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丁村人

科普小知识2022-04-09 12:40:06
...

中国北方的早期智人化石之一。包括1954年发现的3枚小孩牙齿和1976年发现的一块小孩顶骨残片。丁村遗迹在山西省襄汾县南约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铁路两侧。1954年进行大规模发掘时在汾河东岸共发现十个石器地点,1976年又在汾河西岸发现了新的石器地点。

中文名:丁村人

外文名:Dingcunman

生存年代:距今12-10万年

分类:早期智人

化石发现地:山西襄汾县丁村

化石发现时间:1953年

1、简介

丁村人是发现于中国山西襄汾县丁村的早期智人化石,距今二十多万年,属于晚更新世早期的旧石器时代遗存。

头盖骨

丁村遗迹在山西省襄汾县南约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铁路两侧。1953年,建筑工人发现了石器和脊椎动物化石。1954年大规模发掘时发现了三枚人类的牙齿化石,为同一个体的10余岁小孩的门齿2枚,臼齿1枚,1976年9月在丁村人牙齿化石出土的同一地点的砂砾层中,又发现一个小孩右顶骨化石。

丁村人的牙齿呈铲状,其舌侧隆突和指状突的发达程度介于北京猿人与现代黄种人之间。但齿冠和齿根细小及咬合面纹理较不复杂又显然比北京猿人的牙齿进步。新发现的小孩顶骨骨壁比北京猿人的小孩顶骨薄。丁村人的石器加工更细,在技术上比北京猿人有显著的提高,应属古人阶段的人类。与其共生的动物化石有梅氏犀、普氏野马、野驴、纳玛象、葛氏斑鹿、方式鼢鼠、转角羚羊、熊及鲤科鱼类咽喉齿等。距今约5-10万年。

2、发现

丁村人化石都发现于丁村遗迹在山西省襄汾县南约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铁路,汾河东岸的54100地点的砂砾层中,这层砂砾位于有古土壤条带的黄土内。1954年大规模发掘时发现了3枚人类牙齿属于约12、13岁的小孩,臼齿1枚。

顶骨属于大约两岁的幼儿,后上角有缺刻,可能意味着这个小孩具有印加骨,这是与北京猿人相近的特征。

1954年,从丁村考古发掘现场传来喜讯。一枚古人类的右上内侧门齿悄然出现在考古人员的面前。3日后,在距这枚门齿1米远的地方又出现了一枚右下第二臼齿。半个月后,又一枚右上侧门齿出现了。这三枚牙齿的发现惊动了全世界,全国著名考古学家纷纷云集丁村,现场参观考察。也许你会说,一个月的时间,只发现了这么3枚牙齿有什么大惊小怪?千万不要小看了这3枚牙齿,它们轰动了全球,令世人刮目相看。

化石

这3枚牙齿走出了汾河边上的荒滩,伴随考古学家一同来到了北京的实验室。紧张的测试研究很快有了结论:这是同一个人的牙齿,是个少年,年龄只有十二三岁。臼齿咬合面为椭圆形,纹理比北京猿人简单,比现代人复杂。牙齿的间沟为十字型,而这种十字型结构的牙齿中国人最多,占此类牙齿比例的81%。至于那两枚牙齿,则被定为铲型门齿。它既有北京猿人的特征,也有现代黄种人的特征,而与外国白种人的门齿特征差别却极大。显然,这三枚牙齿是中国人的牙齿。研究在进一步深入,结论在进一步明确,各种特点表明生活在汾河岸边的丁村人距今10万年左右。也就是说:丁村人介于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之间,正好弥补了这23万年到1.3万年间的中国古人类断代窗考古实证向世界宣告:中华大地,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一脉相承,代代传续,直至今日(光靠化石就下结论说:我们的祖先一脉相承。这有失科学严谨。只有通过DNA才能证明中国人到底是不是这些动物的后代。但是分子人类学证明其实中国人与非洲古人类才是亲戚关系。)

