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崧泽文化

科普小知识2021-11-29 12:33:57
...

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4900年,属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阶段。

中文名称:崧泽文化

出土地点: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

所属年代:距今约5800-4900年

地点:长江下游太湖流域

1、简介

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5300年,属新石器时期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

崧泽文化器物

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阶段。青浦区发现崧泽文化遗址4处(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金山坟遗址、寺前村遗址),出土各类文物800馀件

根据考古,青浦区境于7000年前已经成陆,现代的崧泽村当时濒临东海,是一片沼泽之地,海拔甚低,地下水位很高,西、南等处有山陵、土墩、林木,水草茂盛,是适于远古人类生息的地区之一。

崧泽于1958年由农民挖塘时发现古物,然后于1961年和1974年两次有计划地发掘,挖出古墓100座,还有大量的石器、玉器、骨器、陶器和兽骨、稻种等遗物,证明崧泽距今6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活动,崧泽人是上海最早的祖先。

崧泽遗址于1962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在中国考古年会上认定此处遗址介于以嘉兴为中心的马家浜文化和以余杭为中心的良渚文化之间,命名为崧泽文化。

2、陶器探究

崧泽文化陶器浅识

崧泽文化时期的制陶,在中国新石器诸文化中,可谓是进入了一个划时代成就的

时期。首先开创了轮制陶器。其前期,已采用泥条盘迭再加慢轮整修的制陶方法。陶器的器壁比较匀称,可见到不很挺直的轮纹。从中期开始,已运用陶轮快速旋轮、捏泥坯成型的制造技术,使器型规整,器壁匀薄,往往在内壁和内底遗留坯的旋痕。其次是使用还原焰烧制陶器,由于陶器中的铁元素是在充分供给空气的环境下氧化烧成,而使陶器变红。所以以红陶为主是崧泽文化早期陶器的特色。而崧泽文化陶器,除炊器(夹砂陶)仍为红陶,其他器物多以灰陶为主,红陶偶见。灰陶的烧成,是陶器在窑中将要烧成时,将陶窑封闭,使窑内形成高温和缺氧,迫使陶土中的铁元素还原,因而出现灰陶。伴随灰陶的烧制,还出现了一种灰胎黑衣陶,其制法是在窑中陶器即将烧成时,不但封窑,还塞入浸水的湿柴,使之在窑内闷烧冒烟,让黑烟渗入陶器的器表。这类黑陶,由于器表微小的孔隙为黑烟所渗填,因此具有不渗水的特点。以往只知道乌黑发亮的泥质黑衣灰胎陶为良渚文化陶器的一大特色,现根据考古资料得知,这类陶器在崧泽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

三口陶器

三口陶器高14.6厘米,崧泽遗址出土。盛放液体器皿。泥质灰陶,上部有三个瓶口,相连呈"品"字形;腹部微弧,也成三角形,底略平,附三个扁足。这件陶器可能是盛放美酒的器具,上部的三个瓶口,可同时供三人吸吮美酒。类似这样的陶器,上海地区出土器物中很少见,非常难得。崧泽文化陶器不仅制造技术方法较前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十分讲究造型和装饰。使器物具有浓厚的艺术气质和神韵。在造型上,充分运用弧线、折线的适当处理,器型繁多,各不相同,成为崧泽文化陶器的显著特征之一。如器型有圆球形、扁圆形或葫芦形、塔式型和动物型等等。仅鼎足就有扁凿形、圆锥形、扁方形、三角形、凹弧形、扁铲形和角尺形等等,有的在足根上捺两个凹眼,作兽脸形,有的足根外拐,人跨立,有的将边侧捏成波浪形,也有在外向的足面中间,加一条锯齿堆纹;豆类的把手亦多种多样,有的作喇叭形,有的似灯台的支座,有的呈迭珠形,弧曲多变。崧泽陶器的圈足很有特点,往往剔刻成花瓣形,或分割成三块扁足;器盖的捉手顶端也作艺术处理,多有弧线或三角形类似小兽的凸起装饰;器耳则制成各式鸡冠形,有的甚至是鸟首形。器表的装饰方法,有的刻划、镂孔,附加堆纹和彩绘(主要是珠砂红)等多种。刻划的纹样,最常见弧线(多双线)往来穿插的几何图案,形似藤竹编织,优美规整。总之,崧泽文化陶器不仅器型种类多,尤其讲究造型和装饰艺术。器型有釜、鼎、罐、豆、壶、瓶、觚、杯、盆、匜等。鼎的形制多样,有釜形、深钵形和盘形等等。器表装饰盛行堆纹、压划纹、彩绘和镂孔等技法。少数彩绘陶也比较突出,是在烧成的陶器上用红褐和淡黄色彩描绘。特别是近代在浙江嘉兴崧泽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批特殊造型的陶塑,已引起考古界的关注,继1990年嘉兴大坟遗址出土人首陶瓶之后,在嘉兴雀幕桥遗址、南河浜遗址出土了一批以往从未面世的陶器,如塔形壶、鹰头壶、鸟型三足盉、六足陶龟、兽面钟形壶及形制各异的器盖和器座等等。

