史上是从来没有的。而由此带给后来印人的启发和想象空间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
余生也晚,未能得见丁、邓、赵们是如何操刀的。吴子建刻印之娴熟简直匪夷所思,从不见其打搞,一印在手,腕底龙蛇,顷刻奔来。铁笔所到,横出锐入,所谓凡境为之一空。其艺术感染力之强,也是空前绝后的。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气息堂正,在书法谓之晋唐,于绘画标榜宋元。而在历史上从晋唐宋元之后能真正体现这种堂正而可为后世楷模的应该只有赵孟俯和董其昌二人。所有的正脉几乎都是沿着这二颗大树而来。虽然中间也有许多以奇胜,以雄胜,以怪以偏胜的名家大家,但总没有赵董来的经典。
最难能可贵的是吴子建的作品将鸟虫篆这种最易流入怪异的形式植根于堂堂的正脉之中,其作品处处透出的富贵古雅之气是那样自然而然,那样从容不迫。这也是历代大家所不能企及的。(评论人:一回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