3、骨骼特点

丁村人化石都发现于汾河东岸的54100地点的砂砾层中,这层砂砾位于有古土壤条带的黄土内。3枚人类牙齿属于约12、13岁的小孩。右上内侧门齿齿冠舌侧中部低陷,两侧增厚并向内卷,使舌侧呈铲状,特称铲形门齿。舌侧接近齿根的部分有明显的舌侧隆突,由此延向切缘有两条指状突。右上外侧门齿也呈铲形,并有不明显分离的舌侧隆突。铲形门齿是黄种人和中国其他人类化石都具有的特征,与白种人显然不同。舌状隆突和指状突的发达程度则介于北京猿人与现代黄种人之间。齿根缺乏纵行浅沟,且较细小是与现代人相近的性质。右下第二臼齿,可能与两个门齿属于同一个体。齿尖分布为十字型。其相对高度比北京猿人大,咬合面的纹理不如北京猿人复杂。齿根尚未充分形成,但估计也较细弱。总之三枚牙齿的形态都介于北京猿人与现代人之间。

4、石器特点

在丁村人的石器分布在汾河两岸,主要用角页岩制成。一般石片角都较大,打击点不集中,半锥体很大,且常双生,也有小而长的石片。石器中第二步加工的不多,加工方法用碰砧法或用锤击法。石器一般都较大,代表性石器为三棱大棱角尖状器和石球。三棱大尖状器因首次在丁村发现,因而又叫“丁村尖状器”。

石具

在此遗址中还发现石器二千多件,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球、小型尖状器、厚三棱尖状器和鹤嘴形厚尖状器等。丁村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北京人进步。其中石球可能用作流星索,是狩猎工具。厚三棱尖状器可能是掘土工具。三棱大尖状器和鹤嘴形厚尖状器特色鲜明,个体均厚重,代表了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另一个传统“河套-丁村系”。

5、影响

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丁村文化”的概念也形成了。这里出土的器物越来越多,构成了一套先祖亲手打制成的旧石器,其中有生产类的,也有生活类的。这些器物进一步拓宽了考古学家的视野,被冠之“丁村文化”的这些器物分为三段,即早段、中段和晚段。这三段文化范围涵盖的年代,比那三枚牙齿又宽阔了好多。

丁村文化早段,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初期,但稍微靠后一些,主要石器有三棱大尖状器、斧状器、宽型斧状器和石球等,距今约20多万年;丁村文化中段,属于旧石器中期,主要器物和早段完全一致,只是精细了一些,距今为10万年左右。而丁村文化晚期,既有先前的石器,又有了以燧石为原料的细石器,如锥形石棱、琢背小刀等,这说明这一时期还有新的文化融合了进来,经测定距今约2.6万年。丁村文化扩充了丁村人生活的时间,我们稍加留意就会明白,丁村人上承北京猿人,下启山顶洞人,将这漫长的时间填充的滴水不漏。

丁村遗址还发现了大量的动物化石,总计有28种。食肉目有狼、狐、獾和熊;奇蹄目有野驴、野马和披毛犀;偶蹄目的有野猪、赤鹿、羚羊和水牛;还有北方少见的长鼻目动物大象。这些动物的化石,拓宽了考古学家的思维世界,使他们由此遥想当年,明白了丁村人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丁村人研究的完整体系和丰富成果。

丁村人走出了土层,走出了丁村,走进了历史,走进了各种图书。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在《中国原始人类生活环境》中写道:“当丁村人在汾河岸上居住的时候,汾河不像现在那样,河水急而混浊。当时汾河水势应当很大很深,还可能比较清些,流得也缓慢一些……。丁村人在群居生活中,对这些动物(指犀、象、斑鹿、野马、原始牛)的侵害,已经不害怕了,但是脱离了群体而单独生活,仍然还是不可能生活下去”。另一位考古学家贾兰坡在《*上的远古居民》一书也写道:“当丁村人在那里居住的时候,河身不但比现在宽得多,河水也比现在大且深”。丁村和丁村文化成为永远无法消失的历史,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也许你走进丁村,会发现村落的静寂与其声望有些不相符;也许你走进丁村,会发现河滩的荒败与其价值有些不相符。但是,其价值、其声望却是永恒的。

