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杨氏土司遗存
遵义播州杨氏土司遗存,由海龙囤、新蒲杨氏墓地、团溪明代杨辉墓与墓祠组成。此前,这些项目均已获得大奖,有的还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引起各方关注。其中,仅与海龙囤遗址考古有关的出版专著就有5本,论文10篇。该项目考古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遵义市文物局、遵义市海龙囤文物遗产管理局、遵义市汇川区文体广电局、遵义市新蒲新区文物管理所、遵义县文物管理所共同承担。“十二五”期间,贵州完成考古项目330项,其中“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考古项目”在获国内业界殊荣多次后,又获“全球田野考古十大发现”并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实现了“大满贯”。
中文名称:播州杨氏土司遗存
地理位置:贵州省遵义市
时间:宋嘉熙年
影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简介
播州土司,即宋嘉熙年间置播州安抚司,治今遵义市。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改为宣抚司,明洪武六年(1373年)升为宣慰司。
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土司杨氏世有其地,本为唐朝南平夷杨端所据,后杨延郎(杨六郎)之孙杨充广之子杨贵迁过继给播州,由此守播境者皆杨家将后裔也。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平杨应龙,次年改置遵义府。
遵义播州杨氏土司遗存,由海龙囤、新蒲杨氏墓地、团溪明代杨辉墓与墓祠组成。此前,这些项目均已获得大奖,有的还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引起各方关注。其中,仅与海龙囤遗址考古有关的出版专著就有5本,论文10篇。
该项目考古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遵义市文物局、遵义市海龙囤文物遗产管理局、遵义市汇川区文体广电局、遵义市新蒲新区文物管理所、遵义县文物管理所共同承担。
据介绍,这个项目在申报之初,就制定了科学的发掘计划,配置合理的发掘队伍,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开展多学科结合,发掘过程中始终贯穿保护理念,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公众考古活动。
“十二五”期间,贵州完成考古项目330项,其中“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考古项目”在获国内业界殊荣多次后,又获“全球田野考古十大发现”并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实现了“大满贯”。
2、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播州杨氏土司遗存
海龙屯土司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始建于南宋末的(公元1257年)15世土司杨文,海辖区内以仡佬族、苗族群众为主,是古播州土司杨氏土司屯兵重地,其与外围军地驻地养马城、养鸡池、养鹅池互为犄角,构成播州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1600年,播州第29代世袭土司杨应龙反叛朝廷,在24万明军100多天的围攻下,海龙屯城堡最终湮灭在战火之中。
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此次土司遗址申遗成功,标志着湖南、贵州两省实现了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也使生活在我国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
3、所获奖项
播州杨氏土司遗存,主要包括海龙囤遗址、新蒲杨氏土司墓地、团溪杨辉墓与墓祠。5年间获得了多个国家考古大奖: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论坛201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贵州遵义市海龙囤遗址。
2.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会论坛201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贵州遵义市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4.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5.2015年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土司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囤遗址)。
6.2015年世界考古论坛田野考古发现奖:“中国西南土司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
7.2016年“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考古项目”获得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一等奖。
4、海龙屯
海龙屯
海龙屯:沉睡700余年的军事城堡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西北约28公里的龙岩山巅,又称海龙囤、龙岩囤、龙岩屯,是一处宋明时期的“土司”城堡遗址。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之一,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城堡始建于南宋。3日上午,记者来到海龙屯村,探寻这座建于孤峰耸峙、东南北三面皆为悬崖陡壁处的军事古城堡,由于地势险要,《明史》称其“飞鸟腾猿,不能逾者”。
贵州遵义海龙囤飞龙关遗址
海龙屯曾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辖区内以仡佬族、苗族群众为主。1600年,播州第29代世袭土司杨应龙反叛朝廷,在24万明军100多天的围攻下,海龙屯城堡湮灭在战火中。
顺着屯道,往上走四五百米,一座巍峨的飞虎关横亘在海拔近1000米的山口间,在飞虎关关隘前,一座总斜长51.5米、整体坡度30度,共有36个步梯的“天梯”,成为飞虎关“险、绝”的标志,而每一级“天梯”高约0.5米,步径宽约1.5米,全部由上百斤乃至上千斤的条石斜砌而成。过了飞虎关,依山而建的飞龙、朝天、飞凤三关龙盘虎踞,这些由糯米汁与石灰黏合巨石构建的古关隘,每一道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扼。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说,海龙屯上的众多关隘、城墙、屯道都由石块构成,这些石块轻则上百斤、重则数吨,没人统计过修建海龙屯耗费了多少石材,这些石材是怎么运上山,并征用了多少人力垒砌起来的。当地相传,播州末代土司杨应龙有根“赶山鞭”。每到晚上,杨应龙挥舞鞭子,驱赶巨石、巨木,自行往山上跑。
5、新蒲杨氏土司墓地
新蒲杨氏土司墓地
新蒲杨氏土司墓地是播州杨氏目前经全面揭露的唯一墓地,其墓园格局清晰、墓主明确、墓葬类型多样、年代跨度大、出土遗物完整而丰富,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播州杨氏土司丧葬制度、世系传承和文化交流的认知,为宋元明考古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新蒲杨氏土司墓地是中国古代“齐政修教。
“因俗而治”这一制度文明的实物遗存,反映了播州土司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对中原“主导文化”的认同,是我国土司考古领域继永顺老司城、遵义海龙囤之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积极推进了土司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并为正在进行的土司遗址申遗提供了科学、有力的支撑,新蒲杨氏土司墓地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6、团溪杨辉墓与墓祠
杨辉墓及墓祠遗址航拍全景
杨辉墓位于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团溪镇白果村,北距遵义市约20公里。墓地坐西北向东南,北靠九龙山,南面雷水堰、福禄河,东西两侧有马脑壳山、尖山为凭,整体地势呈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格局。该墓地的考古发掘,是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遵义海龙囤遗址申遗,在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的《海龙囤与播州土司遗存考古工作规划(2013-2015)》框架下,继海龙囤遗址、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发掘后,按规划推进的考古工作。2014年,先期对墓地及周边遗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勘探,重点理清了杨辉墓墓园格局,包括垣墙的结构、走势以及园门及杨辉墓沿轴线分布的规律;对杨辉墓西侧的建筑遗址进行了重点钻探,大致理清了遗址轮廓;对墓地周边寿安庄及猫山营盘等遗址进行调查,对墓地及周边遗存有了全面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5年对杨辉墓及墓祠进行了重点发掘,确定既往认知的杨辉墓是疑冢,而位于其正前方的一座三室合葬的大型石墓才是真正的杨辉墓,确定其西侧建筑遗址是杨辉墓祠遗址。该墓地是播州杨氏土司墓地中保存格局最完整清晰、遗存类型最丰富的墓地,是第一次系统发掘确定的播州土司墓祠遗址,也是播州杨氏土司墓地中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建筑遗址,取得了播州土司考古的重大新突破。