崧泽文化

祭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嘉兴南河浜遗址的发掘,还首次发现了崧泽文化的“祭台”,并较好地揭示了这“祭台”的形成过程。结合这些特殊陶器的出现,这对进一步认识崧泽文化陶器的内涵提供了难得的信息。

3、背景资料

崧泽于6000年前,人们谋生已由极为原始的渔猎采摘转为以畜牧和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了。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锄耕进入犁耕,已由使用原始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转为以使用比较精制的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从发现的出土稻谷和稻叶看来,崧泽6000多年前就能人工培植粳稻、籼稻,这时可以制造多种形状、多种用途的陶制鼎。

崧泽文化

在崧泽发现的两口6000多年前的马家家族文化水井,均为直筒,井壁光滑,水源丰富,遗有兽骨,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水井。工艺也较先进,其形制沿用至今。

不少墓地陪葬品质精量大,丰富多彩,这都表示6000年前的崧泽人生产、生活、文化发展已达到一定阶段。

4、经济状况

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继马家浜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是崧泽文化。

崧泽遗址位于上海市西部青浦区城东约4公里处,地处太湖东岸。以该遗址命名的崧泽文化,碳14测定年代在公元前3900至前3300年之间,大约经历了600年的发展阶段。典型遗址除崧泽外,还有江苏吴县草鞋山和张陵山,常州圩墩、浙江吴兴邱城、海宁坟桥港等。

从各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和陶器的羼和料有较多稻壳可知,崧泽文化的先*要从事稻作农业生产。石器磨制得都很精细,有宽面穿孔石铲、长方形穿孔石斧、扁平和长条形石锛、小石凿等,此外还有陶纺轮、陶网坠,很少发现骨角器。在几个典型遗址中都出土较多渔猎工具,说明狩猎和捕捞水生动物在经济生活中仍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就考古发掘资料看,崧泽文化居民的活动地域和所处的时间都比较有限,经济生产状况还不十分清晰。

手工业生产较之马家浜文化时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尤其在制陶业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多数陶器继续用泥条盘筑法手制,但已普遍采用了慢轮修整技术,有些器物看来是轮制的。陶器的器型规整,种类较多。一般以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灰陶为主,还有少量泥质红陶和泥质黑皮陶。泥质灰陶质地细腻,火候较高,在马家浜文化阶段极少发现,这时已跃居主要地位。泥质红陶有的颜色桔红,有的涂以红陶衣,内外壁和器表,胎质的色泽基本一致,也区别于马家浜文化时期外红内黑的陶器。各种陶器仍以素面为主,纹饰有堆纹、弦纹、压划纹、镂孔和彩绘等。其中压划的绞丝纹以及由圆孔、弧边三角孔组成的带状镂孔图案十分美观,特征鲜明。灰色和黑色陶器有较大比重,是用还原焰烧制的方法产生的,火候在760℃—810℃之间。常见的陶器中豆、鼎和壶在早、中、晚各阶段变化多样,表现出制陶工艺的发展过程。许多陶器有花瓣式的圈足,有的壶、罐腹壁连续折成瓦楞状,都是崧泽文化陶器的鲜明特色。在崧泽文化的遗存中,已不见马家浜文化盛行的腰沿釜、牛鼻耳罐等。上述制陶业中发生的种种变化,其中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

从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薛家岗文化、北阴阳营文化和崧泽文化反映的面貌,可以看出公元前3000多年的时候,长江下游各部落集团都在从事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生产,采集和渔猎经济仍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手工业的发展更多地从制陶技术的进步方面得到体现,而骨角器、玉石器的制作加工技术进展比较缓慢。

从薛家岗遗址各个发展阶段的文化遗存分析,这个部落可能是从苏北地区淮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一些氏族南下而来,在巢湖周围定居并发展到潜水流域的,后来又受到北阴阳营文化的较大影响,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性文化。相对来说,北阴阳营文化比西部的薛家岗文化和东部的崧泽文化都要早一些,但后来以崧泽文化为主体发展起来的良渚文化发展迅速,使薛家岗文化和北阴阳营文化各部落的后裔都变成了良渚文化的附庸,终于融汇于青铜时代的“百越”之中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