6、石器分布

丁村人的石器分布在汾河两岸,主要用角页岩制成。一般石片角都较大,打击点不集中,半锥体很大,且常双生,也有小而长的石片。石器中第二步加工的不多,加工方法用碰砧法或用锤击法。石器一般都较大,代表性石器为大棱角尖状器和石球。大棱尖状器有3面和3缘,横断面近似等边三角形,可能作挖掘植物根茎之用。石球制作颇为粗糙,被认为可能供投掷之用。

在遗址内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不少动物化石,有古菱齿象、纳玛象、披毛犀、野马、野驴、斑鹿、羚羊、野猪、水牛、原始牛、熊、獾、狼、狐、貉、河狸、短耳兔、鲤鱼、青鱼、鲩鱼、厚壳蚌等。

7、介绍

丁村,位于襄汾县城南5公里处,西傍汾河水,东依东陉山,1952年秋在开发丁村砂源中,接二连三地发现各种动物骨骼、牙齿、腿骨的碎片化石,以及黑色有棱有角有刃的石片、石块。1953年在砂中发现化石和石器及以后屡次新掘出土文物的研究结果表明,丁村人生活时代属更新世晚期,距今10万年左右。其时林木茂盛,气候温和,汾河河谷宽阔。两岸松杉蔽日,岸边蒿草野菊丛生,并有鹿、大象、犀牛、野马、野驴出没河边。汾河中河蚌和鲇鱼、青鱼、鲤鱼等水生动物甚多。丁村人即在这样的环境中狩猎野兽、采集野味野果,生息繁衍。

群居

专家们认为,丁村遗址应是解放后国家发现的第一处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将成为今后研究人类历史的起源和发展提供极宝贵的资料。1957年科学界把丁村发现的人牙化石命名为“丁村人”,出土文化称为“丁村文化”。

8、现状

丁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1953年在配合国家基本建设挖沙工程中发现的。

1954年9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研究所前身)、山西省文管会(文物局前身)各派人员组

成发掘队。发掘队由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裴文中、贾兰坡、吴汝康、邱中郎、吕遵鄂、王建以及各方人士20多人组成。经过两个月的普查与发掘,共发现含有旧石器的地点11个,编号从54:90到54:102地点,并对其中9个地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掘,对其他地点作了调查与采集。共发掘及采集石制品2005件,哺乳动物化石29种。在54:100地点,还发现了三枚“丁村人”牙化石。丁村遗址也在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5年夏季,丁村人牙化石发现地54:100地点受到洪水冲击。为了避免洪水冲刷造成文物流失,经呈请国家文物局批准,1976年8月--11月,由山西省文管会(文物局前身)、临汾地区文化部门,派张德光、武文杰、白玉珍、解希恭、陶富海,并邀请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新智参加指导,组成考古发掘队,对54:100地点进行了抢险发掘,除了获得更多的考古资料以外,可喜的是又发现一块古人类化石--小孩儿的右顶骨化石。同时,对与54年发现的丁村遗址地点相对应的汾河西岸沿河地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柴寺村南丁家沟(76:006)、吉家沟(76:007)、下尉门峪沟(76:008)三个含旧石器的地点,并对008地点进行了试掘。

1977年,山西省文管会王建、临汾地区丁村文化工作站解希恭、陶富海,在对汾河西岸76:006、007地点进行发掘的同时,在76:006地点东侧临近汾河岸边的二级阶地底砺层中,发现了石制品,编号为77:01地点。

1978年,对77:01地点进行了正式发掘,经过对发掘所得标本的研究对比,清楚地表明该地点是一处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细石器遗址。

1979年,为了对丁村遗址进行更深层的探索,山西省文管会派王向前,会同在丁村文化工作站发掘工地的王建、陶富海,邀请了山西省地质局区测队的王朝栋参加,对丁村遗址范围内的第四纪地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一些典型的地质剖面进行了实测。同时在汾河三级阶地中的中更新世红色土及砾石层中,陆续发现了白马西沟(79:01)、解村沟(79:02)、塌河崖(79:03)、上庄沟(79:04)等含有石制品的地点,经过不同程度的试掘与采集,证明他们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晚段的石器文化遗存。

1979年--1980年,为了解决丁村居民建房用沙问题,经有关部门批准,丁村文化工作站开辟了两处取沙场,

并随机进行了发掘。经过对发掘材料的研究,它们属于丁村遗址的中期文化遗存。编号为79:05、80;01地点。

1985年,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丁村民宅,临汾地区在原有的丁村文化工作站的基础上,成立了丁村民俗博物馆,两套班子一班人马。由于单位工作的重点转向了民俗与民居,对于丁村遗址的发掘与研究,逐步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保护遗址的完整与安全。但随着古人类学、考古学、地质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对丁村遗址、丁村文化的探索与研究,就有了更深的要求。

2003年,丁村文化工作站周倜,在丁村遗址北部襄汾南寨村,老乡打土窑洞的现场,在79:03地点上部的S1古土壤里,发现丁村文化类型的石制品。

2004年,山西省考古所王益人、丁村文化工作站周倜,在南寨(79:03)--解村沟(79:02)--上庄沟(79:04)这一区域内的S1古土壤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发现了几处新地点,编号为04:01--04:05。其中01、02、03地点,在S1古土壤中都发现石制品,05地点是老地层,是处在S2之下与S3同时发育的地层。同时,为了查清丁村遗址内第四纪地层的关系,先后邀请北京大学和中科院地球物研究所的专家,在丁村遗址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地质调查,对塌河崖79:03地点的剖面进行了实测。

9、地貌

丁村遗址的范围,分布在北自襄汾城南至柴庄的汾河两岸,长达11公里。地处临汾盆地南端,以柴庄隆起为屏障,与侯马盆地隔障相连。河谷内,堆积着四级不同高度的阶地。除形成于全新统的第一阶地外,其余各阶地中,都埋藏着旧石器文化遗存和哺乳动物化石,地层主要为中更新世红土和晚更新世黄土覆盖。

早更新世,华北地区普遍处在沉降时期,临汾盆地同样也接受了较厚的沉积物。在遗址范围内的河谷地带,就可以见到厚度达四十米左右的河湖相堆积。这套堆积,以粗沙砾石相杂的砾石层、黄白绿各色泥灰岩和泥灰质粘土构成,在汾河西岸,南起柴庄隆起部位北至大柴,呈南高北低潜入地下,东岸普遍可以看到这类沉积物。

进入中更新世,柴庄隆起的泻湖口下切并增宽,水流加大,盆地内堆积了厚度达15米--20米的沙层和泥灰质粘土类物质。这套堆积,构成了以后覆盖其上的红土层的砥砺层。中更新世晚期,河流下切加剧,两岸冲沟冲切,在河东保留了数十米厚的以洪积为主的冲积物,形成了解村西沟、白马西沟的阶地--第四阶地。

晚更新世早期,汾河继续下切,在河流滚动的侵蚀--沉积、沉积--侵蚀的循环中,两岸都保留了交错层理发育、砾石磨圆较好的河流相沉积物,加之上面覆盖的河漫滩相的微红色土状堆积,构成了丁村组的堆积--第三阶地。到了晚更新世晚期,由于河湖的相对稳定,沉积了一套灰黄灰白色的粉沙质粘土,并伴有大量的蜗牛化石,构成汾河的第二阶地。

10、群种

在更新世时期,由于气候的冷暖交替变化,动物的种群也发生了变化。丁村遗址所出的近30种动物化石,构成

了中国北方晚更新世早段的动物群种。丁村动物群共6目28种。如食虫目的鼹鼠;食肉目的狼、貉、狐、熊、獾;奇蹄目的野驴、野马、披毛犀、梅氏犀;偶蹄目的野猪、赤鹿、葛氏斑鹿、大角鹿、河套大角鹿、羚羊、转角羚羊、水牛、原始牛;长鼻目的德永古菱齿象、纳玛象、印度象;啮齿目的河狸、鼠、鼠兔等,此外还有爬行类的龟鳖、平胸目的鸵鸟等。

如此庞大的动物群种,是在什么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生存的呢?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专家对丁村遗址地层中的孢子花粉进行了测定和研究,认为丁村人生活的那个时代,以草本植物为本,禾草居多,还有藜、蒿、沙草等,在下层孢粉中另外有松杉等。说明当时汾河两岸是禾草草原,有森林草原景观。前期炎热,后期凉爽,气候相对来说也还是适宜的。

11、用途

丁村遗址内不同的地点、地层,都出现了大量的石制品,而且主要类型、典型代表器物之间,都存在密切的传

承关系。根据地层的早晚,我们一般分为早段、中段和晚段。

丁村文化早段,属于旧石器时代初期晚段,分布在丁村遗址北部,塌河崖一带和04:05地点一带。石器有大三棱尖状器、大尖状器、斧状器、宽型斧状石球、刮削器、双阳面石器等,距今30万年左右。

石雕

丁村文化中段,属旧石器时代文化中期,分布在丁村周围及汾河两岸的第三阶地里,新发现的04:01地点也属这个时期。它的石器与早段一脉相承,无论类型、石料、打制方法都非常一致,只是处于不同的地层里,距今十万年左右。

丁村文化晚段,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汾河西岸的77:01地点。在这一地点,出现了两种石器类型,一种是传承了丁村文化传统的粗大石器,另一种是以燧石为原料制作的典型的细石器,器形包括锥钻、尖头、刮刀、雕刻器、修背小刀等。虽然至今还没有搞清楚这些细石器的来历,但很显然,丁村文化的晚段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体,传统的丁村文化在接受新的文化类型的同时,走向了更高的境界。这一地点的年代,经过测定距今两万六千多年。

按照石器的使用类型分类,一般不外乎砍砸、刮削、挖掘等,大概有尖、刃、钝三类。或挖植物的根茎、砍砸植物的果食,或宰杀动物、割刮皮肉,再就是用于狩猎,如丁村的石球。总的来说,丁村文化的石器类型,组合了人类生存必需的全部功能,表现出丁村人的勤劳和智慧。

通过几十年、几代人对丁村遗址所做的大量工作和研究,证实丁村遗址不是仅限于汾河东岸单一的中期文化的11个地点,而是扩及汾河两岸,时代包括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晚期,地点多达30多个的大型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群。丁村人的年代也不是以前所说的十多万年,而是从几十万年前就开始,一直承袭流传至新石器时期。这种情况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更可喜的是,在古土壤地层里发现了丁村人遗留的石制品,这就意味着丁村遗址不再是单一的河流沉积型的文化遗址,而且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找到丁村人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生活足迹。

12、文献记载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编:“一九五四年,山西襄汾县发见三个人类牙齿化石和大量石器。这种人被命名为‘丁村人’。从石器里显示出人类初步使用石器的现象,不过比‘北京人’已经有些进步。内蒙古自治区萨拉乌苏河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洞沟等地,曾发见过约二十万年前的人类门牙一枚及许多旧石器。门牙与‘丁村人’牙齿极为相近,旧石器中有尖状器、长刮器和各种刮削器,也比‘北京人’所用的进步些,考古学上称它为‘河套文化’。这时候的人,身体上的结构与现代的人类很相接近。石器已进到旧石器中期。”

上一篇:北京人

下一篇:皋陶作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